(共37张PPT)
韩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个人的成长、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教师。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导入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死后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文章背景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题解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这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杏坛讲学图
杏坛:(杏:指银杏)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处。泛指授徒讲学处。今喻教育界。
杏林:(杏:指杏树)相传三国时期吴国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收钱,但使重病治愈的人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今喻医学界。
字音认读
句读 或不焉
经传 传道
聃 苌弘
近谀 贻
相师 蟠
dòu
fǒu
zhuàn
chuán
dān
cháng
yú
yí
xiāng
pán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yōnɡ)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zhǎnɡ)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yuè)师百工之人,不耻相(xiānɡ)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ú)。”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ɡ)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学者:求学的人 所以:用来……的 道:这里指儒家之道 受:同“授”,传授 知:懂得 之:指知识和道理
为:作为 乎:相当于“于” 闻:知道,懂得
乎:比 师:以……为师 师:学习
道:道理 夫:发语词 庸:反问语气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故:因此 之: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他们作为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从他,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古之学者
必有师
(中心论点)
指出老师的作用
表明择师的态度
表明择师的标准
传道受业解惑
不分年龄
只师道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传:流传 出人:超出一般人 犹且:尚且,还 众人:一般人 下:不如
耻:以……为耻 益:更加 其:表推测,大概 于:从 乎:表推测,吧 于:对于
身:自己 惑:糊涂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童子:未成年的男子 习:使……学习 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
不:同“否” 小:小的方面 大:大的方面
遗:丢弃 明:高明的地方 族:类
彼:那(些人) 年相若:年岁相近 卑:低下的人
足:足够 谀:谄媚奉承 复:恢复
师: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君子:即“士大夫之族”
乃:竟 其:表揣测 欤:表感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明的人更加圣明,愚昧的人更加愚昧。圣明的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类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为子择师与自身不从师
“巫医乐师”与“士大夫之族”
圣益圣,愚益愚
小学而大遗
其智乃反不能及
对比之中,批评当下不良风气,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对比论证:
(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常:固定的 之徒:这类人 贤:才德优秀
不必:不一定 贤:超过 于:比
术业:学术技艺 攻:学习,研究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举例论证:
以圣人孔子的行为鼓励人们从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把老师与学生的那条人为的界限取消,对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发出了挑战;同时,作为一位老师,以这样的心胸来审视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示出韩愈的智慧和胆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
与骈文相对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通:全面
于:被
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之中耻
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嘉:赞许
行:遵行
古道:古人从师之道
贻:赠送
译文:
李家的孩子蟠,年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概括段落大意
第1段
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并阐明老师的作用及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第2段
通过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于学师”。
第3段
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4段
说明写作缘起。
艺术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
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语气;
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
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
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结
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1200多年前,韩愈向我们阐释了这一道理,今天我们应该接过韩愈手中的接力棒,把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这步棋切实走好,为传承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①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老师
动词,学习
以……为师
动词,从师
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②之
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
古之学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道之不复:
吾从而师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指代人
代词,这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代前面“六艺经传”,译为它们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代词,他
代词,道理
代词,译为“这些”
③其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人称代词,他
指示代词,它们,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
人称代词,他们的
语气副词,表揣测
④惑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名词,疑难问题
形容词,糊涂
⑤道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师道也:
道相似也:
名词,这里指儒家之道
名词,风尚
名词,道理
名词,道德学问
⑥乎
其皆出于此乎:
生乎吾前:
固先乎吾:
语气助词,表推测
介词,在
介词,比
⑦于
耻学于师:
其皆出于此乎:
于其身也:
是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介词,向
介词,从
介词,对于
介词,比
⑧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
介词,表被动,被
动词,传授
动词,流传
名词,传文
2、词类活用
①则群聚而笑之:
②吾师道也:
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吾从而师之:
⑤小学而大遗:
⑥吾未见其明也:
⑦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⑧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名词作状语,成群
名词作动词,学习
名词作动词,低于,不如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卑下的人,势盛位高的人
3、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
③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
④圣人无常师
古义:
今义:
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今义:
⑥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
今义:
求学的人
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用来……的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跟随并且
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固定的
平常的
不一定
用不着,不需要
先秦两汉的散文
文言文的统称
⑦今之众人
古义:
今义:
⑧小学而大遗
古义:
今义:
一般人
大多数人
小的方面学习
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4、特殊句式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学于余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耻学于师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不拘于时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判断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被动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