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人类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锄耕、犁耕三个不同的阶段,下列工具属于锄耕阶段的是( )
①石刀
②石耜
③石锄
④耧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在宋代,铁矿从开采到冶炼出品有成套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人协作。一个铁矿作坊要有不少工人同时进行劳动,实行内部分工,才能完成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
A.冶铁技术水平已领先世界 B.铁器不进入民间市场
C.手工业领域出现雇佣关系 D.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大
3、下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
功能 类型 出土的比例 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 铁锸、铁犁、铁斧 61% 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 耧铧 7% 河南
中耕工具 铁铲、铁锄 22% 河南
收获工具 铁镰 10% 河南
A.北方冶铁水平领先世界 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 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4、如图为两种不同的养马方式,图1是散养、图2是厩养。两相比较后者的优势主要在于( )
A.保护生态环境 B.确保牲畜安全 C.降低养殖成本 D.增大综合效益
5、匣钵将火焰与坯件隔离,易于避免粘釉、火刺、变形等情况出现。有陶瓷研究者指出: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
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B.唐代越窑制瓷水平为中国历代最高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6、有学者说:“汉代是中国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进步 B.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C.煤炭开始被用作冶铁燃料 D.商品经济推动手工业发展
7、在位于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五六千年)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滹沱河流域( )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8、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更无使用之痕。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9、下表内容是中国古代冶金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
春秋时期 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
秦朝 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铜、铁兵器约4万件
汉朝 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冶铁以煤为主要燃料;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 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A.铁器出现的时间应不早于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
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
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于社会生产
10、2012-2013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4台汉代蜀锦织机模型,它们结构复杂精巧,一些部件上还残存着丝线和染料。织机四周散落着十多件彩绘木俑,身姿不同,铭文不同。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这四台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下列相关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A.证明了当时成都纺织技术领先全国
B.西汉时已出现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
C.木俑或许代表了不同工种或者工序
D.将我国丝织业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
1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当时主流的生产方式
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C.亚历山大征服战争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
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
12、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13、东汉时期,田庄里不但有农、林、牧、渔各业,还有手工业,甚至存在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这种现象说明东汉( )
A. 田庄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B. 田庄经济具有封闭性
C. 东汉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D. 中央政府统治力量薄弱
14、商周时期, 锸、 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15、近年来,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河洛地区( )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冶铁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生产力质的突变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16、魏晋南北朝的豪强地主庄园里,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所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材料能够表明这一时期(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与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17、观察如图图片,从中获取的主要信息是( )
A.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 B.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18、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 )
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
19、《周礼 考工记》中,有关于不同青铜器使用不同铜锡配方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反映了先秦时期手工业( )
A.标准化生产的趋势 B.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C.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D.生产规模化的特点
20、《论衡》云:“齐部(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这反映出东汉时期齐部(郡)和襄邑( )
A.丝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B.官营丝织业技术高超
C.丝织业生产的普遍化 D.抑商政策有所放宽
2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铮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2、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
A.铁器促进小农生产方式确立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小农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23、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汜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中出现的情况最主要得益于( )
A.曲辕犁的使用 B.精耕细作模式 C.水利灌溉工具 D.政府重农抑商
24、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
A.欧洲深受中国科技影响 B.科学与技术实现紧密结合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D.社会需求助力科技活跃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应用、推广及大量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据统计和考证,《山海经》里著名的铁山之中,“秦地即占10处之多”,河南、山西都有铜矿。战国早期,出现用退火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展性铸铁(可锻铸铁),并出现“一范两器”的范具。 随着铁制农具种类的丰富和形制、功能的创造,农民希望掌握新型工具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相继变法,铁农具的制造生产在各国“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摘编自杨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金属农具的分析研究》
材料二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楼,皆取备焉,日种一顷(100亩)。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搂,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东汉)崔寔《政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大量出现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犁耕技术发展的特征。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 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其重视。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 2 270余处,清代3 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 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 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材料二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十七世纪,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在新耕作技术方面,17世纪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推动。早在 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 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异同,并指出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的不同作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技术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
27、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农氏作,斲(zhuo)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易·系辞下》
材料二 裴李岗遗址出土数量较多,种类比较齐全的农业生产劳动工具,说明我国黄河流域8000年前就开始了农业生产,数量众多的收割工具石镰和谷物加工工具磨盘,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有一定的水平,出土不少的猪、牛、羊骨骼,以及发现的陶塑猪、羊原始艺术品,说明当时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家畜的饲养也出现了。
——《光明日报》1979年1月10日《河南省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一、二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 指出哪一则材料最具客观历史价值,说明理由。
依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农业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耕作方式的演进,石刀是刀耕火种阶段的工具;耧车是西汉的播种工具,故选择B.
2、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有一套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人协作”“要有不少工人同时进行劳动,实行内部分工”可以看出,当时的手工业生产规模比较大,故D正确; 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是在明代中后期,均不符合。
故选: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材料中我们应当重视两项指标数据,第一是铁农具的功能,另一项是铁农具出土较多的地区。我们可以看出秦汉时期,铁农具的功能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划分,分为初耕工具、播种工具、中耕工具、收获工具,而这些工具分布的地区主要在山西、山东、河南,这三省无一例外属于黄河流域,这样我们不难得出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这一结论,B正确;A.表格中没有向我们展示南方的冶铁状况,没有南北对比则我们得不出北方冶铁水平领先的结论,A错误;C.材料只体现了铁犁,未体现出牛耕的信息,C错误;D.铁制工具分类多,恰恰是播种工具生产效率提高的表现,不是效率低下,D错误。综上,选B。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材料中越窑使用匣钵提高瓷器质量属于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发展的典型,故选D项;材料内容只涉及制瓷领域,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广泛,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农业得到发展,对铁器的需求量上升,因此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A项正确;盐铁官营制度是题干现象出现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项;人们对铁器的需求使得冶铁技术发展,而非冶铁技术发展推动人们的需求,排除C项;商业发展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迄今五六千年”可知此时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再结合农业和纺织工具可知,原始农业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不仅反映了种植经济,陶蚕蛹的发掘也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B项说法不全面,排除;“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封建小农经济的主要形态,故C项错误;原始社会时期农业尚未发展到精耕细作,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故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兵马俑坑中出土铜、铁兵器约4万件,到汉朝时期官方统一管制冶铁业,且燃料、动力方面有所进步,这表明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故选B项;据表格可知,人工冶炼的铁器出现的时间应不早于春秋时期,但之前有可能出现人类直接使用天然铁作为铁器,排除A项;军事战争要求冶金技术的突破,但不能“导致”,故排除C项;D项材料无法体现。
10、答案:C
解析:材料中没有成都纺织技术与其他地方的对比,无法体现其领先全国,A项排除;B项无法得出,排除;织机四周散落着不同身姿、不同铭文的木俑,说明它们的功能或劳作内容各不同,可推测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工种,C项表述正确;丝织业出现在原始社会,早于汉代,D项排除。
11、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是我国古代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各诸侯国鼓励小农经济是为了富国强兵;西方“氏族部落解体”这一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也是生产力发展,故选B项;小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交流”的条件不成熟,排除A项;亚历山大征服战争与“氏族解体”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只符合古代中国生产模式的特点,排除。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高转筒车,这种灌溉工具的使用能够节省人力,有助于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B项正确;A项错在“开启”,排除;高转筒车并不能作为古代灌溉技术成熟的标志,排除C项;古代农业并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排除D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田庄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的田庄里有多种农副业和工商业活动,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一自然经济特征说明田庄经济具有封闭性,B选项符合题意;田庄里多种生产、经营,不能说明其是割据方的势力, A选项错误;田庄里的多种经营并不能得出当时“土地兼并;盛行, C选项错误;中央政府统治力量的薄弱,和农庄产品多样、行业齐全无关, D选项不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周时期的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战国晚期的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再结合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可得出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故本题选D项。材料不能体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故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劳作方式主要是个体耕作方式,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经济结构调整,故排除C项。
15、答案:A
解析:材料中铁农具的种类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A项。B项错在“全国领先”,C项错在“质的突变”,排除B、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6、答案:B
解析:庄园经营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出现了“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现象,说明庄园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现象冲击了盐铁专卖制度,但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A项错误;庄园经济的一大特征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不能得出,C项错误;D项夸大了此时期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程度,且不能由材料得出,错误。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据材料中农具从骨器到石器再到铁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历程,B项正确。
18、答案:D
解析: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的,即铁器牛耕的推广,D正确;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是变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B是变法的目的而非原因,排除;百家争鸣思想是意识形态的现象,其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故选:D。
19、答案:A
解析:据材料“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可知,针对钟鼎、斧斤不同的青铜器采用不同的配方,说明手工业呈现出标准化的趋势,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手工业标准化生产,而未涉及行业的分工,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青铜器的配方,未涉及先秦时期的手工业的制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青铜器标准化生产,未涉及青铜器规模化生产,排除D项。
20、答案:C
解析:材料“齐部(郡)”“襄邑”地区的“恒女”甚至“钝妇”都长于本地较为流行的“刺绣”“织锦”丝织业,体现了两地丝织业生产的普遍化,故选C项;材料中未体现丝织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更无法看出雇佣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未体现两地官营丝织业的技术水平,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政府的商业政策,排除D项。
2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成套铁农具看,成套的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选B;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故A、C两项错误;D项单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22、答案:C
解析:材料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农业技术变革的重视,另一方面呈现了铁农具在各地推广的现象,均可佐证汉代小农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C正确;小农生产方式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铁农具的推广促进了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黄河流域,排除B项;铁器在各地被发现,不足以说明治铁技术普及全国,也有可能是铁器的区域交流,排除D项。故选:C。
23、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业中收获量远远超过播种量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模式,提升了粮食产量,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出现在唐朝,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利灌溉工具和政府的重农政策有助于农业产量的提升,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D项错误。故选:B。
2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说明当时社会需求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故D正确。材料反映手工浇铸机的发明和影响,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手工浇铸机不属于科学,排除B;材料与政治运动无关,排除C。
25、
(1)答案:条件:黄河流域具有丰富的金属自然资源;冶铁工艺的创新和进步;大量土地的开发;劳动人民对落后农具的变革要求;列国变法的推动。
解析:条件:根据材料“据统计和考证,《山海经》里著名的铁山之中……河南、山西都有铜矿”可知,黄河流域具有丰富的金属自然资源;根据材料“战国早期,出现用退火热处理方法获得的展性铸铁(可锻铸铁),并出现‘一范两器’的范具”可知,冶铁工艺的创新和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大量土地开发;根据材料“随着铁制农具种类的丰富和形制、功能的创造,农民希望掌握新型工具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可知,劳动人民对落后农具的变革要求;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相继变法,铁农具的制造生产在各国'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知,列国变法的推动。
(2)答案:特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由中原地区向边远地区推广;呈现多样性和地域性。
解析:特征:根据材料“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可知,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材料“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可知,由中原地区向边远地区推广;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犁耕技术,呈现多样性和地域性
26、答案:(1)相同处:采用新式农具;实行新的耕作制度;栽培新的农作物品种;排水灌溉技术的进步;农学著作的大量出现;集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
不同处:中国的农业是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的改良;英国是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过渡。
不同作用: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未能突破旧体制框架而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英国农业技术发展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2)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农业科技处于总结阶段。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重商主义政策;圈地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解析:第(1)问,“相同处”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不同处”,根据材料及所学,从中英农业发展的阶段方面来分析;“不同作用”结合中英的社会转型来回答。
第(2)问,根据材料及所学,可从社会制度差异、经济政策差异、经济发展程度、科学发展等方面分析。
27、答案:(1)主题: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材料二。理由:材料二属于考古发现,大量文物的出土直接证明我国是农业起源地之一,而材料一属于历史传说,有待考证。
(2)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完善;传统耕犁定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