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4 Reading and thinking 名师教学设计
主题语境:人与自然之地震灾害
语篇类型:报告文学
文本分析:该文本围绕“唐山大地震”这一话题展开,按照震前、震中、震后的时间顺序描述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该文本属于报告文学,语言生动,且运用了拟人、反复、暗喻、明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展开描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以凸显细节、增加了事件的真实感,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特点。该文本共五段,第一段描述了震前的异常现象。第二、三段刻画了地震发生时的惊人场面及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第四、第五段描述了震后的救援工作和城市的重建,其中包括全国各地的援助、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人民的不懈努力,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文本标题和图片,预测文本的主要内容;
2.通过扫读,学生能够梳理文章结构,初步了解报告文学的写作特点;
3.通过查读,学生能够准确定位主题句,概括段落大意,分析段落内部结构;
4.通过细节查找、语言欣赏,学生能够分析数据使用的作用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功能;
5.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分析唐山重建背后的原因,树立“灾难无情,人有情”的观念,并反思这次地震带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大的破坏,进而讨论遇到地震时的防护措施,学生能够有逻辑地组织信息,发表个人观点。
教学过程:
Step I Lead in
教师分享几年前的台湾之行,引出“地震”这一话题,讨论地震中的防护措施。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话题,激发学生兴趣。讨论防护措施,为最后的语言输出做准备。
Step II Prediction
学生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文本的内容。
【设计意图】根据标题和图片进行预测,形成阅读期待。
Step III Reading
1. Skimming
1.1教师提问,阅读标题,从标题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when、where、what);
1.2教师简单介绍报告文学这一文体;
1.3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写作顺序(time or place ),并以此为依据对文章进行分段。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标题阅读技巧和通过略读定位关键信息进行分段的技巧,
使学生了解报告文学这一文章体裁特点,为深入阅读确定方向。
2. Scanning(Para.1)
2.1教师提问:What were the strange things 学生寻找细节信息;
2.2教师提问:What’s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is paragraph 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填出本段的关键词:warning signs;
2.3讨论本段的修辞手法:反复及其功能;
2.4教师提问,面对这些奇怪的迹象,当晚的人们在做什么,从而过渡到下一部分的话题:巨大的破坏。
3. Scanning(Para.2-3)
3.1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具体数据填空,并思考使用数据的目的;
3.2教学要求学生分析暗喻和明喻的功能;
3.3理解“People began to wonder how long the disaster would last.”分析当时人们的感受(负面情绪),从而过渡到下一部分:“hope was not lost ”。
4. Scanning(Para.4-5)
4.1分析第四段,教师提问:Why does the writer say “hope was not lost” 分析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要求学生提取关键词概括本段,并分析拟人的作用;
4.2分析第五段,分析第五的段内关关系:主题句——原因——结果——结论,思考唐山在震后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通过查读寻找主题句,进行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应用数据的功能,学会分析段内关系,树立“灾难无情,人有情”的理念。
Step IV Output
1.假设你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请你分享你的经历与感受(教师给学生提供语言支架);
2.听了幸存者的经历,请思考唐山地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破坏性;
3.如果有一天我们遇到地震,该如何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基于本文的语言和知识进行输出活动,从简单的复述到思考分析内在原因,再内化防护措施,综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Homework
Write your story and advice down, and share them with your friends on the blog. Try to use what we’ve learnt in class. You can begin like this:
It is a terrible experience for me. I remembered there were some strange signs before the quake. For example, ... but...
If one day you come across an earthquake, first of all you should...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