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当地时间2021年9月19日15时,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开始喷发,已经摧毁了火山附近城镇的数百栋房屋、大量的农作物和基础设施。下图为拉帕尔马岛火山喷发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答案】1.A
2.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1.由题干可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结合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最先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据此排除BCD。因此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答案为:A。
2.火山灰云团悬浮在空中,可以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B错误;火山灰云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气温降低,A错;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白天削弱了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较低,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夜晚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变小,C正确,D错。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某大城市位于山区边缘的平原地区。山谷风为该地最主要的局地大气环流,谷风由平原吹向山区,山风则相反。外来污染源的输送及当地山谷风的扩散作用是影响当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为某年10月7日该城市风向(a)及PM2.5浓度(b)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判断( )
A.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北部地区 B.外来污染物主要源于城市南部
C.植树造林可增强山风的风力 D.正午前后谷风的风力达到最强
4.可以降低PM2.5浓度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强空气监测,及时预报污染的浓度
B.提倡本地绿色出行,市区禁行机动车
C.尽量减少外出,并在外出时佩戴口罩
D.减少空气污染严重企业的数量和布局
【答案】3.B
4.D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间吹山风,由山区吹向平原。读图可知,夜间吹北风,则山地位于城市的北方,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南部地区,A项错误;读图可知,当风向为北风时,PM2.5浓度降低,当风向为南风时,PM2.5的浓度则显著升高,则外来污染物应来源于城市南部,B项正确;植树造林将缩小山坡与谷地之间的温差,还会增加大气摩擦力,故会减弱山风风力,C项错误;据图可发现,14时至15时时段南风风力达到最强,D项错误;故答案为:B。
4.加强空气监测,预报污染物的浓度无法降低PM2.5浓度,A项错误;提倡本地绿色出行,但禁止行驶机动车,不符合当前发展需求,B项错误;尽量减少外出,在外出时佩戴口罩无法降低PM2.5浓度,C项错误;减少空气污染严重企业的数量和布局是降低PM2.5浓度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答案为:D。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场一长芦盐场。渤海每年冬半年都会出现结冰现象。下图示意2018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渤海冬季出现海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面环陆,水深较深 B.受强劲偏北风和降温影响大
C.河流注入少,盐度高 D.海水流动强,与外界交换多
6.冬季渤海海冰的冰情特点是( )
A.渤海湾最为严重 B.深水区和外海区较轻
C.南部比北部严重 D.河口处和浅滩处较轻
7.长芦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雨日转多②日照充足③海滩宽广④大风日数少⑤春季气温回升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5.B
6.B
7.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变化的时空规律
时空变化 区域 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随时间变化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普遍高于冬季 太阳辐射(季节变化)
随空间变化 水平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变化)
相同纬度海区 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偏低 洋流
垂直分布 海面至水下1000米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太阳辐射
水下1000米以下 水深在1000米以下海水保持低温且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5.渤海全部位于大陆架,水深较浅,A错误;渤海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强劲偏北风和降温影响大,所以冬季出现海冰,B正确;渤海是内海,海水与外界海洋的海水交换较少,且三面环陆,河流注入多,所以盐度较低,C、D错误。故答案为:B。
6.据图中海冰覆盖率可知,渤海湾较轻,辽东湾最为严重,A错误;深水区和外海区较轻,B正确;辽东湾最重,所以北部比南部严重,C错误;渤海海冰河口处和浅滩处较重,D错误。故答案为:B。
7.长芦盐场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全年雨日较少,①错误;该地雨日较少,光照充足,利于晒盐,②正确;该地地势较为平坦,海滩广阔利于晒盐,③正确;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大风日数较多,且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④错误⑤正确;综合②③⑤正确,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福建省海坛岛被专家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岛上的“双帆石”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左图为“双帆石”景观图,右图为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剖面图,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右图中示意“双帆石”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目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地貌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海坛岛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A.海浪侵蚀和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
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 D.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
【答案】8.D
9.B
10.D
【知识点】海岸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海蚀地貌
地貌类型 形成过程
海蚀崖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海蚀柱 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基岩保留下来
8.“双帆石”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右图中①为海蚀崖、②为海蚀穴、③为海滩、④为海蚀柱,故本题排除ABC三项,选D。
9.右图中②为海蚀穴,受海水的侵蚀,目前其规模仍在不断扩大;③为海滩,随着海水对海蚀穴、海蚀崖等的侵蚀,海岸地带堆积物增多,海滩规模也会不断扩大;①(海蚀崖)受到海浪侵蚀,高差会变小;④(海蚀柱)受到海浪侵蚀,高度会变小甚至会消失。②③正确,①④错。故本题排除ACD三项,选B。
10.由材料信息可知,海坛岛③地地貌分布有较多沙丘,是海坛岛附近海底沉积物,在波浪和其它海洋动力作用下,在潮间带堆积形成海滩。当退潮时,在向岸风作用下,海滩上泥沙向高处搬运、沉积形成较多沙丘,D正确;沙丘属于沉积地貌,与海浪侵蚀关系不大,据此可排除AC两项;由图可知,③地沙丘所在的沿岸地带分布有海蚀崖,故流水落差大,流水沉积作用弱,B错。所以本题选D。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常进行户外登山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这种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登山过程中必须知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名山等高线地形图和登山线路,雨季M湖湖水经常外泄。“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驴友一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西南 D.正南
12.图中湖面与最低点的高差最大可达( )
A.599米 B.699米 C.799米 D.899米
【答案】11.C
12.C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的防避;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 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
② 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致。
③ 是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重叠为崖);
④ 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⑤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⑥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差0。
⑦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11.据图可知,②位于河谷地带,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外泄,应向与河谷垂直的两侧高处逃生。结合图中指向标和等高线可知,应向东南或西南方向逃生,C正确。东北,正北与湖水外泄方向大致一致,逃生困难,AB错误;正南方向迎面湖水外泄方向,逃生困难,D错误。故答案为:C。
12.图中湖面海拔1500~1600米,最低点为南部河流流出口800~900米,因此湖面与最低点的高差范围为600~800米,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在地质条件脆弱的地区,强风暴雨极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植被固坡是保持斜坡稳定的常见措施。下图示意实验室模拟同等强度的强风暴雨下不同植被类型在斜坡上的位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长时间的强风暴雨下,固坡能力由弱到强的植被类型是( )
A.乔木、草本、灌木 B.乔木、灌木、草本
C.灌木、乔木、草本 D.灌木、草本、乔木
14.与灌丛相比,乔木在强风暴雨中更容易成为滑坡隐患的原因是( )
A.根系埋藏深 B.树冠面积大 C.植株间距大 D.茎枝叶柔软
15.最理想的植被固坡措施应为( )
A.植树造林 B.植树种草
C.种植灌丛 D.恢复自然植被
【答案】13.A
14.B
15.D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滑坡与泥石流的防避;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图示
形成
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聚有大量水流
多发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山区沟谷中
不同点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摧毁城镇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危害
防御 ①植树种草,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③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
④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
⑤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 工程措施:
修建桥梁、涵洞或修隧道,疏导泥石流到特定位置。
生物措施:
①植树种草,做好泥石流区的绿化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13.根据图,横坐标表示降水时长,纵坐标表示不同植被类型的位移量,通过理解可知,位移星越大, 表明固坡能力越弱,在长时间强暴雨下,乔木的位移量最大,其次是草本,局后是灌木。所以固坡 能力由弱到强依次为乔木,草本,灌木。故答案为:A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乔木植株较高大,树冠大,强风县雨使树冠易摆动,导致根部松动,更容易成 为滑坡隐患。B对。根系越深固坡效果更好,A错。C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B。
15.植被天然有固坡的作用,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植被的类型、疏密、种群都 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一个地区最理想的固坡植被应是当地自然生长的植被。ABC都是人工造林,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6.(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盐度是海水基本性质之一,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夏季长江入海口及其附近海域表层平均盐度分布图。
(1)描述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
(2)分析该季节,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3)推测与夏季相比,冬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差异。
【答案】(1)以长江入海口和钱塘江入海口为中心,由近海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递增;与南北海域相比,形成一个低盐度海区。
(2)夏季,正值长江和钱塘江汛期,大量径流汇入海洋,使该海域盐度降低;距河流入海口越近,接纳的径流越多,盐度越低,反之越高。
(3)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低盐度的范围缩小;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盐度增大。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从东西与南北两个方向描述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以长江入海口和钱塘江入海口为中心,由近海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递增;与南北海域相比,夏季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
(2)抓住长江和钱塘江的汛期这一关键因素,分析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夏季,正值长江和钱塘江汛期,有河流汇入海洋,河流水稀释海水作用强,使该海域盐度降低;距河流入海口越近,接纳的河流径流越多,盐度越低,反之越高。
(3)从冬季长江和钱塘江进入枯水期这一因素入手,推测与夏季相比,冬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差异。冬季河流水量少,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低盐度的范围缩小;河流水稀释海水作用弱,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盐度增大。
【点评】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
外海或大洋 温度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蒸发量 海水的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近岸地区 入海径流 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结冰和融冰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 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海水盐度偏高;有寒流经过,海水盐度偏低
海域的封闭程度 海域封闭程度越高,海水盐度越高
17.(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理要素图。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2)描述喀斯特地貌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特征。
(3)图示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降水量较丰富,但当地“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请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其自然原因。
【答案】(1)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岩石具有可溶性,透水性良好;位于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地表水流动性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烈;生物丰富,且土壤与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土壤特征: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
(3)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暗河、竖井、落水洞等,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纬度较低,温度高,地表水蒸发快。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喀斯特地貌形成主要是可溶性的碳酸岩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或重新积淀的过程。据图可知该地石灰岩广布,岩石具有可溶性,透水性良好;位于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地表水流动性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烈;生物丰富,且土壤与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喀斯特地区,降水多且集中,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壤被地表径流带走,导致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3)喀斯特地区,纬度低,温度高,地表水蒸发快。多溶洞、暗河、竖井、落水洞等,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导致喀斯特地区地表水缺乏,形成“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现象。
【点评】喀斯特溶蚀地貌
类型 形成过程(特点)
溶沟 地表水对岩石不断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 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峰林 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
孤峰 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溶斗 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也称喀斯特漏斗、天坑
喀斯特沉积地貌
类型 形成过程
石钟乳 溶洞内含Ca(HCO3)2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CO2逸出,从水中析出的CaCO3发生沉积 从溶洞顶部向下发育
石笋 从溶洞底部向上发育
石柱 石钟乳和石笋相连
钙华 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
18.(2022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下,经过城市化后,在城市的特殊下垫面和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气候,改善城市气候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或其他植物栽植或铺贴于建筑物等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下列左图中甲为海滨城市,乙为海滨地区一工厂,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近年来,甲城加大了城市垂直绿化的建设力度(如图)。
(1)试从海陆风角度考虑,分析甲城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
(2)分析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的原因。
(3)简述甲城建设城市垂直绿化的益处。
【答案】(1)白天海风吹向陆地,将工厂烟囱污染物带到甲城城区;且较冷的海洋空气在下方,较暖的陆地空气在上方,形成逆温,污染物扩散速度慢;海风和陆风转换时刻,原被海风吹走的污染物会被陆风带回原地形成重复污染。
(2)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形成垂直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城市空气中杂质比郊区多,为云层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易产生光化学烟雾遮挡阳光;城市建筑物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使云层在城区停留的时间比郊区长。
(3)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增强城市立体景观效果,美化环境;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轻热岛效应的影响;吸烟除尘,减弱噪声,减轻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保温隔热,节约能源;截留雨水,使地表径流量减少,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昼夜风向变化。第一,读图可知,甲城市位于海滨,白天海洋气温较陆地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滨地区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被海风吹向陆地,导致甲城污染严重。第二,白天海风气温低,贴近近地面,较暖的陆地空气在上方,形成上暖下冷的气温状况,即逆温,导致对流运动受到抑制,污染物不易扩散。第三,晚上吹向海洋的陆风又把污染物带回,如此循环,导致甲城大气污染严重。
(2)甲城阴天日数比郊区多主要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污染物提供更多的凝结核等有关。首先,由于甲城为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发达,大量人为热排放,使得城市气温较周边地区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形成垂直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阴雨天较多。其次,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杂质多,为云雨提供充足的凝结核。第三,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和雾霾天气遮挡阳光,使城市多阴天。第四,城市建筑物多高楼且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云层长期滞留城市上空,阴雨天多。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垂直绿化的益处主要包括减轻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大气污染、调节气温日变化等。第一,垂直绿化,使城区园林绿化的从地面提升到空中,丰富了绿化空间结构层次,增强城市立体景观效果,美化环境。第二,充分利用了城市立体空间,有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给建筑物披上绿色外衣,减小了其吸热升温速度,减轻热岛效应的影响,减小城市气温日较差。第三,城市垂直绿植具有吸烟除尘,减弱噪声,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第四,可以降低最高温,减少降温设备(室内空调)使用时间,节约能源资源,减轻人为热和大气污染物的释放。第五,垂直绿化,丰富了绿化的层次空间和绿植的数量,使城市植物能够更多地截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量,减轻内涝,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
【点评】由于陆地与湖泊的比热差异,造成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夜间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气温热力差异造成了气压差异,形成了昼夜变化的风;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湖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当地时间2021年9月19日15时,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开始喷发,已经摧毁了火山附近城镇的数百栋房屋、大量的农作物和基础设施。下图为拉帕尔马岛火山喷发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某大城市位于山区边缘的平原地区。山谷风为该地最主要的局地大气环流,谷风由平原吹向山区,山风则相反。外来污染源的输送及当地山谷风的扩散作用是影响当地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为某年10月7日该城市风向(a)及PM2.5浓度(b)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判断( )
A.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北部地区 B.外来污染物主要源于城市南部
C.植树造林可增强山风的风力 D.正午前后谷风的风力达到最强
4.可以降低PM2.5浓度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强空气监测,及时预报污染的浓度
B.提倡本地绿色出行,市区禁行机动车
C.尽量减少外出,并在外出时佩戴口罩
D.减少空气污染严重企业的数量和布局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场一长芦盐场。渤海每年冬半年都会出现结冰现象。下图示意2018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渤海冬季出现海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面环陆,水深较深 B.受强劲偏北风和降温影响大
C.河流注入少,盐度高 D.海水流动强,与外界交换多
6.冬季渤海海冰的冰情特点是( )
A.渤海湾最为严重 B.深水区和外海区较轻
C.南部比北部严重 D.河口处和浅滩处较轻
7.长芦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雨日转多②日照充足③海滩宽广④大风日数少⑤春季气温回升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福建省海坛岛被专家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岛上的“双帆石”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左图为“双帆石”景观图,右图为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剖面图,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右图中示意“双帆石”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目前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地貌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海坛岛③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A.海浪侵蚀和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和海浪沉积
C.海浪侵蚀和海浪沉积 D.海浪沉积和风力沉积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常进行户外登山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这种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登山过程中必须知一定的安全防护知识。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名山等高线地形图和登山线路,雨季M湖湖水经常外泄。“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与驴友一起来这里登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西南 D.正南
12.图中湖面与最低点的高差最大可达( )
A.599米 B.699米 C.799米 D.899米
(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在地质条件脆弱的地区,强风暴雨极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植被固坡是保持斜坡稳定的常见措施。下图示意实验室模拟同等强度的强风暴雨下不同植被类型在斜坡上的位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长时间的强风暴雨下,固坡能力由弱到强的植被类型是( )
A.乔木、草本、灌木 B.乔木、灌木、草本
C.灌木、乔木、草本 D.灌木、草本、乔木
14.与灌丛相比,乔木在强风暴雨中更容易成为滑坡隐患的原因是( )
A.根系埋藏深 B.树冠面积大 C.植株间距大 D.茎枝叶柔软
15.最理想的植被固坡措施应为( )
A.植树造林 B.植树种草
C.种植灌丛 D.恢复自然植被
二、综合题
16.(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盐度是海水基本性质之一,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夏季长江入海口及其附近海域表层平均盐度分布图。
(1)描述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
(2)分析该季节,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3)推测与夏季相比,冬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差异。
17.(2023高一下·孝感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理要素图。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2)描述喀斯特地貌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特征。
(3)图示地区虽然处在湿润地区,降水量较丰富,但当地“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请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其自然原因。
18.(2022高三上·牡丹江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下,经过城市化后,在城市的特殊下垫面和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气候,改善城市气候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或其他植物栽植或铺贴于建筑物等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下列左图中甲为海滨城市,乙为海滨地区一工厂,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近年来,甲城加大了城市垂直绿化的建设力度(如图)。
(1)试从海陆风角度考虑,分析甲城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
(2)分析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的原因。
(3)简述甲城建设城市垂直绿化的益处。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1.由题干可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结合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最先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据此排除BCD。因此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答案为:A。
2.火山灰云团悬浮在空中,可以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B错误;火山灰云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气温降低,A错;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白天削弱了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较低,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夜晚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变小,C正确,D错。故答案为:C。
【答案】3.B
4.D
【知识点】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解析】【点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间吹山风,由山区吹向平原。读图可知,夜间吹北风,则山地位于城市的北方,该城市位于山区的南部地区,A项错误;读图可知,当风向为北风时,PM2.5浓度降低,当风向为南风时,PM2.5的浓度则显著升高,则外来污染物应来源于城市南部,B项正确;植树造林将缩小山坡与谷地之间的温差,还会增加大气摩擦力,故会减弱山风风力,C项错误;据图可发现,14时至15时时段南风风力达到最强,D项错误;故答案为:B。
4.加强空气监测,预报污染物的浓度无法降低PM2.5浓度,A项错误;提倡本地绿色出行,但禁止行驶机动车,不符合当前发展需求,B项错误;尽量减少外出,在外出时佩戴口罩无法降低PM2.5浓度,C项错误;减少空气污染严重企业的数量和布局是降低PM2.5浓度有效的措施,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5.B
6.B
7.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变化的时空规律
时空变化 区域 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随时间变化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普遍高于冬季 太阳辐射(季节变化)
随空间变化 水平分布 不同纬度海区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纬度变化)
相同纬度海区 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偏低 洋流
垂直分布 海面至水下1000米 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太阳辐射
水下1000米以下 水深在1000米以下海水保持低温且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5.渤海全部位于大陆架,水深较浅,A错误;渤海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强劲偏北风和降温影响大,所以冬季出现海冰,B正确;渤海是内海,海水与外界海洋的海水交换较少,且三面环陆,河流注入多,所以盐度较低,C、D错误。故答案为:B。
6.据图中海冰覆盖率可知,渤海湾较轻,辽东湾最为严重,A错误;深水区和外海区较轻,B正确;辽东湾最重,所以北部比南部严重,C错误;渤海海冰河口处和浅滩处较重,D错误。故答案为:B。
7.长芦盐场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全年雨日较少,①错误;该地雨日较少,光照充足,利于晒盐,②正确;该地地势较为平坦,海滩广阔利于晒盐,③正确;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大风日数较多,且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④错误⑤正确;综合②③⑤正确,故答案为:C。
【答案】8.D
9.B
10.D
【知识点】海岸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点评】海蚀地貌
地貌类型 形成过程
海蚀崖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
海蚀柱 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基岩保留下来
8.“双帆石”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右图中①为海蚀崖、②为海蚀穴、③为海滩、④为海蚀柱,故本题排除ABC三项,选D。
9.右图中②为海蚀穴,受海水的侵蚀,目前其规模仍在不断扩大;③为海滩,随着海水对海蚀穴、海蚀崖等的侵蚀,海岸地带堆积物增多,海滩规模也会不断扩大;①(海蚀崖)受到海浪侵蚀,高差会变小;④(海蚀柱)受到海浪侵蚀,高度会变小甚至会消失。②③正确,①④错。故本题排除ACD三项,选B。
10.由材料信息可知,海坛岛③地地貌分布有较多沙丘,是海坛岛附近海底沉积物,在波浪和其它海洋动力作用下,在潮间带堆积形成海滩。当退潮时,在向岸风作用下,海滩上泥沙向高处搬运、沉积形成较多沙丘,D正确;沙丘属于沉积地貌,与海浪侵蚀关系不大,据此可排除AC两项;由图可知,③地沙丘所在的沿岸地带分布有海蚀崖,故流水落差大,流水沉积作用弱,B错。所以本题选D。
【答案】11.C
12.C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的防避;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 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
② 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致。
③ 是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重叠为崖);
④ 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⑤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⑥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差0。
⑦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11.据图可知,②位于河谷地带,如果驴友在②处突遇湖水外泄,应向与河谷垂直的两侧高处逃生。结合图中指向标和等高线可知,应向东南或西南方向逃生,C正确。东北,正北与湖水外泄方向大致一致,逃生困难,AB错误;正南方向迎面湖水外泄方向,逃生困难,D错误。故答案为:C。
12.图中湖面海拔1500~1600米,最低点为南部河流流出口800~900米,因此湖面与最低点的高差范围为600~800米,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答案】13.A
14.B
15.D
【知识点】滑坡与泥石流;滑坡与泥石流的防避;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解析】【点评】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图示
形成
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聚有大量水流
多发区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山区沟谷中
不同点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摧毁城镇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危害
防御 ①植树种草,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③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
④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
⑤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 工程措施:
修建桥梁、涵洞或修隧道,疏导泥石流到特定位置。
生物措施:
①植树种草,做好泥石流区的绿化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
13.根据图,横坐标表示降水时长,纵坐标表示不同植被类型的位移量,通过理解可知,位移星越大, 表明固坡能力越弱,在长时间强暴雨下,乔木的位移量最大,其次是草本,局后是灌木。所以固坡 能力由弱到强依次为乔木,草本,灌木。故答案为:A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乔木植株较高大,树冠大,强风县雨使树冠易摆动,导致根部松动,更容易成 为滑坡隐患。B对。根系越深固坡效果更好,A错。C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B。
15.植被天然有固坡的作用,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植被的类型、疏密、种群都 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一个地区最理想的固坡植被应是当地自然生长的植被。ABC都是人工造林,故答案为:D。
16.【答案】(1)以长江入海口和钱塘江入海口为中心,由近海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递增;与南北海域相比,形成一个低盐度海区。
(2)夏季,正值长江和钱塘江汛期,大量径流汇入海洋,使该海域盐度降低;距河流入海口越近,接纳的径流越多,盐度越低,反之越高。
(3)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低盐度的范围缩小;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盐度增大。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从东西与南北两个方向描述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以长江入海口和钱塘江入海口为中心,由近海向外海,表层海水盐度递增;与南北海域相比,夏季长江入海口盐度较低。
(2)抓住长江和钱塘江的汛期这一关键因素,分析夏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夏季,正值长江和钱塘江汛期,有河流汇入海洋,河流水稀释海水作用强,使该海域盐度降低;距河流入海口越近,接纳的河流径流越多,盐度越低,反之越高。
(3)从冬季长江和钱塘江进入枯水期这一因素入手,推测与夏季相比,冬季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度的分布差异。冬季河流水量少,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低盐度的范围缩小;河流水稀释海水作用弱,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盐度增大。
【点评】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
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
外海或大洋 温度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蒸发量 海水的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近岸地区 入海径流 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结冰和融冰 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 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海水盐度偏高;有寒流经过,海水盐度偏低
海域的封闭程度 海域封闭程度越高,海水盐度越高
17.【答案】(1)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岩石具有可溶性,透水性良好;位于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地表水流动性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烈;生物丰富,且土壤与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土壤特征: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
(3)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暗河、竖井、落水洞等,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纬度较低,温度高,地表水蒸发快。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喀斯特地貌形成主要是可溶性的碳酸岩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或重新积淀的过程。据图可知该地石灰岩广布,岩石具有可溶性,透水性良好;位于湿润地区,降水量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地表水流动性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烈;生物丰富,且土壤与流水中的有机酸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喀斯特地区,降水多且集中,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壤被地表径流带走,导致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3)喀斯特地区,纬度低,温度高,地表水蒸发快。多溶洞、暗河、竖井、落水洞等,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喀斯特地区土层薄,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导致喀斯特地区地表水缺乏,形成“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的现象。
【点评】喀斯特溶蚀地貌
类型 形成过程(特点)
溶沟 地表水对岩石不断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石芽 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峰林 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
孤峰 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溶斗 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也称喀斯特漏斗、天坑
喀斯特沉积地貌
类型 形成过程
石钟乳 溶洞内含Ca(HCO3)2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CO2逸出,从水中析出的CaCO3发生沉积 从溶洞顶部向下发育
石笋 从溶洞底部向上发育
石柱 石钟乳和石笋相连
钙华 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
18.【答案】(1)白天海风吹向陆地,将工厂烟囱污染物带到甲城城区;且较冷的海洋空气在下方,较暖的陆地空气在上方,形成逆温,污染物扩散速度慢;海风和陆风转换时刻,原被海风吹走的污染物会被陆风带回原地形成重复污染。
(2)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形成垂直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城市空气中杂质比郊区多,为云层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易产生光化学烟雾遮挡阳光;城市建筑物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使云层在城区停留的时间比郊区长。
(3)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增强城市立体景观效果,美化环境;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轻热岛效应的影响;吸烟除尘,减弱噪声,减轻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保温隔热,节约能源;截留雨水,使地表径流量减少,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昼夜风向变化。第一,读图可知,甲城市位于海滨,白天海洋气温较陆地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滨地区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被海风吹向陆地,导致甲城污染严重。第二,白天海风气温低,贴近近地面,较暖的陆地空气在上方,形成上暖下冷的气温状况,即逆温,导致对流运动受到抑制,污染物不易扩散。第三,晚上吹向海洋的陆风又把污染物带回,如此循环,导致甲城大气污染严重。
(2)甲城阴天日数比郊区多主要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污染物提供更多的凝结核等有关。首先,由于甲城为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发达,大量人为热排放,使得城市气温较周边地区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形成垂直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阴雨天较多。其次,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杂质多,为云雨提供充足的凝结核。第三,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和雾霾天气遮挡阳光,使城市多阴天。第四,城市建筑物多高楼且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云层长期滞留城市上空,阴雨天多。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垂直绿化的益处主要包括减轻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大气污染、调节气温日变化等。第一,垂直绿化,使城区园林绿化的从地面提升到空中,丰富了绿化空间结构层次,增强城市立体景观效果,美化环境。第二,充分利用了城市立体空间,有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给建筑物披上绿色外衣,减小了其吸热升温速度,减轻热岛效应的影响,减小城市气温日较差。第三,城市垂直绿植具有吸烟除尘,减弱噪声,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第四,可以降低最高温,减少降温设备(室内空调)使用时间,节约能源资源,减轻人为热和大气污染物的释放。第五,垂直绿化,丰富了绿化的层次空间和绿植的数量,使城市植物能够更多地截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量,减轻内涝,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
【点评】由于陆地与湖泊的比热差异,造成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夜间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气温热力差异造成了气压差异,形成了昼夜变化的风;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在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湖泊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湖泊吹向陆地。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