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即事感怀诗
一、概念: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
即事感怀诗(怀亲、思乡、送友、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二、鉴赏技巧
第一步: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怀的事。
第二步: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引出观点。
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注: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叠词和反问的修辞直接表达了诗人看到渡船离开后无人陪伴的孤独。
B.首联中我独自西行,尾联又写独鸟南归,首尾呼应,用正衬的手法表达对亲故的思念。
C.颈联转入写人,点出离情别绪,将诗人因“离思”而憔悴的面容映在风波、楚雨、暮钟、秋山之中。
D.本诗景物凄迷,色彩黯淡,钟声哀远。全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深沉的韵致。
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颔联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秋日即事
刘挚①
湘城风物向秋新,兴入羹莼与鲙鳞。
叶舞霁红枫映寺,蓓含霜紫菊迎人。
瞻望河汉乘槎客,歌咏仓箱击壤民。
欲放幽怀到沧海②,徘徊黄鹄③更伤神。
[注]①刘挚(1030- 1098),宋嘉佑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建议执政合厅办事,被言者动以他故,罢官归乡。②沧海,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③黄鹄,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描写将湘城的绚丽多姿与莼羹鲈脍的典故相结合,秋日盛景里的浓浓深情呼之欲出。
B.“瞻望”一句运用用典,远望“乘槎客”在天河遨游,乘船远行,自在无碍,心生仰慕之情。
C.“歌咏”一句也用典,“击壤”是古代一种游戏,借指老百姓以游戏代替劳作,以示对社会不满。
D.全诗由景及情,节奏鲜明,借助一系列的意象,在特定的氛围中表达思想感情,含蓄而隽永。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径暖①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③。
【注】①又名“即事”。②鸡:一作“鸠”。③武陵源: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地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天气晴好,温暖和煦,小径上绿草如茵,山花繁茂,写出了春天祥和的气息。
B.颔联“纵横”“高下”相对,拓展了视野,描绘了一幅错落有致的谐和匀称的画面。
C.颈联写在休憩时分的鸡鸣、狗吠,打破了原本和谐静谧氛围,令作者感到烦躁不安。
D.整首诗语言质朴清新,在描摹自然宜人之景时善于炼字炼句,动静结合,意境幽美。
6.请从写作手法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角度鉴赏这首诗的尾联。
(四)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感事
[宋]陆游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
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
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
田舍即事
[宋]刘克庄
蹴鞠鞋尖尘不涴,臂鹰袖窄样新戴。
社中年少相容否,也待鲜衣染鬓来。
[注]①蹴鞠,“蹴”就是用脚踢,“鞠”是皮制的球,“蹴鞠”即用脚踢球。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晚春感事》巧妙地以“鹘”“蝶”为喻,写出了青春少年的轻狂潇洒。
B.《晚春感事》写少年春日忙着看蹴鞠比赛观秋千表演,沉醉于及时行乐。
C.《田舍即事》描绘了乡间少年蹴鞠游戏,鞋尖不染尘埃突显其水平高超。
D.由两诗可见,无论城市还是乡间,蹴鞠都广受欢迎,是宋代的流行运动。
8.两首诗歌都描写了“蹴鞠”这种运动,但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9.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暖”字来写小路,表现山村天气晴好,温暖和煦,写出了春天祥和的气息。
B.颔联中“纵横”“高下”两个词,写出了乡村山水高阔、错落有致的环境特点。
C.诗歌以山村花草、鸡狗等景物,勾勒出一幅人烟稀少、寥落荒芜的村舍图景。
D.本诗语言质朴清新,在描摹自然宜人之景时善于炼字炼句,意象鲜明,意境清幽。
10.诗歌的颈联,与《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在写景手法及所表达的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山居即事①
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②,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③。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①本词是作者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写于庆元三年(1197)闲居铅山时。②鸂鶒(xī chì ),水鸟,又名水鸳鸯。③斛(hú),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后又改为五斗。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从景物入笔,写鸥鸟与水鸳鸯,以动衬静,突显了山村环境的幽静。
B.词人读《离骚》痛饮以浇胸中块垒;赏竹啖肉句,流露出词人豁达情怀。
C.写飞泉,运用借代与夸张手法,与“一泓澄绿”比,画面显得更有动感。
D.“点破”描摹出鸥鸟轻盈的情态,“争”写出了群鸟戏水的热闹的场景。
12.本词下片和陆游诗《游山西村》在情感上有不少相似处,请简述。
参考答案:
1.B
【解析】B .“用正衬的手法表达对亲故的思念”错误,鸟儿的南归反衬诗人西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孤单,和对亲故的思念之情。
①颔联意为:远处小山寺又传来悠长的暮钟声,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极目望去,雨幕与大海仿佛连在一起;②本联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描写了苍凉黯淡的江边晚景,烘托诗人的孤寂和内心的迷茫;③用词生动。出句中“起”字写傍晚时钟声响起,以声衬静,突出环境的静寂;对句中“连”字生动写出雨势连绵,水天相接的景象
3.C
【解析】C.“以示对社会不满”错,“击壤”不是用来表达对社会不满,而是为了展现民生的图景。
4.诗人借“沧海”“黄鹄”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和功业未就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解析】尾联的大意是:想要把情感托付给遥远的沧海,却仿佛看到原本应该青云直上的黄鹄,因为种种原因而徘徊不前,激起了自己内心深处各种复杂的情绪。
根据诗歌注解可知,“沧海”代表东海,也喻指广阔的人生前途和远大的事业和理想,“黄鹄”作为神话传说中的大鸟,可以扶摇而上几千里,也是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设想。结合注释,这首诗写于诗人被弹劾罢官以后,可见诗人写诗时的心情是复杂的,充满了对自己怀才不遇和功业未就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5.C
【解析】C.“令作者感到烦躁不安”错误。鸡在正午休息的时候长鸣,可见其地的宁静安谧,而村民的悠闲恬适也从中可以想见。“荒寻犬吠嚣”一句说狗在荒野里东寻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阴处就叫个不停,由此可以推知山村远离尘嚣,难得有生人过访。所以这里面描绘的是一幅静谧闲适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山村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
运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世外桃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山村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解析】从尾联“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能够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内容,自然也就想到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了,再联系全诗,通过诗中的景物,特别是首联“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写到脚下的小路似乎也感到了节候的温暖,路上绿草如茵,满山的野花在阳光下更显得繁茂艳丽,从而就不难理解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悠闲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B
【解析】B.“写少年春日忙着看蹴鞠比赛观秋千表演,沉醉于及时行乐”分析错误,“蹴鞠场边万人看”是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骑马入咸阳时所见的情景,用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正面烘托诗人当时的意气风发。
8.陆诗写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骑马入咸阳时所见的蹴鞠热闹场景,“万人看”,写出了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正面烘托诗人当时的意气风发,与现在“志气低摧只自伤”的落寞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而年老悲伤的情感。
刘诗写乡下少年在蹴鞠场上活力四射,身手矫健,他们“蹴鞠鞋尖尘不涴”,穿着时髦“臂鹰袖窄样新戴”,诗人被眼前的蹴鞠少年所感染,也要加入他们的队伍,以“相容否”发问,以“染鬓来”作答,写出了诗人喜悦随性、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解析】陆诗首联写写少年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是说少年身轻似鹘,雄心壮志远大狂似“蝶”;颔联写少年爱凑热闹“蹴鞠场边万人看”,烘托出诗人年少的意气风发。颈联写“风光流转”,而今“志气低摧只自伤”;尾联写整日的生活无聊到“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
综上所述,陆诗写蹴鞠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烘托少年的年少轻狂和雄心壮志,以突出现在诗人的壮志未酬的失落和年老自伤的境况。
刘诗一二句写少年“蹴鞠鞋尖尘不涴,臂鹰袖窄样新戴”,可见少年蹴鞠技艺高超、身材矫健、着装时髦;三四句写诗人心理,他问“社中年少相容否,也待鲜衣染鬓来”,是说自己也想加入他们的蹴鞠队伍,穿着鲜亮的衣服,显得年轻一些。本诗由写蹴鞠的热闹表达出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9.C
【解析】B.“人烟稀少、寥落荒芜”说法错误,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流水曲折,村舍稀疏,鸡犬相闻,生活安逸。
10.写景上,均运用反衬手法,都通过描写鸡鸣、犬吠以动(声)衬静,反衬了乡衬环境的和谐静谧。情感上,都通过农村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村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解析】“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鸡在正午休息的时候长鸣,可见其地的宁静安谧,而村民的悠闲恬适也从中可以想见。“荒寻犬吠嚣”一句说狗在荒野里东寻西找,看到了昏暗的阴处就叫个不停,寥寥五字就将生活中这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传神地表现出来,而且由此可以推知山村远离尘嚣,难得有生人过访。表达了作者对幽静山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通过“狗吠”“鸡鸣”“深巷”等词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动衬静,表达诗人对隐居山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因此,两首诗歌写景上都运用反衬手法,都通过描写鸡鸣、犬吠以动(声音)衬静,反衬出了乡村环境的和谐静谧,表达了作者对山村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11.C
【解析】C.“借代”错误,应是比喻,把飞泉溅起的水珠比作“明珠”。
12.①丰收的喜悦之情。辛词中“连麦垄”“堆蚕簇”与陆诗“丰年留客”,都描绘了丰收的情景,流露出喜悦之情。②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辛词“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与陆诗“留客足鸡豚”,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体现,流露出作者赞美之情。③村居生活的闲适之情。辛词“闲日永,眠黄犊”,陆诗“闲乘月”“夜叩门”,都流露出作者对恬静闲适村居生活的喜爱。【解析】辛词中“连麦垄”“堆蚕簇”说地里的麦子熟了,有如连绵不断的黄云,蚕房里白花花的新茧簇拥着,恰似堆堆白雪;与陆诗“丰年留客足鸡豚”,都描绘了丰收的情景,流露出丰收的喜悦之情。
辛词“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几位老农见我闲着没事,就邀我到东园去走走,说是枇杷已经熟了;与陆诗“丰年留客足鸡豚”,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都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体现,流露出作者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
辛词“闲日永,眠黄犊”,进入农闲的时节,小黄牛懒散地打着瞌睡。陆诗“闲乘月”“夜叩门”,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两首诗都流露出作者对恬静闲适村居生活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