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光的反射和折射
浙教版 初中
一、平面镜
1.像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等表面是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利用平面镜可以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像。
2.猜想与假设
(1)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可能 _________(相等/不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可能__________ (相等/不相等)。
(3)像与物的位置在平面镜可能_________ (同侧/异侧)。
探究平面镜成像
相等
相等
异侧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
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跟我们自己的大小、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3.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 白纸、玻璃板、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刻度尺、打火机等
(2)实验步骤
①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一看玻璃板后面有没有蜡烛的像。
③再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个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位置,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
⑤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等大、放大或缩小)
1 5cm
2 7cm 3 10cm ⑥实验数据记录: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5cm
7cm
10cm
等大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视频
6.实验结论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归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
7.思考讨论
(1)在实验中为什么用透明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
(2)实验中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
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
(3)怎样判断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看白纸上是否有像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如果有2mm厚和5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A和B的要求是______.(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3)在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它重合,请你猜想原因可能是______.
(4)实验中如何证明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5)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 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
完全一样
A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
不能
如图 ,AB 表示平面镜前面的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
活动
A
B
A′
B′
平面镜
注意:像一定要用虚线表示
对称性,作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1.实像和虚像
三、平面镜成的原理以及性质
成像原理 呈现方式
实像
虚像
由实际光线的交点组成的像
实像既可以呈现在屏幕上,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
2. 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S′
S
蜡烛火焰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我们感到这些光好像是从蜡烛的像上发出的,而实际上像并没有发出光,因此,这样的像称为虚像 。
3.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
凭人的直觉认为人面镜时,人的像变大,对吗?
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
不对,错觉的原因是看到的物体大小与观察者看像的视角有关,视角越小,看到的物体感觉越小。即: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4.平面镜的用途:成像或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
潜望镜
凸面镜和凹面镜
阅读
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
如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则相当于凹面镜
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如果将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凹面镜使平行光束会聚。
凸面镜与凹面镜反射光线时各有什么特点呢?
人们利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驾驶室两侧的反光镜;
太阳灶
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如用凹面镜制成太阳灶。
课堂练习
1. 我们的祖先会用磨光的铜面作镜面,观察自己。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D
课堂练习
2.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 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
A. 30 cm
B. 60 cm
C. 90 cm
D. 120 cm
D
3.小雨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 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课堂练习
D
课堂练习
4.某同学的手表是数字式电子表,当它表面正对镜面时,平面镜中显示的数字如图所示字样,则当时的真实时间是( )
A.12时05分
B. 15时02分
C. 20时51分
D. 21时02分
A
课堂练习
5.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 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 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
C
6.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4.4m,像的大小不变 B. 3.6m,像的大小不变
C. 2.2m,像变小 D. 1.5m,像变大
A
7.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 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 都不能成像
B.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C
8.小雨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 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
9 . 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B
课堂总结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3.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板书设计
一、平面镜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归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
板书设计
三、平面镜成的原理以及性质
1. 平面镜成原理: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2.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与像的左右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