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 )
A.研制火箭的燃料 B.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
C.计算返回舱落点 D.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
2.安徽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制作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三河米酒酿造 B.海螺水泥烧制
C.徽州石雕雕刻 D.宣城宣纸制作
3.危险化学品应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酒精应在包装标签上印的标志是( )
4.下列物质用途主要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铁锅作炊具
C.铜丝用作导线 D.酒精作燃料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小芳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她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成分产生了好奇,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气体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振荡并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环节( )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7.小丽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3)在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它们燃烧的现象。(4)归纳概括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的科学方法有( )
A.文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8.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少量澄
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越烧越短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不慎将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用水冲洗
B.取用药品时,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拿
C.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
布盖灭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0.“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中,下列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变得模糊不清
D.人呼出的气体中已经不再含有氧气
11.某同学取8 mL水并加热,提供的仪器有①10 mL量筒;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容积20 mL的试管;⑤容积30 mL的试管;⑥试管夹。下列选项所选用仪器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
12.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思想方法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一氧化二氮(N2O)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吸入少量一氧化二氮和空气的混合物时,可使人轻度兴奋激动,让人发笑,故又称“笑气”。它能够对大脑神经细胞起麻醉作用,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但大量吸入可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N2O能溶于水,但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当加热至温度超过560 ℃时,即分解为氧气和氮气,一氧化二氮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少量的“笑气”可以用较活泼的金属(Zn等)与浓硝酸(HNO3)反应制得,或者由硝酸铵(NH4NO3)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同时还有水生成。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____________。
(2)一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一氧化二氮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
(4)制取少量“笑气”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5)请你列出一氧化二氮的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下图是某些同学在做实验时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J9.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J9.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1)图A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3)图C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应该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中的错误操作应该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实验中要熟悉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才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J10.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J1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图1)
(1)实验室要取用7.5 g氢氧化钠固体与100 mL水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现准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指出上述实验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
②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里。
③小君同学要称量7.5 g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固体药品,他应该选择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________(填仪器名称)。调整天平平衡后,称量固体时,如果右盘上只加一个5 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如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某同学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 mL,倾倒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________(填字母)。
A.等于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2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INCLUDEPICTURE"DX12.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DX1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图2)
16.(5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同学们采用了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INCLUDEPICTURE"B162.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B16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
(1)人吸气时,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人呼气时,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________(填字母)。
A.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B.来自空气,不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3)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细导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17.(6分)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INCLUDEPICTURE"J11.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J11.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7题)
【实验一】(1)实验一中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该现象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实验二】(2)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
(3)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4)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并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下面题目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拓展延伸】(5)①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与实验一所示的实验相比较,图C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婷婷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C 2.C 3.A 4.D 5.C 6.C 7.A 8.C 9.A
10.D 11.A
12.D 点拨:A中变量是两种气体;B中变量是火焰不同层次;C中变量是同一火焰中不同现象;D中变量是不同气体和不同条件的木条,故选D。
二、13.(1)能溶于水
(2)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或当加热至温度超过560 ℃时,即分解为氧气和氮气;或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
(3)可用于麻醉剂 (4)化学
(5)大量吸入可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14.(1)瓶塞正放;腐蚀桌面或污染试剂 (2)造成火灾
(3)颗粒固体药品直接倒入试管;先把试管横放,把锌粒放入试管口后缓缓竖起试管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5.(1)①细口瓶 ②广口瓶 ③烧杯;C (2)C (3)C
16.(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除去人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验证人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生成;A (3)左移
17.(1)浑浊;化学 (2)外焰温度最高
(3)白烟被点燃 【结论】水;二氧化碳
(5)①验证水的生成 ②能够同时检验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③避免实验的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