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2.“碳中和”是指利用一定形式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了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可行是( )
A.鼓励拼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3.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 ③物理性质相似,硬度都很大 ④是同一种物质 ⑤用途有所不同 ⑥都是黑色固体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④⑤
4.科学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其密度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干冰的化学性质相同
B.分子间的间隔比CO2气体小
C.超临界CO2流体中分子不再运动
D.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5.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灭火
B.通常情况下,CO2极易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有毒
D.CO2分子比CO分子多一个氧元素
6.下面是某校同学在中考实验中进行“制取二氧化碳”操作考试,监测仪记录下四个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按要求装好仪器 ②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③向反应仪器中放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生成的气体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8.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9.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加强热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内CuO中混有的少量碳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10.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分类观:冰水混合物、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B.守恒观:碳与氧气充分反应后,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C.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1.按如图装置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J63.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J63.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1题)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还原反应已经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才能观察到红色粉末
C.酒精灯加网罩主要作用是提高火焰温度
D.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消耗氧化铜的质量
1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块状大理石、10%H2SO4溶液
Ⅱ 块状大理石、7%HCl溶液
Ⅲ 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INCLUDEPICTURE"9HRJ-52.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9HRJ-52.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2题)
A.实验Ⅲ对应的变化曲线为甲
B.实验Ⅱ和Ⅲ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固体的颗粒大小
C.实验Ⅰ和Ⅱ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酸的浓度
D.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礼仪服装内胆里添加了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在通电情况下,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会产生热能,能很好地被人体接受,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石墨烯具有强度高、导电性强、韧性好等特点。
碳纳米管也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固体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全碳气凝胶”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从石墨中剥离出单层结构,随着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发,石墨烯必将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
(1)石墨烯是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性。
(3)写出高温条件下,碳纳米管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
B.常温下,碳纳米管化学性质稳定
C.石墨烯可以制备多种新型碳材料
D.“全碳气凝胶”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14.(6分)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体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J64.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J64.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4题)
(1)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流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焦炭表现出________(填“还原”或“氧化”)性。
(3)流程②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流程③中发生的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15.(6分)根据下图给出的各种仪器,回答相关问题。
INCLUDEPICTURE"J65.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J65.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5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得到平稳的CO2气流,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3)某同学利用空的废弃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F),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________(填“a”或“b”)端,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使用废弃塑料输液袋收集C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生活中常用草酸溶液除铁锈和瓷砖上的污渍。草酸晶体加热会发生如下反应:H2C2O4·2H2OCO2↑+CO↑+3H2O。为检验分解后的产物,小赵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①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②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水
INCLUDEPICTURE"J66.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J66.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6题)
(1)实验中若观察到甲中无水硫酸铜____________,证明草酸晶体加热有水生成。
(2)实验过程中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草酸晶体加热后产物中有CO,则应观察到丁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戊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4)要证明有CO生成,在不连接其他装置的情况下,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参考CO的化学性质思考)。
(5)将乙中试剂换成紫色石蕊溶液也可以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停止后,乙中溶液又变为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碳酸钙是贝壳的主要成分。小芳同学研究碳酸钙粉末与盐酸的反应中碳酸钙与CO2之间质量的关系。
INCLUDEPICTURE"9HRJ-58.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九化R安徽\\9HRJ-58.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7题)
反应前 反应后
碳酸钙/g 锥形瓶+盐酸/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5 28.5 31.1
(1)理论计算:5 g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盐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盐酸的锥形瓶中加入5 g碳酸钙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上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一、1.D 2.C 3.A 4.C 5.C 6.B 7.C 8.C 9.D
10.B 11.C 12.C
二、13.(1)单质 (2)导电 (3)C+O2CO2 (4)BCD
14.(1)+4价 (2)2C+SiO22CO↑+Si;还原
(3)化合反应;防止氢气中混有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爆炸(或防止生成的硅被氧化,合理即可)
15.(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A
(3)b;废物利用,利于节约资源
16.(1)变成蓝色
(2)草酸晶体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尾气
(5)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7.(1)解:设5 g碳酸钙粉末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5 g x
=
x=2.2 g
答:5 g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盐酸反应,理论上生成CO2的质量为2.2 g。
(2)大于;使用的盐酸浓度较大,放出二氧化碳的同时,也逸出了氯化氢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