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时提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时提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9 10:23:39

文档简介

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时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本溪月考)实验室中通过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可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下列仪器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不会用到的是
A.锥形瓶 B.漏斗
C.烧杯 D.蒸发皿
2.(2020九下·渭源期中)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过滤 D. 熄灭酒精灯
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  )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4.(2022九下·海安月考)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5.(2020九下·青岛月考)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是MgCl2、 CaCl2、Na2SO4)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需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N的溶质只有NaCl
B.操作a、b依次为过滤、蒸发
C.沉淀E只含有Mg(OH)2、CaCO3、BaSO4 三种物质
D.加入试剂①②③依次为NaOH、Na2CO3、 BaCl2溶液
6.(2019九下·龙湖月考)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蒸发时,将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才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7.(2018九下·绵阳开学考)食醋、纯碱、食盐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鉴别氯化钙和硝酸钙
C.检验贝壳能否溶于酸 D.检验久置的烧碱是否变质
8.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酒精灯、烧杯
9.有关过滤的操作,错误的是(  )
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B.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C.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10.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  )
A.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B.隔绝空气对混合物加强热
C.在氧气流中加强热 D.在氢气中加强热
二、填空题
11.(2020九下·丹东月考)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①粗盐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起   作用;
②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   。
12.(2020九下·长春月考)结合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①溶解: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②过滤:向过滤器内倾倒滤液进行过滤,要控制液面的高度不超过   ;
③蒸发:当蒸发皿内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滤液。
(2)用氯化钠配制60g20%的食盐水。
①经计算,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g;
②若量取所需蒸馏水时仰视读数,而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食盐水的浓度比20%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3.蒸发溶剂时,要用   不断   ,使溶液受热   ,以防止   .待到   时,停止加热,让其在余热中蒸干.
14.提纯或分离混合物时,常用到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降温结晶等操作方法.请选择适当的操作序号按操作顺序填空:
a.除去石灰水中的碳酸钙   .
b.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的氯化钠   .
c.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水   .
d.提纯含泥沙的食盐   .
15.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海水里含大量氯化钠.某氯化钠粗品中含少量氯化镁和氯化钙,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提纯方案如下:
(1)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a若为氢氧化钠溶液,则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氯化钠粗品中的某种杂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是   ;
(3)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b应为   溶液;
(4)向滤液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当观察到溶液的现象为   时,应停止滴加,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5)操作C的名称为   。
三、综合题
16.(2022九下·武昌月考)2020年百年难遇的新冠病海疫情爆发,各种防疫物品如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的化学式为    。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使人中毒,严禁混合运用。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X的化学式为    。
(4)“勤洗手、戴口罩“,佩戴口服隔离病毒成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17.(2019九下·平舆期中)粗盐提纯的实验中:
(1)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下列操作符合题意的顺序是(填序号):   。
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发
(2)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任写两种)
四、推断题
18.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泥沙、CaCl2和Na2SO4,按图方案提纯得到NaCl晶体。
(1)试剂A为   。
(2)固体丙的主要成分是   。
五、实验探究题
19.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
(2)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3)步骤②和步骤④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
(4)检验步骤④中Na2CO4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
20.(2021九下·吴江月考)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查阅资料)
①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②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
(主要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主要试剂)粗盐样品、稀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蒸馏水
(1)(实验过程)
步骤及目的 过程及说明
(一)、去除粗盐 中的泥沙 ①称取粗盐样品10.0g,用蒸馏水充分溶解 ②过滤去除泥沙的溶液I 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   ; 过滤时:   。
(二)、去除可溶 性杂质 将溶液I按如图流程图进行处理: ①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   种。 ③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
(三)、获得产品 将溶液Ⅱ注入   (填仪器名称)中,蒸发结晶,观察到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9.4g。
四、数据处理 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4%
(2)(结果与反思)
①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94%,原因是   。
②小明提出,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溶解、过滤、蒸发中均不需使用锥形瓶,A符合题意;
B、过滤操作中需使用漏斗,B不符合题;
C、溶解、过滤操作中均需使用烧杯,C不符合题;
D、蒸发操作中需使用蒸发皿,D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A
【分析】锥形瓶可用于发生反应的容器,粗盐提纯过程中不需要锥形瓶。
2.【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
D.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
3.【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了、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过滤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A、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左盘放粗盐,右盘放砝码,不符合题意;
B、溶解时用烧杯和玻璃棒,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图示操作符合题意;
D、蒸发时酒精灯加热,玻璃棒搅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天平左物右码原则分析;
B、根据溶解玻璃棒的搅拌作用分析;
C、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D、根据蒸发时玻璃棒搅拌均匀受热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粗盐提纯;海洋中的资源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加入的试剂①②③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的试剂④是稀盐酸;
A. 因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所以溶液N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A不符合题意;
B. 操作a是将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操作b是将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晶体,故B符合题意;
C. 沉淀E含有Mg(OH)2、CaCO3、BaSO4、BaCO3四种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 加入试剂①②③中,碳酸钠必须在加入氯化钡之后加入,否则会导致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是MgCl2、 CaCl2、Na2SO4)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需要下经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加入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钠,加入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根据除去不溶物后,加入盐酸,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最后蒸发溶剂,得到氯化钠。
6.【答案】D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会弄破滤纸,达不到过滤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B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时不需要酒精灯,C不符合题意;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分析
B、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配制溶液使用的仪器分析
D、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A不符合题意
B. 鉴别氯化钙和硝酸钙,不能完成此实验。B符合题意
C. 检验贝壳能否溶于酸,可用食醋。C不符合题意
D. 检验久置的烧碱是否变质,可用食醋看是否有气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酸能和他们反应
B根据醋酸和两种物质都不能反应解答
C根据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变质由碳酸钠生成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观察选项.
故选B.
【分析】根据过滤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据此解答.
9.【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正确;
B、过滤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故错误;
C、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沿着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正确;
D、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导液体的流向,正确;
故选:B.
【分析】据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并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又会生成新的杂质铁.故A错误;
B、隔绝空气对混合物加强热,氧化铜与炭粉发生反应,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单质.故B错误;
C、在氧气流中加强热,炭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从而除去炭粉.故C正确;
D、在加热时,氢气会将氧化铜还原成铜,而题中要求除去木炭,但实际上除去了有用的物质氧化铜,没有起到出除杂的目的,故B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氧化铜具有氧化性,而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不同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11.【答案】加速溶解;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①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起加快溶解速率作用;
②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分析】根据物质溶解,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2.【答案】(1)加快溶解速率;滤纸;较多晶体
(2)12.0;偏低
【知识点】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① 溶解: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② 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向过滤器内倾倒滤液进行过滤,要控制液面的高度不超过滤纸;
③ 蒸发时为了避免液滴飞溅,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滤液。
(2)用氯化钠配制 60g 20%的食盐水。① 经计算,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
② 若量取所需蒸馏水时仰视读数,而其他操作均正确,会造成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配制出的食盐水的浓度比20%偏低。
【分析】(1)① 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② 根据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分析。
③ 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①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② 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13.【答案】玻璃棒;搅拌;均匀;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解:蒸发溶剂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以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故答案为:玻璃棒;搅拌;均匀;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
【分析】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答案】②;①④②;③;①②③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石灰水是液体,碳酸钙是不溶性的固体,固体与液体分开,应选过滤操作;
b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提纯硝酸钾,就要让它成为晶体析出,所以先溶解,然后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然后过滤得到硝酸钾;
c蒸发时,溶液中的溶质不会变为蒸气,所以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水,可采取蒸发的操作;
d食盐可溶,而泥沙不溶,提纯含泥沙的食盐,要先溶解制成溶液,再过滤去掉泥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食盐.
【分析】理解掌握几种分离和提纯混合物操作原理,是解该题的关键.
15.【答案】MgCl2+2NaOH=Mg(OH)2↓+2NaCl;漏斗;碳酸钠;不再产生气泡;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蒸发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从而把氯化镁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是漏斗。
(3)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能够把氯化钙除去,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b应为碳酸钠溶液。
(4)向滤液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当观察到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5)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能够得到氯化钠晶体。
【分析】考查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16.【答案】(1)
(2)+1
(3)
(4)过滤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酒精的化学式:;
(2)设次氯酸钠(NaClO)氯元素的化合价为,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NaClO+2HCl═NaCl+X↑+H2O,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3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则X是;
(4)过滤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佩戴口服隔离病毒成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分析】(1)根据酒精化学式书写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4)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17.【答案】(1)②①③
(2)滤纸破埙;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
①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②过滤,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颜色,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③蒸发把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所以操作符合题意的顺序是:②①③;(2)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滤纸破埙,滤液高于滤纸边缘,烧杯不干净等.
【分析】(1)粗盐除杂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2)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18.【答案】(1)氯化钡溶液
(2)碳酸钙、碳酸钡
【知识点】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溶液中存在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先利用钡离子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将钙离子和引入的钡离子一起除去,考虑最终产物为氯化钠,故A试剂为氯化钡溶液。(2)由(1)和反应示意图可知,A为过量氯化钡溶液,得到的滤液乙中含有钡离子、钙离子需要除去,故B为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故丙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钡。
【分析】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泥沙,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时,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19.【答案】(1)蒸发结晶
(2)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溶液
(3)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
(4)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Na2CO3溶液 已过量(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粗盐溶解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加入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是过量的,因此滤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有这三种物质,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 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蒸发结晶;
(2)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溶液 ;
(3)步骤②和步骤④不可以颠倒,理由是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 ;
(4)检验步骤④中Na2CO4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Na2CO3溶液 已过量(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溶解后的粗盐中加入的物质进行的反应进行分析
20.【答案】(1)加速溶解;引流;2NaOH+MgCl2=Mg(OH)2↓+2NaCl;4;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蒸发皿;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
(2)提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同意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实验过程]一、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加快溶解速率;过滤时:引流;二、①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MgCl2=Mg(OH)2↓+2NaCl;
②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4种,即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生成的碳酸钡;
③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三、获蒸发结晶时,将溶液Ⅱ注入蒸发皿中,蒸发结晶,观察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9.4g。
(2)[结果与反思]
①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94%,原因是提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②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同意小明的观点,这是因为只要碳酸钠溶液的加入顺序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就不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溶解时玻璃棒是加快溶解速率;过滤时玻璃棒哟哟引流作用。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生成的碳酸钡。
(2)在提纯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氯化钠的量偏多。
1 / 1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时提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九下·本溪月考)实验室中通过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可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下列仪器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不会用到的是
A.锥形瓶 B.漏斗
C.烧杯 D.蒸发皿
【答案】A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溶解、过滤、蒸发中均不需使用锥形瓶,A符合题意;
B、过滤操作中需使用漏斗,B不符合题;
C、溶解、过滤操作中均需使用烧杯,C不符合题;
D、蒸发操作中需使用蒸发皿,D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A
【分析】锥形瓶可用于发生反应的容器,粗盐提纯过程中不需要锥形瓶。
2.(2020九下·渭源期中)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过滤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
D.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
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  )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了、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过滤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4.(2022九下·海安月考)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A、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左盘放粗盐,右盘放砝码,不符合题意;
B、溶解时用烧杯和玻璃棒,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图示操作符合题意;
D、蒸发时酒精灯加热,玻璃棒搅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天平左物右码原则分析;
B、根据溶解玻璃棒的搅拌作用分析;
C、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
D、根据蒸发时玻璃棒搅拌均匀受热分析。
5.(2020九下·青岛月考)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是MgCl2、 CaCl2、Na2SO4)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需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N的溶质只有NaCl
B.操作a、b依次为过滤、蒸发
C.沉淀E只含有Mg(OH)2、CaCO3、BaSO4 三种物质
D.加入试剂①②③依次为NaOH、Na2CO3、 BaCl2溶液
【答案】B
【知识点】粗盐提纯;海洋中的资源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加入的试剂①②③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的试剂④是稀盐酸;
A. 因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所以溶液N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A不符合题意;
B. 操作a是将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操作b是将食盐水蒸发得到食盐晶体,故B符合题意;
C. 沉淀E含有Mg(OH)2、CaCO3、BaSO4、BaCO3四种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
D. 加入试剂①②③中,碳酸钠必须在加入氯化钡之后加入,否则会导致无法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是MgCl2、 CaCl2、Na2SO4)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需要下经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加入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钠,加入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根据除去不溶物后,加入盐酸,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最后蒸发溶剂,得到氯化钠。
6.(2019九下·龙湖月考)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蒸发时,将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才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答案】D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会弄破滤纸,达不到过滤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B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时不需要酒精灯,C不符合题意;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分析
B、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配制溶液使用的仪器分析
D、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分析
7.(2018九下·绵阳开学考)食醋、纯碱、食盐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鉴别氯化钙和硝酸钙
C.检验贝壳能否溶于酸 D.检验久置的烧碱是否变质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A不符合题意
B. 鉴别氯化钙和硝酸钙,不能完成此实验。B符合题意
C. 检验贝壳能否溶于酸,可用食醋。C不符合题意
D. 检验久置的烧碱是否变质,可用食醋看是否有气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酸能和他们反应
B根据醋酸和两种物质都不能反应解答
C根据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变质由碳酸钠生成解答
8.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酒精灯、烧杯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观察选项.
故选B.
【分析】根据过滤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据此解答.
9.有关过滤的操作,错误的是(  )
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B.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C.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D.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答案】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正确;
B、过滤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故错误;
C、过滤时,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沿着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正确;
D、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导液体的流向,正确;
故选:B.
【分析】据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并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10.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提纯的方法是(  )
A.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B.隔绝空气对混合物加强热
C.在氧气流中加强热 D.在氢气中加强热
【答案】C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又会生成新的杂质铁.故A错误;
B、隔绝空气对混合物加强热,氧化铜与炭粉发生反应,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单质.故B错误;
C、在氧气流中加强热,炭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从而除去炭粉.故C正确;
D、在加热时,氢气会将氧化铜还原成铜,而题中要求除去木炭,但实际上除去了有用的物质氧化铜,没有起到出除杂的目的,故B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氧化铜具有氧化性,而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不同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
11.(2020九下·丹东月考)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①粗盐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起   作用;
②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   。
【答案】加速溶解;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①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起加快溶解速率作用;
②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分析】根据物质溶解,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2.(2020九下·长春月考)结合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①溶解: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②过滤:向过滤器内倾倒滤液进行过滤,要控制液面的高度不超过   ;
③蒸发:当蒸发皿内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滤液。
(2)用氯化钠配制60g20%的食盐水。
①经计算,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g;
②若量取所需蒸馏水时仰视读数,而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食盐水的浓度比20%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1)加快溶解速率;滤纸;较多晶体
(2)12.0;偏低
【知识点】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① 溶解: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② 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向过滤器内倾倒滤液进行过滤,要控制液面的高度不超过滤纸;
③ 蒸发时为了避免液滴飞溅,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滤液。
(2)用氯化钠配制 60g 20%的食盐水。① 经计算,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
② 若量取所需蒸馏水时仰视读数,而其他操作均正确,会造成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配制出的食盐水的浓度比20%偏低。
【分析】(1)① 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② 根据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分析。
③ 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①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② 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13.蒸发溶剂时,要用   不断   ,使溶液受热   ,以防止   .待到   时,停止加热,让其在余热中蒸干.
【答案】玻璃棒;搅拌;均匀;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
【知识点】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解:蒸发溶剂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以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故答案为:玻璃棒;搅拌;均匀;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的固体.
【分析】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提纯或分离混合物时,常用到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降温结晶等操作方法.请选择适当的操作序号按操作顺序填空:
a.除去石灰水中的碳酸钙   .
b.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的氯化钠   .
c.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水   .
d.提纯含泥沙的食盐   .
【答案】②;①④②;③;①②③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a石灰水是液体,碳酸钙是不溶性的固体,固体与液体分开,应选过滤操作;
b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提纯硝酸钾,就要让它成为晶体析出,所以先溶解,然后用降温结晶的方法,然后过滤得到硝酸钾;
c蒸发时,溶液中的溶质不会变为蒸气,所以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水,可采取蒸发的操作;
d食盐可溶,而泥沙不溶,提纯含泥沙的食盐,要先溶解制成溶液,再过滤去掉泥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食盐.
【分析】理解掌握几种分离和提纯混合物操作原理,是解该题的关键.
15.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海水里含大量氯化钠.某氯化钠粗品中含少量氯化镁和氯化钙,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提纯方案如下:
(1)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a若为氢氧化钠溶液,则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氯化钠粗品中的某种杂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是   ;
(3)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b应为   溶液;
(4)向滤液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当观察到溶液的现象为   时,应停止滴加,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5)操作C的名称为   。
【答案】MgCl2+2NaOH=Mg(OH)2↓+2NaCl;漏斗;碳酸钠;不再产生气泡;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蒸发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从而把氯化镁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2)在过滤操作中,除用到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是漏斗。
(3)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能够把氯化钙除去,方案中加入过量试剂b应为碳酸钠溶液。
(4)向滤液B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当观察到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已经完全反应;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5)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能够得到氯化钠晶体。
【分析】考查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三、综合题
16.(2022九下·武昌月考)2020年百年难遇的新冠病海疫情爆发,各种防疫物品如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的化学式为    。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使人中毒,严禁混合运用。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X的化学式为    。
(4)“勤洗手、戴口罩“,佩戴口服隔离病毒成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答案】(1)
(2)+1
(3)
(4)过滤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酒精的化学式:;
(2)设次氯酸钠(NaClO)氯元素的化合价为,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NaClO+2HCl═NaCl+X↑+H2O,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3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则X是;
(4)过滤是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佩戴口服隔离病毒成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分析】(1)根据酒精化学式书写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4)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17.(2019九下·平舆期中)粗盐提纯的实验中:
(1)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下列操作符合题意的顺序是(填序号):   。
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发
(2)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任写两种)
【答案】(1)②①③
(2)滤纸破埙;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
①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②过滤,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颜色,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③蒸发把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所以操作符合题意的顺序是:②①③;(2)过滤后所得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滤纸破埙,滤液高于滤纸边缘,烧杯不干净等.
【分析】(1)粗盐除杂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2)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
四、推断题
18.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泥沙、CaCl2和Na2SO4,按图方案提纯得到NaCl晶体。
(1)试剂A为   。
(2)固体丙的主要成分是   。
【答案】(1)氯化钡溶液
(2)碳酸钙、碳酸钡
【知识点】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溶液中存在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先利用钡离子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将钙离子和引入的钡离子一起除去,考虑最终产物为氯化钠,故A试剂为氯化钡溶液。(2)由(1)和反应示意图可知,A为过量氯化钡溶液,得到的滤液乙中含有钡离子、钙离子需要除去,故B为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故丙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钡。
【分析】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泥沙,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时,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五、实验探究题
19.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
(2)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3)步骤②和步骤④不可以颠倒,理由是   。
(4)检验步骤④中Na2CO4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
【答案】(1)蒸发结晶
(2)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溶液
(3)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
(4)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Na2CO3溶液 已过量(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粗盐溶解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加入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是过量的,因此滤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有这三种物质,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 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 蒸发结晶;
(2)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溶液 ;
(3)步骤②和步骤④不可以颠倒,理由是如果颠倒,无法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 ;
(4)检验步骤④中Na2CO4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Na2CO3溶液 已过量(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溶解后的粗盐中加入的物质进行的反应进行分析
20.(2021九下·吴江月考)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查阅资料)
①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②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
(主要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主要试剂)粗盐样品、稀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蒸馏水
(1)(实验过程)
步骤及目的 过程及说明
(一)、去除粗盐 中的泥沙 ①称取粗盐样品10.0g,用蒸馏水充分溶解 ②过滤去除泥沙的溶液I 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   ; 过滤时:   。
(二)、去除可溶 性杂质 将溶液I按如图流程图进行处理: ①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   种。 ③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
(三)、获得产品 将溶液Ⅱ注入   (填仪器名称)中,蒸发结晶,观察到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9.4g。
四、数据处理 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4%
(2)(结果与反思)
①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94%,原因是   。
②小明提出,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答案】(1)加速溶解;引流;2NaOH+MgCl2=Mg(OH)2↓+2NaCl;4;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蒸发皿;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
(2)提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同意
【知识点】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1)[实验过程]一、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加快溶解速率;过滤时:引流;二、①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MgCl2=Mg(OH)2↓+2NaCl;
②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4种,即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生成的碳酸钡;
③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判断“稀盐酸适量”的方法是: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三、获蒸发结晶时,将溶液Ⅱ注入蒸发皿中,蒸发结晶,观察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9.4g。
(2)[结果与反思]
①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94%,原因是提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②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同意小明的观点,这是因为只要碳酸钠溶液的加入顺序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就不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溶解时玻璃棒是加快溶解速率;过滤时玻璃棒哟哟引流作用。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生成的碳酸钡。
(2)在提纯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氯化钠的量偏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