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17 08:4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复习提问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导入新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和新社会的主人,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人民的权力得到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而新中国却遭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但这并没有阻拦住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让我们共同来目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风采!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学习目标1、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观看纪录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间:1954年
地点:北京
内容: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间:1954年
地点:北京
内容: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1、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时间:1954年
3、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评价: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想一想: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自学我轻松: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内容倡导意义时间:1953年12月。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倡导:1954年6月,周恩来与印度和缅甸总理共同倡导。
意义: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提出时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内容提出时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倡导内容提出时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倡导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观看纪录片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三、周恩来万隆会议观看纪录片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三、周恩来万隆会议求同: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利益出发加强合作。
存异:处境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和意识形态存在着差异。三、周恩来万隆会议时间
地点
参加者
特点
讨论的内容
结果想一想:
什么是万隆精神?三、周恩来万隆会议课堂小结 歌谣
一届全国人大开,第一宪法定出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当家作主人民权。
和平共处五原则,印度缅甸共倡导。
万隆会议印尼开,求同存异周恩来。
内政外交齐下手,走向世界大舞台。课堂演练1、一、选择题
1.右图为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此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明确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政策,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应用的是(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友好合作关系 ④求同存异方针 A. ①④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3 .见右图,这是东南亚的一座美丽的城市,素有“爪哇 ( )
的巴黎”之称,这座城市也因52年前一次著名的国际
会议在这里召开而闻名。你知道它是
A.印度的万隆B.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C.缅甸的仰光D.泰国的曼谷CAA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6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会晤,周恩来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尼赫鲁十分赞同周恩来的看法,欣然与周恩来发表了联合声明。
材料二:周恩来在 A 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 B 。”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会议取得巨大成功,增进了亚非各国人民间的友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哪一重大原则?你能说说它的主要内容吗?
(2)当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要不要这一原则?请说说你的理由。
(3)材料二的A指的是什么会议?B指的是周恩来在这个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一种精神是什么?请说出这个精神的涵义。
(4)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在新时期,你认为中国如何深入推行和发展和平外交政策?答案:二、(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需要。([提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产生的影响去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会发挥它的作用。对于处理国际争端仍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万隆精神。涵义是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
(4)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和其它各国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