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作文结尾
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方法一 画龙点睛,总结升华
方法二 照应开头,呼应前文
方法三 巧用修辞 尽显文采
方法四 警示劝诫,呼告号召
方法五 巧用引用 增强底蕴
方法六 问句作结,启发思考
方法七 水到渠成,自然收束
作文结尾方法:
方法一 画龙点睛,总结升华
在文章的结尾,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凝练简洁的语句归纳总结,以便对前文中的观点、态度、主张和主旨进行重申,画龙点睛,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点明文章的主旨,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
如:
莫让乱花迷人眼!
摒弃让人眼花缭乱的无关要素和固守一隅的狭隘认识,让理性回归,让本质散发光芒。
——2018年全国卷Ⅱ《莫让乱花迷人眼》
[点评]结尾处寥寥数语,既是对题目的进一步阐释,也是对全文的总结,点明主旨,收尾自然。
方法二 照应开头,呼应前文
如:
(开头)草感地恩,方得其葱郁;花感雨恩,方得其艳丽;己感彼恩,方得其壮大。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温暖的人间;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尾)山感地恩,方成其高峻;海感溪恩,方成其博大;天感鸟恩,方成其壮阔。感恩,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命更加灿烂。
——《常怀感恩之心》
[点评]本文开头和结尾都以“感恩”入句,中心突出,首尾呼应,深化了主题,且都使用排比句式和拟人修辞手,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显得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方法三 巧用修辞 尽显文采
巧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排比、比喻、顶真、对偶、引用等结尾,会使文章文采飞扬,如明媚的春光,令阅卷者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如: 让我跨越时代的鸿沟,紧紧握住你的手。这是执着“金不换”之笔的手,温暖如春,我能感受到“民族魂”中奔涌的血流,“血沃中原肥劲草”。就是这双手,在晦暗如磐的长夜里,投出一把把如闪电般的匕首,刺破浓黑的天幕,让我们看到日出东方。 我不怕你,周树人!我热爱你,鲁迅! (高考满分作文《致鲁迅》)[点评]在这篇作文的结尾,考生饱蘸浓情,以比喻、引用、呼告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巧妙地照应了题目,彰显了自己的斐然文采。
方法四 警示劝诫,呼告号召
议论文在议论某些现实问题的时候,为了达到警示、劝诫的作用,往往在结尾处发出呼告或号召(如“让我们……”) ,以促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问题会导致的严重后果。也可以用呼吁的句式来号召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但要注意以这种形式来结尾,一定不要空喊口号。
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岁的你们,请谨记“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与我一道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吧!
——2018年全国卷I《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方法五 巧用引用 增强底蕴
名人名言、俗语等含义深刻动人,有的还很有文采,直接引用用来结尾,既可以点题,又让阅卷者青睐。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时间是一种检验,但是我们不能只是静静等待,要创造各方面的条件去最大化实现我们的价值。权威曾经认定“水稻没有杂交优势”,但袁隆平却没有屈从于所谓的权威,而是在日复一日地努力中找到了杂交稻,击退了饥饿的威胁,造福了世界人民。若他只是得过且过,静静等待水稻亩产量自然增长,之后的各种水稻新品种也就不会出现,哪来的“杂交水稻之父”?等待不意味着我们能不劳而获,也不意味着我们能守株待兔,把握今天,珍惜拥有,期待明天才是智者。丰子恺有句话很是经典:“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时间老人会给人最公正的检验。当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度过每一个充实的当下,在不久的将来时间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评判。 (2021年上海卷优秀作文《时间是一种检验》)[点评]这篇作文的结尾,引用了冰心和丰子恺的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让时间成为我们生活的裁判,点明题旨,深化观点。
方法六 问句作结,启发思考
在文章结尾设置问句,或设问,自问自答;或反问,留有思考的余地。这都能促使读者对文章论及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如:
如何做到“随才器使”?很简单,一要了解所用之人是哪方面的“才”,二要有以大局为重的意识。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才”,更需要保障“随才器使”的机制。
——2018年天津卷《“器”之断想》
[点评]结尾运用设问的方式,来阐释自己对如何做“随才器使”的见解,解决了议论文中“怎么办”的问题,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而且展现出作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尾深刻实用而且论证有力!
倘个体明辨他人之需,何愁不能创建文明社会?倘社会大众明辨时代之需,何愁不能实现中国梦想?倘各国国民明辨世界之需,何愁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上海卷《他需在左,自我在右》
[点评]结尾连用三个反问句,并且反问句间呈递进关系,情感逐渐加强,引发读者对“他人之需”重要性的思考;同时三个反问句又构成排比,气势磅礴。
方法七 水到渠成,自然收束
不论是哪种文体的文章,主要内容写完后都应该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是刻意去设计有哲理性、象征性的语句作为文章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我们称作自然收束式结尾。
使用自然收束式结尾,不仅可以避免文章的结尾出现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还可以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朴素无华。但是,自然收束式结尾讲究自然并不是就意味着结尾可以随心所欲,马虎、草率。相反,其必须顺着文章的行文思路与结构安排自然结束全局。
如: 不但生逢其时,而且时不我待,这个热火朝天的时代,这个光明璀璨的时代,我们新时代新青年生于其中,已经是最大的幸运,正应该披荆斩棘,以开放、敏锐、灵活和坚韧的态度,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2021年北京卷优秀作文《论生逢其时》)
[点评]这个结尾小巧灵动,自然收束,水到渠成。告诫我们新时代新青年不但生逢其时,而且要时不我待,赶快努力!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深圳一模)
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等等。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请拟写结尾】
用助人之手,创己之辉煌
【开头】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可以说是称霸、垄断之势。而这一势态也导致乒乓球险些被移出奥运这项目,但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却突破阻碍,创造了一个更精彩、更有竞争力的体育舞台,让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在奥运舞台大放异彩。回顾国乒发展之道,我获得了这样一个启示:我们要用用助人之手,创己之辉煌。
【结尾】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国乒发展之路带来的启示,充实自我、积极奋斗,方可在充满机遇和危机的时代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助人的时代洪流中,一同创造我们大中华的辉煌。
呼吁号召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