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节.tif" \* MERGEFORMAT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明确高考动向.TIF" \* MERGEFORMAT
2012高考统计 高考动向分析
试卷 考点 题型 1.从考查内容看,科技方面侧重于印刷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字与书法方面侧重于使用工具与书法特点,文学方面考查了《诗经》、唐诗等内容。整体来看,知识点较为分散。2.从考查角度看,既有对主干知识特点、内容影响及所属时期的知识方面的考查,也有对解读历史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方面的考查。3.从命题形式看,延续了2011年全部都是选择题的风格,这就是提示考生要加强对本专题主干知识的理解、解读与分析能力的培养。4.从备考热点看,本专题是相对的冷点内容,不过,如果与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相联系的话,对文学方面的知识应重点关注。
山东卷 印刷术 选择题
上海卷 活字印刷术 选择题
大纲全国卷 汉字、元曲 选择题
福建卷 汉字 选择题
安徽卷 书法(行书) 选择题
四川卷 艺术(雕塑) 选择题
江苏卷 文学(《诗经》) 选择题
浙江卷 文学(唐诗) 选择题
新课标全国卷 文学(话本) 选择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形成知识体系.TIF" \* MERGEFORMAT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 西汉前期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火药 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指南针 最早是战国时期的“司南”,后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T2-7.TIF" \* MERGEFORMAT
二、中国古代的艺术
1.文字
(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演变趋势:汉字演变经历了由繁到简、由实用到审美的变化。
2.书法
(1)书法的发展历程:
①秦朝:已经有了汉字书法。代表:李斯——著名篆书家。
②魏晋时期:书法开始成为艺术。代表:王羲之——“书圣”。
③隋唐时期:书法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代表: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④北宋时期:个性化、平民化。代表:“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⑤元明时期:书法艺术不断完善。代表:赵孟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ZZ53S.TIF" \* MERGEFORMAT 、文征明、董其昌。
(2)发展趋势:书法经历了从规范法度向追求个性的过程。
3.绘画
类别 特征 代表作
文人画 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山水画 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画的精粹 明朝代表作《江城送别图》
风俗画 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体现民间风情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4.京剧
(1)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2)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演出,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民间曲调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
三、中国古代的文学
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异彩纷呈,雅俗共赏,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习俗、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T2-8.TIF" \* MERGEFORMAT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做到触类旁通.TIF" \* MERGEFORMAT
1.(2012·山东高考)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解析:本题涉及政治与科技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由“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可知此印刷技术应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再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与商品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等史实,与表中内容对应,可以确定是宋朝。
答案:C
2.(2012·上海高考) 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解析:注意“直接得益于”这一关键信息。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为其大量印刷书籍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故选A项。
答案:A
3.(2012·大纲全国高考)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解析:古人使用简牍书写时,如有错误,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刀削之。因刀笔并用,秦汉时期官府下层的文职官员也常被称作“刀笔吏”。“官府下层文职人员”由众多部门的人员组成,因此,“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性质”都差别很大,B、C、D三项都错误。
答案:A
4.(2012·福建高考)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1.TIF" \* MERGEFORMAT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文字的记载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依据材料信息“大册也”“手捧册置于架上”可知,当时书写文字的材料是竹木简,故选C项。甲骨、石碑无法被“手捧册置于架上”,丝帛当时属于贵重之物,不可能大量使用。故排除A、B、D三项。
答案:C
5.(2012·安徽高考)201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补-1.TIF" \* MERGEFORMAT
解析:A项邮票的字体方正,多为长方形,属于隶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B项邮票的字体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属于楷书;C项邮票的字体工整清新,飞洒活泼,属于行书;D项邮票的字体任情纵性、勾连不断,属于草书。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C项。
答案:C
6.(2012·四川高考)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补-2.TIF" \* MERGEFORMAT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题干材料描述的是汉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说唱俑。题中只提到说唱这一表演形式,因此不能说明这一时期娱乐方式具有多样性,排除③;“俑”做工精细,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雕塑艺术,①正确;东汉说唱俑的表情、动作丰富,有利于了解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并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②④正确。
答案:B
7.(2012·江苏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解析:本题考查《诗经》。题干中的《郑》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均属《诗经·国风》中的篇目。国风是指民间歌谣,真实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故最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不符。
答案:A
8.(2012·浙江高考)某外国学者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解析:本题以文学形式考查调动与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的能力。以诗证史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但诗歌本身是一种文学形式,有一定的艺术加工,而且其说法本身的真伪仍需鉴定,故D项说法最为合理。A、B两项的说法片面,不能笼统地说李白的诗歌不足为信或具有权威性。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但不能证明其关于邯郸人口繁盛的论断是正确的,故C项的说法不符合题干材料。
答案:D
9.(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许仙与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本题以文学形式考查获取与解读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两个故事本质上反映了市民阶层对自由公平生活的追求及对理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因此答案为D项。材料仅仅反映了杭州一地的情况,不能得出C项的结论。A、B两项未能正确反映材料信息。
答案:D
10.(2012·大纲全国高考)王国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唐诗、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元曲都是可以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学形式,但其中只有元曲未被明清两朝的正史收录,究其原因是“托体稍卑”,即元曲属于民间文学,反映的是社会下层(市民)的文化需要。“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充分反映了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