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9 17:17:15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 ),画面就会混乱且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 ),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
。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 )。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舍本逐末 平铺直叙 典范 B. 舍本逐末 和盘托出 典型
C. 喧宾夺主 平铺直叙 典型 D. 喧宾夺主 和盘托出 典范
2. 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
B. 为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隐而显的含蓄美感。
C. 为中国古典园林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看不到全貌。
D.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产生一种欲隐而显的含蓄美感,看不到全貌。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喧宾夺主:指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声音还要大。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根据“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不要把主次位置弄错,应选“喧宾夺主”。
第二处,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出来。和盘托出: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根据后文“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不能将主题全部表现出来,应选用“和盘托出”。
第三处,典范: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具有代表性人物或事物。根据语境可知,在运用这一造景手法方面,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是值得效仿学习的,所以应选“典范”。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分析句子成分可知,“为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园景意境深邃”与“为中国古典园林表达园景意境深邃”这两个句子在句中应作状语,BC主语残缺,排除BC;
“使人产生一种欲隐而显的含蓄美感,看不到全貌”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是看不到全貌后才能使人产生一种欲隐而显的含蓄美感。故排除D。
故选A。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卫·科波菲尔》是法国小说家狄更斯的自传;《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B.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史记》《汉书》《新五代史》是纪传体史书;《史记》是通史,《汉书》《新五代史》是断代史。
C. 老子、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庄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开展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
D.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齐家”“治国”“平天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法国小说家狄更斯的自传”错误,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且是带有一点儿“自传”性质。
C.《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开展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
D.“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故选B。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北京正式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同年底,北京的备案博物馆达到204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8家,如故宫博物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在备案博物馆中有很多为记载某一行业历史及发展成果,展示行业文化而创建的行业博物馆,且大部分都是行业的“领军馆”,如中国铁道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等。
早在2020年4月,北京公布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就提出:发挥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字号”博物馆的带动作用,提升首都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等市级博物馆的影响力,打造京报馆、京华印书局、临汾会馆等一批富有老城文化内涵的纪念馆、展览馆、主题博物馆,布局更多“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近两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更从资金扶持、人才培养、展览社教等方面为博物馆发展提供切实帮助。这些举措解决了众多小微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人手、经验等方面的问题。
北京各区政府还注重将相关政策向“类博物馆”倾斜,积极推进“类博物馆”建设。所谓类博物馆是指具有或部分具有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的场馆,包括名人故居、军史馆、校史馆、厂史馆、村史乡情馆、陈列馆、规划馆、特色艺术馆等。如通州区就建设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类博物馆,以记录村落历史,展示地缘文化。
而今,北京已拥有204家备案博物馆和500余家类博物馆。至此,北京形成了纵横交织、经纬缜密的博物馆布局。北京,这座独具历史文化风骨的城市,正朝着建设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博物馆之城大步迈进。
材料二:
博物馆拥有特殊的教育资源,是教育的重要阵地,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传统的博物馆教育形式主要有讲解员现场讲解、举办公众讲座、发放导览手册等。如今,很多博物馆在尝试探索更新颖的博物馆教育方式,如故宫博物院开设《藏品有话说》系列音频栏目,北京汽车博物馆开展学科课程活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设天宫课堂等等。各式各类的主题活动、体验项目、专业课堂使博物馆教育更加立体化,也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到博物馆学习去”,成为很多家长和孩子假期活动时的主要选择。
“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这是某位大学生在朋友圈晒出文创产品时配的文字。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看展重要,在博物馆里逛文创店、买文创产品同样重要。
如何让文创产品在促进博物馆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近年来,北京的博物馆做了不少探索和创新。首都博物馆的“首伯牛”,故宫的“皇家猫”,北大红楼的“新青年”……围绕这些IP形象打造的特色文创产品为相关博物馆增加了更多人气。北京博物馆学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要选择突显博物馆特色的形象,更要把展品所蕴藏的优秀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并通过现代化、年轻化的展现形式,吸引更多人关注。
随着更多博物馆开始探索“夜经济”,经历一次“博物馆奇妙夜”成为很多人夜生活的选择之一。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成为京城“最亮”景点。建院94年来,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灯会”,并首次在晚间对公众开放,被璀璨灯光点亮的紫禁城,吸引了大批参观者。2022年7月12日,北京大批博物馆开展了点亮暑期“夜京城”的活动。各博物馆也开始根据馆内条件,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夜场文化活动,解决了人们白天因学习、工作忙碌,不能参观博物馆的问题,也让人们有机会感受博物馆在夜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近几年来,数字化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北京的博物馆纷纷开启“云端”大门,让人们可以在网上参观博物馆,参加博物馆开展的各类线上活动。2022年5月的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上线,204家备案博物馆齐聚“云端”,提供云游览、线上文化教育活动等服务。2022年7月15日,故宫博物院举行了本年度“数字故宫”发布会,在会上公布了故宫数字化建设的进展:推出《紫禁城365》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此App上欣赏故宫美景,了解古建筑文化。打开“云端”大门,开启了北京博物馆领域数字化的新时代。
(两则材料取材于杨菲菲等人的相关文章)
4. 下列与“博物馆”相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1年底,北京的备案博物馆达到204家,由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在各行业中起领军作用的行业博物馆构成。
B. 类博物馆具有或部分具有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通州区建设了大批类博物馆,以记录村落历史,展示地缘文化。
C. 目前,北京形成了纵横交织、经纬缜密的博物馆布局,成为一座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博物馆之城。
D. 博物馆采用讲解员现场讲解、举办公众讲座、发放导览手册等教育形式,是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
5. 下列关于“故宫”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故宫博物院是备案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围绕“皇家猫”的IP形象打造的特色文创产品为其增加了更多人气。
B. 推出《藏品有话说》系列音频栏目是故宫在探索更新颖的博物馆教育方式方面进行的积极尝试。
C. 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紫禁城灯光璀璨,它是全国第一个在晚间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
D. 故宫推出《紫禁城365》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此App上欣赏故宫美景,了解古建筑文化。
6.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字号”博物馆发挥的带动作用,使市级博物馆的影响力得以提升。
B. 北京市相关部门对众多小微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人手、经验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切实帮助。
C. 有关人士认为,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要选择突显博物馆特色的形象,更要挖掘展品所蕴藏的优秀历史文化内涵。
D. “博物馆奇妙夜”中的“奇妙”意味着参观者能感受到博物馆在夜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答案】4. B 5. C 6. A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在各行业中起领军作用的行业博物馆构成”曲解文意,原文是“在备案博物馆中有很多为记载某一行业历史及发展成果,展示行业文化而创建的行业博物馆,且大部分都是行业的‘领军馆’”,是“大部分都是行业的‘领军馆’”。
C.“成为一座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博物馆之城”时间错误,原文“北京,这座独具历史文化风骨的城市,正朝着建设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博物馆之城大步迈进”,是正朝着大步迈进,不是已经成为。
D.“是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博物馆拥有特殊的教育资源,是教育的重要阵地,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可知,博物馆并不是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它是全国第一个在晚间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建院94年来,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灯会’,并首次在晚间对公众开放,被璀璨灯光点亮的紫禁城,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并没有与其他博物馆比较。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使市级博物馆的影响力得以提升”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发挥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字号’博物馆的带动作用,提升首都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等市级博物馆的影响力”,“国字号”博物馆与市级博物馆在此处并无直接关联,强加因果。
故选A。
三、(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
材料二: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五石之瓠》)
材料三: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四: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B.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C. 客得之,以说吴王 说:游说
D. 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器:器重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B.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小雅》怨诽而不乱
C.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
D.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以乱易整,不武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B.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C.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D.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10. 下列各选项中,表现道家学派突破常规认识的一项是( )
A.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B.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C.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D.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11.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道家讲“修身”的道理,通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一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指出急于表现,贪功冒进没有好结果。
B. 材料二使用主客问答形式,围绕如何使用“不龟手之药”,说明庄子本人是“大材”,不应被“小用”。
C. 材料三中可见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其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
D. 材料四表明老子以“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之“道”为贵,庄子宣扬“道”,老子的思想深刻旷远。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2)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答案】7. C 8. C 9. D 10. B 11. B
12. (1)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
(2)楚威王听说庄周贤德,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任用他作相。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C.说:取悦。句意:客人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其”,代词,它,指五石之瓠。句意: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
“其”,语气副词,组成“何其”,多么。句意: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B.“而”,连词,表顺承关系。句意:为什么不考虑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句意:《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
C.“之”,代词,这。句意:《畏累虚》、《亢桑子》这一类的文章,都是虚构的言论,没有实事依据。
“之”,代词,这。句意:吴起、孙膑……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D.“以”,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关系。句意: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
“以”,介词,用。句意: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宁愿在污浊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自快”,身心愉快。是“游戏污渎之中”的一个结果,二者句意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
分析可找到“为……所”结构,在句中应表被动,“所”后应接动词,“终身不仕”连在一起,故应在“羁”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意思是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是惠子对庄子说的话,不能表现道家学派突破常规认识。
B.“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的意思是: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五石之瓠因为体积太大而被惠子认为没有用处,但庄子突破常规认识,给它找到了用武之地。这是道家学派突破常规认识的例子。
C.“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意思是他写作的书有十万多字,大都是寓言。主要强调庄子的中心思想本源于老子的学说。
D.“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意思是思想都可以从老子的思想中找到根据,可见老子的影响有多么的大啊。这句话主要体现的是庄子受老子影响的深远。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说明庄子本人是‘大材’,不应被‘小用’”分析错误。应该是围绕如何使用“不龟手之药”,说明事物之用有大小之分。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见”,通“现”,显露;“明”,显明;“是”,认为……正确;“彰”,彰显。
(2)“闻”,听说;第一个“使”,派遣;第二个“使”,使者;“厚币”,丰厚的礼物。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踮起脚尖,人不能久立,迈大步走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自高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我”“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样做。
材料二: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客人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越国发兵入侵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材料三:
庄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彰显老子学说。《畏累虚》《亢桑子》这一类的文章,都是虚构的言论,没有实事依据。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臣起,都不重视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让他出任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污浊小水沟里身心愉快地游戏,也不愿被国君所束缚。我终身不做官,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材料四:
太史公说:老子推崇“道”,而“道”是虚无缥缈的(即没有实体的),人应该以无为的态度和方式顺应一切变化;所以,他写的书很多措辞微妙不易理解。庄子将“道”与“德”加以发挥,高谈阔论,但其学说的核心仍归于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都可以从老子的思想中找到根据,可见老子的影响有多么的大啊。
第Ⅱ卷
四、(13分)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怀嵩楼①新开南轩与群僚小饮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②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怀嵩楼:此楼是唐代名相李德裕为滁州刺史时所建。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②会须:应当。
(1)此诗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鉴赏此诗尾联。
【答案】(1)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描绘了一幅秋日登楼所见昂扬有活力的画面。
(2)尾联虚写,想象日后携客踏雪看群峰场景,表现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的景物及意境的能力。
颔联的意思是: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争相显露各自面容,野菊开放的美好时令,我们畅饮醇酒逸兴正浓。
诗人描绘了一幅秋日登楼所见的昂扬有活力的画面:秋风瑟瑟,木叶凋尽,可群山却争相露峥嵘,野菊盛放。虽是深秋时节,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是谁也扼杀不了的。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
尾联的意思是:我将要乘着醉意带领佳客,冬雪皑皑时再踏上如玉的群峰。
后两句设想来朝风物,是虚写。秋风秋雨不可怕,哪怕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诗人还要邀上几个肝胆相照的朋友,踏雪看群峰,这表现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情怀。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2)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4)《论语·里仁》中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孔子对“道”渴慕之情,也凸显了作为志士仁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
【答案】 ①.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③.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④. 朝闻道 ⑤. 夕死可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作、隳、镜、朝、夕、矣。
五、(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塘河,江南的一首词
王剑冰

叫声碎落了一河。群鸟的翅膀划得很低。有一只划破水面,水的绸立时向两边剪开。几条鱼摆着尾溅在上面。
风,说不清什么味道,淡淡的,甜甜的,沾得哪里都是。
水中生长着芦苇,或生长着荷花及飘摇的野草,与那些杂树构成塘河的副词与形容词。
榕树的须子长长地垂下来,垂到水中就变成了另一棵。那是瓯柑吧,一片红红黄黄的小灯笼。还有桂花树,此时正浓浓密密地播撒着清香。
这时看到了白色的蜂箱,蜂箱是静止的,但是你能感到周围那强磁场般的嘤嘤嗡嗡。
一条条老街多是旧时模样。一座塔,高高矗立在岸边。那是塘河的徽章。
塘河是温州版的曲水流觞,诗情在一个又一个婉转里徜徉。
水留下了时间,时间改变了温州的格局。有了河,便有了沿河的房屋与街巷,有了一座城市的经络与气质。
名气不小的茶山、仙岩、梅雨潭在它的周围,白象塔、白云观、洞文观在它的周围,但都不影响它的一枝独秀。塘河的个性,展现为温州的另一种乡愁。

这里的水是免费的,景是免费的,一丝丝的风也是免费的,但你又感觉它们是最贵的,所以你就有了珍惜,有了不舍。你得慢慢消受。
不同的时间来,你会发观,塘河的姿态是不一样的,即使一天中的一早一晚,也是不一样的。水的色光,水的纹理,甚至水边的衬托也会发生变化。到底是怎样的变化,一下子也说不清。
塘河是温州享受不尽的福利,外地人只有一次次来蹭这福利。在外来的客人中,还有鸥鸟、白鹭和黄鹂,它们同样喜欢这片水域,喜欢来这里恋爱,生子,将自己变为永久居民。
过了划龙桥,过了妙鸿桥,一座座的桥还在前面等着。据说唐宋以降,桥多为木制,这些石桥不知起于何时。一根根石柱子深扎于水,绿色的苔藓爬上了顶端。
顺着塘河往前,还会看到山峦,山峦不高,但很有特色。其中的仙岩,就跌落一个仙瀑,跌成了朱自清笔下的一潭“女儿绿”。
不知道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道都通往哪里,叶适等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在哪一处水边隐居?
塘河据说从晋代就有了,水流直通飞云江与瓯江,而后通向大海。王羲之任永嘉太守时,曾一次次登舟,体味“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美妙。而另一位太守谢灵运的小舟,也让塘河泼洒出一条山水诗路。
有人在水边垂钓,我知道,他不是为了一时的欢腾,他是为了那种自在。
水边还有许多的台阶,也就有了洗洗涮涮的女子,在手上弄出一圈圈的涟漪。男人们喜欢坐在高处,在这些涟漪里沉迷。
吉敏说,由于是水乡,过去人们很多事情都在水上做,比如有卖果舟、卖餐舟、卖水舟,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吉敏说,以前还有十分热闹的“水上迎亲”,比如一个女子住在瓯海的仙门,出嫁到郭溪,男方就划着船来。迎亲队伍与娘家亲戚以及嫁妆都是一溜的船队。船上响着喜庆的吹打,岸上围着观看的乡亲,颇为热闹。还有“水上台阁”,就是在船头搭戏台,演员在船上唱,观众在两岸看。遇打赏的,船上的人就伸出一只长杆子接了。吉敏说,塘河上最热闹的时光,莫过于五月端午赛龙舟,那天,人们会早早地守在河边,等着一声鼓。赛船的分成组,有家族的,街道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时间,水上的岸上的都发疯般的嚷成一团,像是与一条河较劲。
听着吉敏的话,眼前出现了一幅民风淳朴的水乡画境。

间或有雨下来,让画境更有一种水墨氤氲的气息。随着清新深长地吸入,再深长地吐出,心神顿时爽快极了。这时再看水,水上已经烟尘缥缈,船儿在烟尘间钻进又钻出,做了画中的自己。
看着时,着木屐的谢灵运、穿长衫的朱自清在水边闪现。或许还有浣纱的西施,人们传说她曾随范蠡在这一带隐居。
水环抱着温州,也藏着秘籍。
你随便从哪一处上岸,都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等在那里的不是一座安静的老城门,就是端肃的老祠堂,或是一片热闹的新街市。明清的遗存与巴洛克建筑及现代的楼群交相辉映,让人感觉这是一座韵味十足的城市。
我以为,塘河既是温州的母亲河,也是温州的代言者。它透露着一种温州气象,这种气象比你看到的其他数字更有价值。在外人的印象里,来温州就是来感受现代的节奏。不,我说你应该来看看塘河,来感受一下江南的温州,感受一下温州的舒缓与润泽,清新与透彻。
塘河两岸还有不少梅花,入冬时节一片灿白又一片炫黄,古代就有文人雅士划船赏梅的传统。还有杨梅林海,初入梅雨期也正赶上梅熟。那时你来,会看到河两边满是梅子的艳红。温州人会叠声地说:“入梅了!”入梅一词,意味隽永。
船已经行走很久,塘河还在绕着,无有穷尽地绕着,它不是山呼海啸那种铺排,它是轻拢慢捻那种悠然。大海在不远处候着,它不急,它要在这里好好地绕一绕。温州对于它,有着太多的不舍。望见了八百里大罗山,起起伏伏,郁郁葱葱,成为温州的壮丽画屏。山洼处有高高的状元坊,还有叠着黄色的卧云寺。
弃舟上到山上,竟然清晰地看到了这条河。此时正是黄昏,夕阳在山,放射出最后一缕光芒,这缕光芒将温州美丽地映现出来,尤其是塘河,现在镀上了一层金黄,就像温州围着的一条华贵绶带。
渐渐地,颜色在变,已经变成了深红,深红一点点远去,那里,或就是大海的方向。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沾染(zhān) 未雨绸缪(móu) 笼络 金瓯无缺
B. 矗立(zhù) 隽语箴言(jùn) 惋惜 如履薄冰
C. 坊间(fāng) 管窥蠡测(lí) 滥殇 入目三分
D. 憎恨(zèng) 蓊蓊郁郁(wěng) 蕴籍 悠游自在
16. 简析文章用第二人称叙述的作用。
17. 鉴赏文中画线句子。
18. 文中写道,“塘河既是温州的母亲河,也是温州的代言者”,作为“温州的母亲河”,塘河对温州有何影响?作为“温州的代言者”,塘河有什么特点?
【答案】15. A 16. 使用第二人称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使读者有亲历之感;便于抒情,易于调动读者情感融入文中。
17. 比喻。将水比喻为绸;将水中芦苇、荷花、野草与岸边的杂树,比喻为“塘河”的“副词”与“形容词”,将具体事物比喻为抽象概念,展现了塘河之美。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多角度写景。用词精当,生动。“碎落”将抽象的声音具体化,“溅”写出塘河如画的特点,“沾”将抽象的嗅觉具体化。“淡淡的”“甜甜的”,使用叠词。
18. 塘河在漫长的岁月中塑造着,改变着温州的格局;塘河使温州宜居;塘河孕育了温州的历史名人与历史文化;塘河使温州形成了独特的淳朴的水上生活习俗。塘河风景之美可为温州代言;塘河的盘绕、悠然可为温州的舒缓与润泽,清新与透彻代言。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与字形的能力。
B.“矗立”的“矗”应为chù, “隽语箴言”的“隽” 应为juàn。
C.“滥殇”的“殇” 应为“觞”,“入目三分”的“目” 应为“木”。
D.“憎恨” 的“憎”应为zēng,“蕴籍” 的“籍”应为“藉”。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称作用的能力。
考生作答的关键是熟悉第二人称的常见作用:1.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原文段的距离;2.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以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时有拟人化效果;3.能够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把感情调动起来并融入到文章中去。
本文中用第二人称叙述主要是上述第1、3点作用,让读者仿佛随着作者的叙述亲临塘河。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水的绸立时向两边剪开”将水比喻为绸,突出了水如绸缎般的飘逸美丽;“水中生长着芦苇,或生长着荷花及飘摇的野草,与那些杂树构成塘河的副词与形容词”将水中芦苇、荷花、野草与岸边的杂树,比喻为“塘河”的“副词”与“形容词”,突出说明了在芦苇、荷花、野草与岸边的杂树修饰下更加美丽。比喻修辞的使用,将具体事物比喻为抽象概念,展现了塘河之美。
“叫声碎落了一河”是听觉,“群鸟的翅膀划得很低。有一只划破水面,水的绸立时向两边剪开。几条鱼摆着尾溅在上面”“水中生长着芦苇,或生长着荷花及飘摇的野草,与那些杂树” 是视觉,“风,说不清什么味道,淡淡的,甜甜的”是嗅觉,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多角度写景。
“叫声碎落了一河”“几条鱼摆着尾溅在上面”“沾得哪里都是”中,作者巧妙的使用“碎落”“溅”“沾”等词语,使抽象的声音具体化,塘河的美丽形象化,抽象的嗅觉具体化。
“淡淡的,甜甜的”使用叠词,突出了风之沁人心脾,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音韵美。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水留下了时间,时间改变了温州的格局。有了河,便有了沿河的房屋与街巷,有了一座城市的经络与气质”可概括为:塘河在漫长的岁月中塑造着,改变着温州的格局。
依据“塘河是温州享受不尽的福利,外地人只有一次次来蹭这福利。在外来的客人中,还有鸥鸟、白鹭和黄鹂,它们同样喜欢这片水域,喜欢来这里恋爱,生子,将自己变为永久居民”可概括为:塘河使温州宜居。
依据“顺着塘河往前,还会看到山峦,山峦不高,但很有特色。其中的仙岩,就跌落一个仙瀑,跌成了朱自清笔下的一潭‘女儿绿’”“不知道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道都通往哪里,叶适等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在哪一处水边隐居?”“塘河据说从晋代就有了,水流直通飞云江与瓯江,而后通向大海。王羲之任永嘉太守时,曾一次次登舟,体味‘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美妙。而另一位太守谢灵运的小舟,也让塘河泼洒出一条山水诗路”“着木屐的谢灵运、穿长衫的朱自清在水边闪现。或许还有浣纱的西施,人们传说她曾随范蠡在这一带隐居”可概括为:塘河孕育了温州的历史名人与历史文化。
依据“有人在水边垂钓”“由于是水乡,过去人们很多事情都在水上做,比如有卖果舟、卖餐舟、卖水舟,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吉敏说,以前还有十分热闹的‘水上迎亲’……”可概括为:塘河使温州形成了独特的淳朴的水上生活习俗。
结合第“一”部分对塘河景色的描写,尤其是“名气不小的茶山、仙岩、梅雨潭在它的周围,白象塔、白云观、洞文观在它的周围,但都不影响它的一枝独秀”以及第“三”部分中的“塘河两岸还有不少梅花,入冬时节一片灿白又一片炫黄”等可知,塘河风景之美可为温州代言。
结合“塘河是温州版的曲水流觞,诗情在一个又一个婉转里徜徉”“船已经行走很久,塘河还在绕着,无有穷尽地绕着”“我以为,塘河既是温州的母亲河,也是温州的代言者……我说你应该来看看塘河,来感受一下江南的温州,感受一下温州的舒缓与润泽,清新与透彻”可知,塘河的盘绕、悠然可为温州的舒缓与润泽,清新与透彻代言。
六、(4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乘组虽然平均年龄最大,但飞行本领依然保持青春。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
年轻并不完全与年龄相关,保持少年感,不向命运妥协,敢拼、敢闯、敢为人先。心若不老,生命便永远年轻。
你对以上两则材料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呈现关于“青春”“年轻”“少年感”的相关介绍。第一段材料引用费俊龙的话,虽然他们乘务组平均年龄最大,但飞行本领依然保持青春,强调年轻与年龄无关,与能力、实力相关。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经过扎实艰苦的训练,他们拥有不输于年轻人的底气与实力。第二段材料启发我们如何保持年轻,即需要不向命运妥协,敢拼、敢闯、敢为人先。综上,年轻无关年龄,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精神内涵:积极乐观、责任意识、永不言弃、敢闯敢拼等。写作时可以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年轻”的精神内涵,也可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如何才能保持少年感。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少年感,不只是年龄其表,更在于气质其里。接下来从三个方面阐释少年感,一、少年感,是一份有知而无畏的气概,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二、少年感,是一颗不愿随波逐流的心,不慕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浊浪,拒绝随波浊浪流,坚守独立之自我。三、少年感,是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少年感为锚,航向心之所向,驶往理想方向。
立意:
1.让“少年感”点缀时代华章。
2.世殊事异,青春不移。
3.怀少年心,逐赤子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 ),画面就会混乱且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 ),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
。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 )。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舍本逐末 平铺直叙 典范 B. 舍本逐末 和盘托出 典型
C. 喧宾夺主 平铺直叙 典型 D. 喧宾夺主 和盘托出 典范
2. 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
B. 为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隐而显的含蓄美感。
C. 为中国古典园林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看不到全貌。
D.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产生一种欲隐而显的含蓄美感,看不到全貌。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卫·科波菲尔》是法国小说家狄更斯的自传;《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B.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史记》《汉书》《新五代史》是纪传体史书;《史记》是通史,《汉书》《新五代史》是断代史。
C. 老子、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庄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开展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
D.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北京正式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同年底,北京的备案博物馆达到204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8家,如故宫博物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在备案博物馆中有很多为记载某一行业历史及发展成果,展示行业文化而创建的行业博物馆,且大部分都是行业的“领军馆”,如中国铁道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等。
早在2020年4月,北京公布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就提出:发挥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字号”博物馆的带动作用,提升首都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等市级博物馆的影响力,打造京报馆、京华印书局、临汾会馆等一批富有老城文化内涵的纪念馆、展览馆、主题博物馆,布局更多“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近两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更从资金扶持、人才培养、展览社教等方面为博物馆发展提供切实帮助。这些举措解决了众多小微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人手、经验等方面的问题。
北京各区政府还注重将相关政策向“类博物馆”倾斜,积极推进“类博物馆”建设。所谓类博物馆是指具有或部分具有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的场馆,包括名人故居、军史馆、校史馆、厂史馆、村史乡情馆、陈列馆、规划馆、特色艺术馆等。如通州区就建设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类博物馆,以记录村落历史,展示地缘文化。
而今,北京已拥有204家备案博物馆和500余家类博物馆。至此,北京形成了纵横交织、经纬缜密的博物馆布局。北京,这座独具历史文化风骨的城市,正朝着建设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博物馆之城大步迈进。
材料二:
博物馆拥有特殊的教育资源,是教育的重要阵地,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传统的博物馆教育形式主要有讲解员现场讲解、举办公众讲座、发放导览手册等。如今,很多博物馆在尝试探索更新颖的博物馆教育方式,如故宫博物院开设《藏品有话说》系列音频栏目,北京汽车博物馆开展学科课程活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设天宫课堂等等。各式各类的主题活动、体验项目、专业课堂使博物馆教育更加立体化,也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到博物馆学习去”,成为很多家长和孩子假期活动时的主要选择。
“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这是某位大学生在朋友圈晒出文创产品时配的文字。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看展重要,在博物馆里逛文创店、买文创产品同样重要。
如何让文创产品在促进博物馆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近年来,北京的博物馆做了不少探索和创新。首都博物馆的“首伯牛”,故宫的“皇家猫”,北大红楼的“新青年”……围绕这些IP形象打造的特色文创产品为相关博物馆增加了更多人气。北京博物馆学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要选择突显博物馆特色的形象,更要把展品所蕴藏的优秀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并通过现代化、年轻化的展现形式,吸引更多人关注。
随着更多博物馆开始探索“夜经济”,经历一次“博物馆奇妙夜”成为很多人夜生活的选择之一。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成为京城“最亮”景点。建院94年来,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灯会”,并首次在晚间对公众开放,被璀璨灯光点亮的紫禁城,吸引了大批参观者。2022年7月12日,北京大批博物馆开展了点亮暑期“夜京城”的活动。各博物馆也开始根据馆内条件,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夜场文化活动,解决了人们白天因学习、工作忙碌,不能参观博物馆的问题,也让人们有机会感受博物馆在夜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近几年来,数字化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北京的博物馆纷纷开启“云端”大门,让人们可以在网上参观博物馆,参加博物馆开展的各类线上活动。2022年5月的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上线,204家备案博物馆齐聚“云端”,提供云游览、线上文化教育活动等服务。2022年7月15日,故宫博物院举行了本年度“数字故宫”发布会,在会上公布了故宫数字化建设的进展:推出《紫禁城365》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此App上欣赏故宫美景,了解古建筑文化。打开“云端”大门,开启了北京博物馆领域数字化的新时代。
(两则材料取材于杨菲菲等人的相关文章)
4. 下列与“博物馆”相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1年底,北京备案博物馆达到204家,由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在各行业中起领军作用的行业博物馆构成。
B. 类博物馆具有或部分具有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通州区建设了大批类博物馆,以记录村落历史,展示地缘文化。
C. 目前,北京形成了纵横交织、经纬缜密的博物馆布局,成为一座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博物馆之城。
D. 博物馆采用讲解员现场讲解、举办公众讲座、发放导览手册等教育形式,是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
5. 下列关于“故宫”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故宫博物院是备案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围绕“皇家猫”的IP形象打造的特色文创产品为其增加了更多人气。
B. 推出《藏品有话说》系列音频栏目是故宫在探索更新颖的博物馆教育方式方面进行的积极尝试。
C. 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紫禁城灯光璀璨,它是全国第一个在晚间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
D. 故宫推出《紫禁城365》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此App上欣赏故宫美景,了解古建筑文化。
6.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字号”博物馆发挥的带动作用,使市级博物馆的影响力得以提升。
B. 北京市相关部门对众多小微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人手、经验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切实帮助。
C. 有关人士认为,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要选择突显博物馆特色的形象,更要挖掘展品所蕴藏的优秀历史文化内涵。
D. “博物馆奇妙夜”中的“奇妙”意味着参观者能感受到博物馆在夜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三、(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
材料二: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五石之瓠》)
材料三: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四: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B.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C. 客得之,以说吴王 说:游说
D. 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器:器重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B. 何不虑以大樽而浮乎江湖 《小雅》怨诽而不乱
C.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
D.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以乱易整,不武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B.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C.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D.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10. 下列各选项中,表现道家学派突破常规认识的一项是( )
A.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B.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C.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D.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11.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道家讲“修身”的道理,通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一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指出急于表现,贪功冒进没有好结果。
B. 材料二使用主客问答形式,围绕如何使用“不龟手之药”,说明庄子本人是“大材”,不应被“小用”。
C. 材料三中可见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其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
D. 材料四表明老子以“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之“道”为贵,庄子宣扬“道”,老子的思想深刻旷远。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2)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第Ⅱ卷
四、(13分)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怀嵩楼①新开南轩与群僚小饮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②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怀嵩楼:此楼是唐代名相李德裕为滁州刺史时所建。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②会须:应当。
(1)此诗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鉴赏此诗尾联。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2)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4)《论语·里仁》中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孔子对“道”的渴慕之情,也凸显了作为志士仁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
五、(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塘河,江南的一首词
王剑冰

叫声碎落了一河。群鸟的翅膀划得很低。有一只划破水面,水的绸立时向两边剪开。几条鱼摆着尾溅在上面。
风,说不清什么味道,淡淡的,甜甜的,沾得哪里都是。
水中生长着芦苇,或生长着荷花及飘摇的野草,与那些杂树构成塘河的副词与形容词。
榕树的须子长长地垂下来,垂到水中就变成了另一棵。那是瓯柑吧,一片红红黄黄的小灯笼。还有桂花树,此时正浓浓密密地播撒着清香。
这时看到了白色的蜂箱,蜂箱是静止的,但是你能感到周围那强磁场般的嘤嘤嗡嗡。
一条条老街多是旧时模样。一座塔,高高矗立在岸边。那是塘河的徽章。
塘河是温州版的曲水流觞,诗情在一个又一个婉转里徜徉。
水留下了时间,时间改变了温州的格局。有了河,便有了沿河的房屋与街巷,有了一座城市的经络与气质。
名气不小的茶山、仙岩、梅雨潭在它的周围,白象塔、白云观、洞文观在它的周围,但都不影响它的一枝独秀。塘河的个性,展现为温州的另一种乡愁。

这里的水是免费的,景是免费的,一丝丝的风也是免费的,但你又感觉它们是最贵的,所以你就有了珍惜,有了不舍。你得慢慢消受。
不同的时间来,你会发观,塘河的姿态是不一样的,即使一天中的一早一晚,也是不一样的。水的色光,水的纹理,甚至水边的衬托也会发生变化。到底是怎样的变化,一下子也说不清。
塘河是温州享受不尽的福利,外地人只有一次次来蹭这福利。在外来的客人中,还有鸥鸟、白鹭和黄鹂,它们同样喜欢这片水域,喜欢来这里恋爱,生子,将自己变为永久居民。
过了划龙桥,过了妙鸿桥,一座座的桥还在前面等着。据说唐宋以降,桥多为木制,这些石桥不知起于何时。一根根石柱子深扎于水,绿色的苔藓爬上了顶端。
顺着塘河往前,还会看到山峦,山峦不高,但很有特色。其中的仙岩,就跌落一个仙瀑,跌成了朱自清笔下的一潭“女儿绿”。
不知道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道都通往哪里,叶适等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在哪一处水边隐居?
塘河据说从晋代就有了,水流直通飞云江与瓯江,而后通向大海。王羲之任永嘉太守时,曾一次次登舟,体味“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美妙。而另一位太守谢灵运的小舟,也让塘河泼洒出一条山水诗路。
有人在水边垂钓,我知道,他不是为了一时的欢腾,他是为了那种自在。
水边还有许多的台阶,也就有了洗洗涮涮的女子,在手上弄出一圈圈的涟漪。男人们喜欢坐在高处,在这些涟漪里沉迷。
吉敏说,由于是水乡,过去人们很多事情都在水上做,比如有卖果舟、卖餐舟、卖水舟,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吉敏说,以前还有十分热闹的“水上迎亲”,比如一个女子住在瓯海的仙门,出嫁到郭溪,男方就划着船来。迎亲队伍与娘家亲戚以及嫁妆都是一溜的船队。船上响着喜庆的吹打,岸上围着观看的乡亲,颇为热闹。还有“水上台阁”,就是在船头搭戏台,演员在船上唱,观众在两岸看。遇打赏的,船上的人就伸出一只长杆子接了。吉敏说,塘河上最热闹的时光,莫过于五月端午赛龙舟,那天,人们会早早地守在河边,等着一声鼓。赛船的分成组,有家族的,街道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时间,水上的岸上的都发疯般的嚷成一团,像是与一条河较劲。
听着吉敏的话,眼前出现了一幅民风淳朴的水乡画境。

间或有雨下来,让画境更有一种水墨氤氲的气息。随着清新深长地吸入,再深长地吐出,心神顿时爽快极了。这时再看水,水上已经烟尘缥缈,船儿在烟尘间钻进又钻出,做了画中的自己。
看着时,着木屐的谢灵运、穿长衫的朱自清在水边闪现。或许还有浣纱的西施,人们传说她曾随范蠡在这一带隐居。
水环抱着温州,也藏着秘籍。
你随便从哪一处上岸,都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等在那里的不是一座安静的老城门,就是端肃的老祠堂,或是一片热闹的新街市。明清的遗存与巴洛克建筑及现代的楼群交相辉映,让人感觉这是一座韵味十足的城市。
我以为,塘河既是温州的母亲河,也是温州的代言者。它透露着一种温州气象,这种气象比你看到的其他数字更有价值。在外人的印象里,来温州就是来感受现代的节奏。不,我说你应该来看看塘河,来感受一下江南的温州,感受一下温州的舒缓与润泽,清新与透彻。
塘河两岸还有不少梅花,入冬时节一片灿白又一片炫黄,古代就有文人雅士划船赏梅的传统。还有杨梅林海,初入梅雨期也正赶上梅熟。那时你来,会看到河两边满是梅子的艳红。温州人会叠声地说:“入梅了!”入梅一词,意味隽永。
船已经行走很久,塘河还在绕着,无有穷尽地绕着,它不是山呼海啸那种铺排,它是轻拢慢捻那种悠然。大海在不远处候着,它不急,它要在这里好好地绕一绕。温州对于它,有着太多的不舍。望见了八百里大罗山,起起伏伏,郁郁葱葱,成为温州的壮丽画屏。山洼处有高高的状元坊,还有叠着黄色的卧云寺。
弃舟上到山上,竟然清晰地看到了这条河。此时正是黄昏,夕阳在山,放射出最后一缕光芒,这缕光芒将温州美丽地映现出来,尤其是塘河,现在镀上了一层金黄,就像温州围着的一条华贵绶带。
渐渐地,颜色在变,已经变成了深红,深红一点点远去,那里,或就是大海的方向。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沾染(zhān) 未雨绸缪(móu) 笼络 金瓯无缺
B. 矗立(zhù) 隽语箴言(jùn) 惋惜 如履薄冰
C. 坊间(fāng) 管窥蠡测(lí) 滥殇 入目三分
D. 憎恨(zèng) 蓊蓊郁郁(wěng) 蕴籍 悠游自在
16. 简析文章用第二人称叙述的作用。
17. 鉴赏文中画线句子。
18. 文中写道,“塘河既是温州的母亲河,也是温州的代言者”,作为“温州的母亲河”,塘河对温州有何影响?作为“温州的代言者”,塘河有什么特点?
六、(4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乘组虽然平均年龄最大,但飞行本领依然保持青春。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
年轻并不完全与年龄相关,保持少年感,不向命运妥协,敢拼、敢闯、敢为人先。心若不老,生命便永远年轻。
你对以上两则材料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