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一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检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敲击鼓面和锣面,发现鼓声只有一下,锣声持续了很久,这主要是因为敲击后( )
A.鼓面没有振动,锣面振动
B.鼓面振动,锣面没有振动
C.锣面持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2.(2022四上·杭州期中)音叉敲击后接近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左右弹动且幅度慢慢变小,以下正确的是( )
A.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低
B.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强
C.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弱
3.(2022四上·杭州期中)学校里,小明在操场、卫生间、食堂、教室等各个地方都能听到上课铃声,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是( )
A.从上往下 B.从前往后 C.四面八方
4.(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写作业时听到电视机的声音太响了,让妹妹开小声点,这实际上就是把声音( )
A.调弱 B.调低 C.调慢
5.(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讲话时手轻轻触摸喉结处,感受到里面在微微振动的是( )
A.喉咙 B.鼓膜 C.声带
6.(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按要求制作了土电话,使用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棉线拉得太直了 B.手接触了棉线 C.棉线太短了
7.(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将耳朵紧贴三楼楼梯的金属扶手上,能听到弟弟在一楼轻轻敲击扶手的声音,但是耳朵不贴着扶手又听不到了,这是因为( )
A.敲击发出的声音太弱
B.金属比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C.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8.(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在“鼓膜”上方3厘米河6厘米处,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同一只音叉,观察“鼓膜”的振动情况,在这个实验研究的是鼓膜的振动与( )的关系。
A.声音的远近 B.声音的高低 C.声音的强弱
9.(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用尤克里里研究声音,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 )
A.高低不同 B.强弱不同 C.高低、强弱都不同
10.(2022四上·杭州期中)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下,下面方法让他传递信息给搜救队员最有效的是( )
A.大声呼喊 B.敲击身边的固体 C.安静等待
11.(2022四上·杭州期中)下图是“拇指琴”,琴身上面一根根长短不一的弹性金属条就是琴键,拨动后发出声音,从左到右弹奏拇指琴,声音音高变化是( )
A.高一低一高 B.低一高一低 C.音高不变
12.(2022四上·杭州期中)单弦琴只有一根琴弦,弹奏时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面推测合理的是( )
A.单弦琴弹奏时需要不断调节琴弦的松紧
B.帅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
C.弹奏时需要更换不同粗细的琴弦
13.(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吹吸管发出声音(如图),如想声音高一点,下面做法合理的是( )
A.将两根吸管接起来 B.将吸管剪去一小段 C.用更大的力吹
14.(2022四上·杭州期中)打雷时,小明发现放在桌上的花生跳动,下面雷声传播顺序正确的是( )
①空气振动引起桌而振动②雷声带动周围空气振动③桌面振动引起花生跳动
A.①②⑧ B.②①③ C.②③①
15.(2022四上·杭州期中)人体吸气时,将手放在肋骨上,会感觉到胸部( )
A.发生扩张 B.发生收缩 C.几乎没有变化
16.(2022四上·杭州期中)以下情况一分钟呼吸次数最少的是( )
A.400米跑步后 B.饭后散步时 C.晚上睡觉时
17.(2022四上·杭州期中)呼吸是入体的重要活动,下面关于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鼻腔可以吸入氧气
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气管可以进出气体
18.(2022四上·杭州期中)火柴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含量高火柴烧得旺,氧气含量低则燃烧变弱。甲、乙两个瓶子分别装满了新鲜空气和呼吸后气体,将点燃的火柴分别伸入两个瓶中,发现甲中火柴燃烧变弱,乙中火柴继续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新鲜空气 B.乙是新鲜空气 C.无法作出判断
19.(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将一天的食物分成两类(如下图),他的分类依据是( )
青菜、米饭、鸡蛋、肉丝、虾肉、土豆、青椒、番茄
苹果、黄瓜、香蕉
A.植物类和动物类 B.熟食和生食 C.主食和副食
20.(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朋友吃大块果冻容易噎住,导致呼吸困难。噎住的果冻最可能在( )
A.鼻腔 B.气管 C.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21.(2022四上·杭州期中)鸟叫声不论什么时候听到都是悦耳的。( )
22.(2022四上·杭州期中)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高。( )
23.(2022四上·杭州期中)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无法产生振动。( )
24.(2022四上·杭州期中)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和不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没有变化。( )
25.(2022四上·杭州期中)声音的强弱就是音高,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
26.(2022四上·杭州期中)口琴内的簧片越长,吹奏出的声音越低。( )
27.(2022四上·杭州期中)用装水的碗演奏,如果声音太低,可以倒掉一些水。( )
28.(2022四上·杭州期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29.(2022四上·杭州期中)测量肺活量时需要先排空测量袋内的气体。( )
30.(2022四上·杭州期中)“尖椒牛柳”这个菜可以看作有两种食物。( )
三、填图题(每空2分,共14分)
31.(2022四上·杭州期中)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中,在空格中填入对应位置模拟的器官。
32.(2022四上·杭州期中)判断下面每个乐器从左到右演奏音高变化是“高——低”还是“低——高”。
敲击编钟:
吹奏排箫:
拨动竖琴:
四、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33.(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将一个很小的蜂鸣器(会发声)放进注射器后,将活塞往下压(如图),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头,请回答:
(1)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肯定发生了 。
(2)小明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 )
A.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B.耳朵——空气——注射器——空气
C.空气——耳朵——空气——注射器
(3)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 )
A.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B.注射器内变成真空
C.蜂鸣器振动幅度变小
(4)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说明( )
A.杯子在振动 B.气球皮在振动 C.杯内空气在振动
(5)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观察到食盐( )
A.跳得更高 B.跳得更快 C.跳得更低
(6)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 )
A.声带 B.鼓膜 C.耳郭
34.(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学习了呼吸相关知识后,和同伴一起做了 一些体验活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测试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气体的量
B.憨气一段时间后呼出去气体的量
C.多次吸气、呼气,搜集气体的量
(2)呼出气体时,气体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顺序正确的是( )
A.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B.肺-气管-支气管-鼻腔
C.肺-支气管-气管-鼻腔
(3)小明用简易肺活量袋帮助小军测试肺活量(如右表),小军的肺活量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值 2000毫升 1800毫升 2200毫升
A.2000毫升 B.1800毫升 C.2200毫升
(4)小明的肺活量是2100毫升,对照《肺活量等级表》,属于( )
肺活量等级表(单位:毫升)
等级 男生 女生
优秀 2100-2200 1800-2000
良好 1900-2000 1600-1700
合格 1100-1800 900-1500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5)小明想提高肺活量,下面方法可行的是( )。
A.每天坚持跑步 B.每天坚持练字 C.每天坚持吃水果
(6)小亮的肺活量是2500毫升,如果和小明比赛“一口气吹气球”(只用一口气尽可能吹大气球),结果如右图。以下判断最有可能的是( )
A.甲是小明吹的 B.乙是小明吹的 C.甲是小亮吹的
(7)第(6)小题气球中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B.气球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C.气球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35.(2022四上·杭州期中)下图的乐器有四根琴弦1234,每根琴弦的粗细不一样,弹奏时左手在琴颈处按压琴弦,右手在琴箱处波动这根琴弦使其发出声音。请回答:
(1)相同条件下,依次弹拨四根琴弦,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1号琴弦 B.2号琴弦 C.3号琴弦 D.4号琴弦
(2)如果演奏前发现1号琴弦声音偏高,下面方法可以帮助调准的是( )
A.将琴弦调松一些
B.换一根细一点的琴弦
C.将琴弦调紧一些
(3)左手按住琴颈时,拨动琴弦后振动的部分是( )
A.整根琴弦 B.按压琴颈以上部分 C.按压琴颈以下部分
(4)演奏时,小明左手在4号琴弦从上往下按压,右手弹拨4号琴弦,听到的声音( )
A.从高到低变化
B.从低到高变化
C.弹拨同一根琴弦,所以高低没有变化
(5)小明通过电话弹琴给奶奶听,奶奶听到的声音是( )
A.琴弦振动发出
B.喇叭振动发出
C.琴箱内空气振动发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强弱,声音变弱后乒乓球弹动的幅度会越来越慢。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传播的方向,声音是向四面八方进行传播的,所以在各个地方都能听到上课的铃声。
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太大指的是音量太大,将声音关小,是指将声音调低。
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在振动,人说话是因为声带的振动。
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通过土电话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很可能是手接触到了棉线,棉线停止了振动,所以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7.【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最好,离开扶手后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太弱,通过空气传播的效果差。
8.【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中的变量是声音的远近,所以研究的就是鼓膜的振动与声音远近的关系。
9.【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变量是力,琴弦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是不同的。
1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最好,所以应该选择敲击身边的固体让外界可以接受到求救信号。
1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高低变化,拇指琴两边的金属条短,中间金属条长,所以声音的高低变为先低后高再变低。
1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考查单弦琴可以发出不同高低声音的原因,在弹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振动部分的长短,从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考查改变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将两根吸管连接起来,吸管的长度变大,这样吹吸管发出的音声会变高。
14.【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雷声发出后因带动周围空气振动,然后空气振动引起桌面的振动,桌面的振动引起花生的跳动。
15.【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时胸腔的变化,吸气时胸腔是扩张的,呼气时胸腔是收缩的。
16.【答案】C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晚上睡觉时呼吸次数最少。
17.【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呼吸时空气从鼻腔进入,吸入的是空气,不是氧气。
18.【答案】B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甲中火柴燃烧变弱,说明甲中装有的是呼吸后的气体,乙中火柴继续燃烧说明乙中装有的是新鲜空气。
19.【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类,图中食物分类的依据是食用食物的作用,分为主食和副食。
20.【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吃东西时被噎住,导致呼吸困难,是气管被堵住,导致不能呼吸。
2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鸟叫声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悦耳的,并且一些鸟的叫声很难听。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高低,声带越紧声音越高。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发生的时候,声带会收缩,快速振动,声带紧经发出的声音越高。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产生,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2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使用纸喇叭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音,听的更清楚。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2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考查声音的高低,口琴内的簧片越长,振动的越慢,音声的音调越低。
2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水碗里的水越多音调越高,如果想提高音调,可以继续加水。
2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人和动植物的呼吸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9.【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考查肺活量的测试,排空测量袋内气体可以使测量的数值更加的准确。
30.【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类,尖椒牛柳是一道菜,可以看做两种食物。
31.【答案】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模拟呼吸的实验中相对应与人体的呼吸器官。
32.【答案】低——高;高——低;低——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声音的高低变化,物体越短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33.【答案】(1)振动
(2)A
(3)A
(4)B
(5)A
(6)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产生。
(1)蜂鸣器发出声音,说明蜂鸣器发生了振动。
(2)考查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先传入空气中,到传入注射器,再传入空气中,最后进入我们的耳朵。
(3)考查声音的传播,往外拉活塞时空气变的稀薄,声音传播的效果变差。
(4)食盐振动说明了食盐下面的气球皮在振动。
(5) 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时振动的强度变大,可以观察到食盐跳的更高。
(6)考查鼓膜的作用。
34.【答案】(1)A
(2)C
(3)C
(4)A
(5)A
(6)A
(7)B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器官和作用。
(1)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体量。
(2)考查呼出气体的过程,依次通过肺-支气管-器官-鼻腔,在鼻腔排出体外。
(3)根据肺活量的定义,小明的肺活量是选最大的数值。
(4)小明是男生,肺活量的等级属于优秀的范围。
(5)考查提高肺活量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增加肺活量。
(6)小亮肺活量是2500,大于小明,所以甲是小明吹的,乙是小亮吹的。
(7)吹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要少于空气,二氧化碳的含量要大于空气。
35.【答案】(1)D
(2)A
(3)C
(4)A
(5)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琴弦越粗,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1)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4号琴弦声音最高。
(2)考查调低音高的办法,可以通过将琴弦调送一些,降低音高。
(3)通过按压秦颈可以调整琴弦振动的部分,振动的是秦颈以下的部分。
(4)因为振动的部分不同,音高不同,从上往下压时,是从高到低变化的。
(5)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一小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检测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敲击鼓面和锣面,发现鼓声只有一下,锣声持续了很久,这主要是因为敲击后( )
A.鼓面没有振动,锣面振动
B.鼓面振动,锣面没有振动
C.锣面持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2022四上·杭州期中)音叉敲击后接近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左右弹动且幅度慢慢变小,以下正确的是( )
A.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低
B.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强
C.弹动幅度变小,是因为声音变弱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强弱,声音变弱后乒乓球弹动的幅度会越来越慢。
3.(2022四上·杭州期中)学校里,小明在操场、卫生间、食堂、教室等各个地方都能听到上课铃声,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是( )
A.从上往下 B.从前往后 C.四面八方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传播的方向,声音是向四面八方进行传播的,所以在各个地方都能听到上课的铃声。
4.(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写作业时听到电视机的声音太响了,让妹妹开小声点,这实际上就是把声音( )
A.调弱 B.调低 C.调慢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太大指的是音量太大,将声音关小,是指将声音调低。
5.(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讲话时手轻轻触摸喉结处,感受到里面在微微振动的是( )
A.喉咙 B.鼓膜 C.声带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在振动,人说话是因为声带的振动。
6.(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按要求制作了土电话,使用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棉线拉得太直了 B.手接触了棉线 C.棉线太短了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通过土电话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很可能是手接触到了棉线,棉线停止了振动,所以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7.(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将耳朵紧贴三楼楼梯的金属扶手上,能听到弟弟在一楼轻轻敲击扶手的声音,但是耳朵不贴着扶手又听不到了,这是因为( )
A.敲击发出的声音太弱
B.金属比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C.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最好,离开扶手后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太弱,通过空气传播的效果差。
8.(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在“鼓膜”上方3厘米河6厘米处,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同一只音叉,观察“鼓膜”的振动情况,在这个实验研究的是鼓膜的振动与( )的关系。
A.声音的远近 B.声音的高低 C.声音的强弱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实验中的变量是声音的远近,所以研究的就是鼓膜的振动与声音远近的关系。
9.(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用尤克里里研究声音,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 )
A.高低不同 B.强弱不同 C.高低、强弱都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变量是力,琴弦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是不同的。
10.(2022四上·杭州期中)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下,下面方法让他传递信息给搜救队员最有效的是( )
A.大声呼喊 B.敲击身边的固体 C.安静等待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最好,所以应该选择敲击身边的固体让外界可以接受到求救信号。
11.(2022四上·杭州期中)下图是“拇指琴”,琴身上面一根根长短不一的弹性金属条就是琴键,拨动后发出声音,从左到右弹奏拇指琴,声音音高变化是( )
A.高一低一高 B.低一高一低 C.音高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高低变化,拇指琴两边的金属条短,中间金属条长,所以声音的高低变为先低后高再变低。
12.(2022四上·杭州期中)单弦琴只有一根琴弦,弹奏时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面推测合理的是( )
A.单弦琴弹奏时需要不断调节琴弦的松紧
B.帅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短
C.弹奏时需要更换不同粗细的琴弦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考查单弦琴可以发出不同高低声音的原因,在弹奏时手指在琴弦上移动,改变振动部分的长短,从而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3.(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吹吸管发出声音(如图),如想声音高一点,下面做法合理的是( )
A.将两根吸管接起来 B.将吸管剪去一小段 C.用更大的力吹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考查改变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将两根吸管连接起来,吸管的长度变大,这样吹吸管发出的音声会变高。
14.(2022四上·杭州期中)打雷时,小明发现放在桌上的花生跳动,下面雷声传播顺序正确的是( )
①空气振动引起桌而振动②雷声带动周围空气振动③桌面振动引起花生跳动
A.①②⑧ B.②①③ C.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雷声发出后因带动周围空气振动,然后空气振动引起桌面的振动,桌面的振动引起花生的跳动。
15.(2022四上·杭州期中)人体吸气时,将手放在肋骨上,会感觉到胸部( )
A.发生扩张 B.发生收缩 C.几乎没有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时胸腔的变化,吸气时胸腔是扩张的,呼气时胸腔是收缩的。
16.(2022四上·杭州期中)以下情况一分钟呼吸次数最少的是( )
A.400米跑步后 B.饭后散步时 C.晚上睡觉时
【答案】C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的次数,在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晚上睡觉时呼吸次数最少。
17.(2022四上·杭州期中)呼吸是入体的重要活动,下面关于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鼻腔可以吸入氧气
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气管可以进出气体
【答案】A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呼吸时空气从鼻腔进入,吸入的是空气,不是氧气。
18.(2022四上·杭州期中)火柴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含量高火柴烧得旺,氧气含量低则燃烧变弱。甲、乙两个瓶子分别装满了新鲜空气和呼吸后气体,将点燃的火柴分别伸入两个瓶中,发现甲中火柴燃烧变弱,乙中火柴继续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新鲜空气 B.乙是新鲜空气 C.无法作出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甲中火柴燃烧变弱,说明甲中装有的是呼吸后的气体,乙中火柴继续燃烧说明乙中装有的是新鲜空气。
19.(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将一天的食物分成两类(如下图),他的分类依据是( )
青菜、米饭、鸡蛋、肉丝、虾肉、土豆、青椒、番茄
苹果、黄瓜、香蕉
A.植物类和动物类 B.熟食和生食 C.主食和副食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类,图中食物分类的依据是食用食物的作用,分为主食和副食。
20.(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朋友吃大块果冻容易噎住,导致呼吸困难。噎住的果冻最可能在( )
A.鼻腔 B.气管 C.肺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吃东西时被噎住,导致呼吸困难,是气管被堵住,导致不能呼吸。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21.(2022四上·杭州期中)鸟叫声不论什么时候听到都是悦耳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鸟叫声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悦耳的,并且一些鸟的叫声很难听。
22.(2022四上·杭州期中)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高。(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高低,声带越紧声音越高。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发生的时候,声带会收缩,快速振动,声带紧经发出的声音越高。
23.(2022四上·杭州期中)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无法产生振动。(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产生,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24.(2022四上·杭州期中)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和不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没有变化。(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传播,使用纸喇叭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音,听的更清楚。
25.(2022四上·杭州期中)声音的强弱就是音高,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用音量表示,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26.(2022四上·杭州期中)口琴内的簧片越长,吹奏出的声音越低。(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考查声音的高低,口琴内的簧片越长,振动的越慢,音声的音调越低。
27.(2022四上·杭州期中)用装水的碗演奏,如果声音太低,可以倒掉一些水。(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水碗里的水越多音调越高,如果想提高音调,可以继续加水。
28.(2022四上·杭州期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人和动植物的呼吸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9.(2022四上·杭州期中)测量肺活量时需要先排空测量袋内的气体。(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考查肺活量的测试,排空测量袋内气体可以使测量的数值更加的准确。
30.(2022四上·杭州期中)“尖椒牛柳”这个菜可以看作有两种食物。(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类,尖椒牛柳是一道菜,可以看做两种食物。
三、填图题(每空2分,共14分)
31.(2022四上·杭州期中)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中,在空格中填入对应位置模拟的器官。
【答案】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模拟呼吸的实验中相对应与人体的呼吸器官。
32.(2022四上·杭州期中)判断下面每个乐器从左到右演奏音高变化是“高——低”还是“低——高”。
敲击编钟:
吹奏排箫:
拨动竖琴:
【答案】低——高;高——低;低——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声音的高低变化,物体越短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四、科学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33.(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将一个很小的蜂鸣器(会发声)放进注射器后,将活塞往下压(如图),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头,请回答:
(1)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肯定发生了 。
(2)小明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 )
A.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B.耳朵——空气——注射器——空气
C.空气——耳朵——空气——注射器
(3)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 )
A.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B.注射器内变成真空
C.蜂鸣器振动幅度变小
(4)将蜂鸣器放入透明杯,杯口覆盖气球皮密封,气球皮上撒一些食盐,蜂鸣器发声时,食盐跳动说明( )
A.杯子在振动 B.气球皮在振动 C.杯内空气在振动
(5)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观察到食盐( )
A.跳得更高 B.跳得更快 C.跳得更低
(6)我们人体也有像气球皮一样感受到声音后会产生振动的器官,是( )
A.声带 B.鼓膜 C.耳郭
【答案】(1)振动
(2)A
(3)A
(4)B
(5)A
(6)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考查声音的产生。
(1)蜂鸣器发出声音,说明蜂鸣器发生了振动。
(2)考查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先传入空气中,到传入注射器,再传入空气中,最后进入我们的耳朵。
(3)考查声音的传播,往外拉活塞时空气变的稀薄,声音传播的效果变差。
(4)食盐振动说明了食盐下面的气球皮在振动。
(5) 换一个发声更强的蜂鸣器时振动的强度变大,可以观察到食盐跳的更高。
(6)考查鼓膜的作用。
34.(2022四上·杭州期中)小明学习了呼吸相关知识后,和同伴一起做了 一些体验活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测试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气体的量
B.憨气一段时间后呼出去气体的量
C.多次吸气、呼气,搜集气体的量
(2)呼出气体时,气体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顺序正确的是( )
A.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B.肺-气管-支气管-鼻腔
C.肺-支气管-气管-鼻腔
(3)小明用简易肺活量袋帮助小军测试肺活量(如右表),小军的肺活量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值 2000毫升 1800毫升 2200毫升
A.2000毫升 B.1800毫升 C.2200毫升
(4)小明的肺活量是2100毫升,对照《肺活量等级表》,属于( )
肺活量等级表(单位:毫升)
等级 男生 女生
优秀 2100-2200 1800-2000
良好 1900-2000 1600-1700
合格 1100-1800 900-1500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5)小明想提高肺活量,下面方法可行的是( )。
A.每天坚持跑步 B.每天坚持练字 C.每天坚持吃水果
(6)小亮的肺活量是2500毫升,如果和小明比赛“一口气吹气球”(只用一口气尽可能吹大气球),结果如右图。以下判断最有可能的是( )
A.甲是小明吹的 B.乙是小明吹的 C.甲是小亮吹的
(7)第(6)小题气球中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B.气球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C.气球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高
【答案】(1)A
(2)C
(3)C
(4)A
(5)A
(6)A
(7)B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考查呼吸器官和作用。
(1)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的气体量。
(2)考查呼出气体的过程,依次通过肺-支气管-器官-鼻腔,在鼻腔排出体外。
(3)根据肺活量的定义,小明的肺活量是选最大的数值。
(4)小明是男生,肺活量的等级属于优秀的范围。
(5)考查提高肺活量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增加肺活量。
(6)小亮肺活量是2500,大于小明,所以甲是小明吹的,乙是小亮吹的。
(7)吹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要少于空气,二氧化碳的含量要大于空气。
35.(2022四上·杭州期中)下图的乐器有四根琴弦1234,每根琴弦的粗细不一样,弹奏时左手在琴颈处按压琴弦,右手在琴箱处波动这根琴弦使其发出声音。请回答:
(1)相同条件下,依次弹拨四根琴弦,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1号琴弦 B.2号琴弦 C.3号琴弦 D.4号琴弦
(2)如果演奏前发现1号琴弦声音偏高,下面方法可以帮助调准的是( )
A.将琴弦调松一些
B.换一根细一点的琴弦
C.将琴弦调紧一些
(3)左手按住琴颈时,拨动琴弦后振动的部分是( )
A.整根琴弦 B.按压琴颈以上部分 C.按压琴颈以下部分
(4)演奏时,小明左手在4号琴弦从上往下按压,右手弹拨4号琴弦,听到的声音( )
A.从高到低变化
B.从低到高变化
C.弹拨同一根琴弦,所以高低没有变化
(5)小明通过电话弹琴给奶奶听,奶奶听到的声音是( )
A.琴弦振动发出
B.喇叭振动发出
C.琴箱内空气振动发出
【答案】(1)D
(2)A
(3)C
(4)A
(5)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声音高低的影响因素,琴弦越粗,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1)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4号琴弦声音最高。
(2)考查调低音高的办法,可以通过将琴弦调送一些,降低音高。
(3)通过按压秦颈可以调整琴弦振动的部分,振动的是秦颈以下的部分。
(4)因为振动的部分不同,音高不同,从上往下压时,是从高到低变化的。
(5)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