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9 16:1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故事背景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三、重点字词1、重点字音瞭望liào wàng 缅怀miǎn huái 探察tàn chá 探讨tàn tǎo 检讨jiǎn tǎo 彷徨páng huáng 激变jī biàn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袖手旁观xiù shǒu páng guān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重点词语 《瞭望》[liào]: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大型时事政经新闻周刊。 缅怀[miǎn]:追念;怀念;深情地怀念。 接触[chù]:指人们间的接近交往;联络。 探察:探究审察;考察。儒家[rú]:春秋时期由孔子所创立的一个学术流派。探讨:指探索;研讨。领悟:体会,解悟。检讨: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作自我批评。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思维: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遵照[zūn]:按照;依照。 彷徨[páng huáng]: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恐慌: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激变:急剧变化。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袖手旁观: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 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四、问题归纳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第②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3.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4.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5.第八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6.“大都”“往往”“常常”在文中有何作用?本题运用议论文修饰限制性词语作用分析法解答。“大都”指明了范围,“往往”和“常常”则指出了频率上的多。这些词语突出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普遍性,语言准确严密。 7.作者举自己在美国求学这一事例来进行论证,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例子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再次说明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无可辩驳。 8.《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只是消极的袖手旁观。9.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五、课文主题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①格物致知:②袖手旁观:③一帆风顺: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3.下列句子是单句的一项是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C.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 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12.文中概述柳宗元《 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阅读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第11-14题。(14分)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④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⑤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⑥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分) 1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 “盲目”一词的含义。(2分)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13.比较选文第⑤段与下面这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并简要分析各自的作用。(6分)1972年丁肇中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14.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4分)
基础能力测试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①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②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③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B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3.下列句子是单句的一项是[ A   ]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C.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 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明力。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 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C]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D]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12.文中概述柳宗元《 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C]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B.小虫贪得无厌。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D.书呆子食书不化。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C]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练习阅读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第11-14题。(14分)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④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⑤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⑥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分)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1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1分)。 1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 “盲目”一词的含义。(2分)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2分)本义是指对事物或事理认识不清(1分),这里是指不经过实践分析,就完全接受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判断力(1分)。比较选文第⑤段与下面这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并简要分析各自的作用。(6分)1972年丁肇中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①选文第⑤段运用举例论证(1分),举“我”个人经验的例子,证明了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1分),使论证更具体形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分)。②这则材料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阐释了科学实验虽然艰巨、复杂,却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1分),使论证更生动形象(1分) 14.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4分)①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1分),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1分)。②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