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浙教版)一轮复习--力的存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浙教版)一轮复习--力的存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0 09: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浙教版)一轮复习--力的存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图示主要画力的大小,力的示意图主要画力的方向
B.力的图示要把力的三要素完整地表示出来,力的示意图主要标明力的方向
C.力的图示主要标明力的方向,力的示意图一定安有标度
D.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一样,都要画力的标度
2.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之间一定接触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最终将停止,这是因为汽车不受力的作用
4.下列现象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
①树叶的摇动方向;②树的影子方向;③炊烟的飘向;④雨滴的下落方向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木块重5N,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MN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6.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力一定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7.如图所示,用扳手旋动一颗螺帽,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更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
A.跟力的大小有关 B.跟力的方向有关
C.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D.跟力的施力物体有关
8.用扳手旋动一颗螺母,手握在A点比B点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都有关
9.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小段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M,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 )
A.M比N大 B.M比N小 C.M等于N D.以上都有可经
1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拉车时,马只施力不受力,车只受力不施力,所以马才能把车拉动
B.物体运动时才能施力,静止时不能施力
C.两个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时,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用手推墙壁,人先推墙,墙再对人施力
12.按压桌面会使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如图所示,如果在桌面上架一支激光笔,激光照射到远处墙上的光点就会发生较大的偏移,从而反映出桌面的形变。下列测量工具中设计思想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是(  )
A.液体温度计 B.秒表 C.刻度尺 D.量筒
13.两人各用5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对拉同一只测力计两端,测力计的示数是( )
A.50牛 B.100牛 C.200牛 D.0
14.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同样大的力压弹簧,弹簧缩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不正确
15.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在月球上插上国旗
B.背起250公斤重的物体
C.跳高、跳远
D.两宇航员面对面直接对话
二、填空题
16.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 F=kx,其中 F 为弹力大小,x 为形变量,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0N/m,原始长度为 10cm, 则在弹力为 5N 时,弹簧长度可能为_____或_____。
1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_____和力的_______有关.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力的三要素.
18.甲乙两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 和 ,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图线是 。“跳橡筋”和“打陀螺”是我们阳光体育玩的游戏,其中图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填“A”或“B”)。
19.某同学用两手拉一个弹簧秤,若左右两手所用的拉力各为200N,则弹簧秤上的示数为________N.
20.马拉车,车从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重物挂在一根橡皮筋下面,橡皮筋被拉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21.足球比赛踢定位球时,球员能否从所处的位置将足球射入门内,跟他踢球时所用的力有关。足球踢出时的速度与足球受到的力的_____有关,如果踢出高于门框的“冲天炮”,这主要与足球受到的力的_____有关。
2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F=kx)。下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和伸长量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空格处应填______,该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为k=______N/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0.6 0.9 1.2 1.5
弹簧伸长量△r/cm 0 1.2 2.4 3.6 6.0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力的图示主要完整的画出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主要画力的方向,故A错误
B.力的图示要把力的三要素完整地表示出来,力的示意图主要标明力的方向,B是正确的
CD.力的示意图没有标度,故C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在不同的物体上.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详解】A. 粉笔刷所受磁力沿水平方向,而粉笔刷所受重力沿竖直方向,故不是一对平衡力;B.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由于重力的作用,粉笔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因此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说法正确;D. 粉笔刷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因为引力,磁场,电场里的力都不要接触,故A不符合题意;
B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最少两个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最终将停止,不是因为汽车不受力,而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而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4.C
【详解】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吹树叶动,炊烟的飘向,雨滴的下落方向,都是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判断风向;
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障碍物,在其后面形成光照不到的暗区,即影子,故树的影子方向与风向无关。
5.C
【详解】A.图中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
A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木块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小于重力,即:
B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木块在水平压力作用下静止,则木块对支承面的压力:
C项符合题意;
D.图中木块在竖直向上的压力作用下静止,则木块对支承面的压力:
D项不符合题意;
6.D
【详解】A.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物体并没有运动,所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故A错误。
B.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当物体不受力时,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故B错误。
C.只有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才会发生改变,故C说法错误,故C错误;
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所以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说法正确,故D正确。
7.C
【详解】由图和题意可知,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要更省力些,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手握在A点要省力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8.C
【详解】由图和题意可知,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要更省力些,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手握在A点要省力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9.B
【详解】“断裂的那一小段去掉”,这样弹簧就短了,短了后,在相同力的作用下,伸长的总长度就变小,在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也会变小。“校准”的只是“零点”。故选B。
10.D
【详解】A.马拉车时,马对车施加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车同时对马也施加拉力,故A错误;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运动的物体可以对其它物体施加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对其它物体施加力,故B错误;
C.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两个不接触的磁铁也能产生吸引或排斥的作用,故C错误;
D.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故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A正确;
B. 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B错误;
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故C错误;
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即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12.A
【详解】A.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将温度的细小变化通过液柱长度的明显变化显示,故A符合题意;
B.秒表测量时间,通过指针所指的刻线,可以直接读出时间,故B不符合题意;
C.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通过物体两端对应的刻度尺的刻线之差,可以直接读出物体的长度,故C不符合题意;
D.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通过液面最凹处或者最凸处所对的刻线,可以直接读出液体体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A
【详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两人在水平方向各用5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作用力,即50N,故选A。
14.B
【详解】用力拉弹簧和用力压弹簧,施加的力的方向是不同的。
拉弹簧,弹簧会伸长;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是由于力的方向不同造成的,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方向有关。
故B正确.
15.D
【详解】月球上重力小、没有空气,但物体间仍然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所以能在月球上插上国旗、能背起250公斤重的物体、能跳高、跳远,故A、B、C不符合题意;因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两宇航员不能面对面直接对话。故D符合题意。
16. 15cm; 5cm
【详解】根据公式F=kx,弹簧的形变量:,弹簧的形变可以是伸长也可以是缩短,弹簧的原长L0=10cm,所以弹簧的长度可能是:L=L0+x=10cm+5cm=15cm,也可能是L=L0-x=10cm-5cm=5cm。
17. 方向 作用点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详解】[1][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的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3][4][5]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18.AB(EF),EF(AB),BC,B。
【详解】(1)由甲图象可知:在AB段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则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在BC段物体的路程不随时间变化,则物体在BC段静止。由乙图象可知:在DE段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则物体在DE段做加速运动;在EF段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则物体在EF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甲乙两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AB和EF,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图线是BC;
(2)A图中脚勾橡筋,使橡筋的形状发生了变化;B图中击打陀螺,使陀螺旋转,改变了陀螺的运动状态。
19.200
【详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某同学两手分别用200N的力拉弹簧秤的两端时,弹簧秤示数为挂钩一侧的拉力大小,即为200N.
20. 运动状态 形状
【详解】[1]推车时,对车施加一个力的作用,在这个力的作用下,车从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重物挂在弹簧下,对弹簧有一个向下的拉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弹簧被拉长,形状发生了变化。
21. 大小 方向(或作用点)
【分析】根据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作答即可。
【详解】[1]足球踢出时的速度与足球受到的力的大小有关。
[2]如果踢出高于门框的“冲天炮”,这主要与足球受到的力的方向有关。
22. 4.8 0.25
【详解】[1][2]由已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我们可以得到,
F=kr
由第2,3,4,6次实验数据带入可得
k=0.25N/cm

F=0.25N/cm r
再将第5次实验数据带入
1.2N=0.25N/cm r
求得
r=4.8c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