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流域内协调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前导学(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流域内协调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前导学(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09 19: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流域内协调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课前导学
【知识速递】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1.流域概述
(1)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 、沼泽构成。
(2)流域:由 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2.流域特点
3.水资源协作开发
(1)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
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2)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①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 中出现利益冲突。
②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
4.协作开发的措施
河段 措施
上游地区 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 等生态保护措施
下游区域 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 的经济补偿
全流域 对全流域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 、排污治污管控
河长制可有效解决上游和下游、岸上和岸下的水资源保护、 等问题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1.实施背景
(1)河流特征:河流含沙量大。
(2)存在问题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挟带泥沙数量非常多。
②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
2.目标
3.主要措施
(1)对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
① 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
②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
措施 具体做法
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等
耕作措施 沿 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
工程措施 修建 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2)对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
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1.地理背景
(1)径流量少: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人水矛盾突出。
(2)需求量大: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水量不断增加,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
2.调配措施
时间 措施
1999年开始 被授权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
2009年 制定了《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 。
3.调配成效:基本保证在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流。
【问题驿站】
1.为什么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
2.为什么黄河没有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
3.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黄河入海口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
【习题演练】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左图为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2000~2020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左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
B.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减少
C.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
D.1990~1999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
2.据右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
A.矿区生态修复 B.退耕还林还草 C.沙漠裸地农垦 D.生活环境治理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如图为“黄河流域四地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陡峻峡谷
B.乙地地势低平,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深厚土层
C.丙地河水湍急,侵蚀作用使瀑布向下游移动
D.丁地河网密布,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冲积扇
4.近20年来,黄河干流未出现过断流现象,主要因为( )
A.流域内降水量逐年增多 B.实施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和调度
C.汛期各水库泄洪量增大 D.流域内的灌溉面积有所减少
红水河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流域内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图为“珠江流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展金属冶金工业
②发展原木采伐工业
③发展甘蔗制糖工业
④发展水产养殖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6.下列关于红水河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少了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 B.改变了珠三角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易诱发地质灾害,增加河流的含沙量 D.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读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面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B.上游地势起伏较大,中下游地势平坦
C.对丰富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 D.整个干流的落差均较大
8.利用图中资源,田纳西河流域可以大力发展____产业( )
A.冶金 B.精密仪表 C.航空航天 D.棉纺织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7月17日,西太平洋第六号台风“烟花”在东海以东洋面生成并向我国靠近,7月17日到22日,河南省出现了极端的特大暴雨,暴雨天气过程持续长达6天,最强时段发生在7月19日到21日,河南省中北部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500毫米,郑州国家观测站最大日降雨量达624.1毫米。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局部地区图。
(1)郑州市区紧靠黄河干流,在出现特大暴雨洪涝的情况下,却无法通过黄河排涝,试分析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黄河下游甲河段发展航运的不利条件。
答案以及解析
【知识速递】
一、1.(1)湖泊;(2)分水岭3.(2)水质保护
4.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市局规划;水污染防治
二、3.(1)水土保持;封山育林;等高线;梯田;
三、2.黄河水利委员会;年度调整
【问题驿站】
1.由于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黄河流经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流速减缓,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两岸支流不能汇入,故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
2.黄河径流量相对较小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常会出现断流,冬季封冻,泥沙含量高,水位较浅,不利于航运发展。
3.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会使入海口地区获得稳定的泥沙来源,三角洲面积逐步扩大,河道稳定,不会出现频繁改道现象,入海口地区的生态保护良性发展。
【习题演练】
1.答案:A
解析: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主要是由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A正确;30年间,黄河流域地区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不会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减少明显,B错误;读图可知,30年来,黄河流域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均显著下降,其中1999—2010年土壤侵蚀面积下降最多,治理成效最为明显,CD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退耕还林还草使得当地土壤抗侵蚀能力增强,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B正确;结合右图可知,30年来矿区生产面积和城乡生活用地在增多,但材料未体现出当地的矿区生态修复和生活环境的治理工作,且两者对于当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针对性不强,故不是其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措施,AD排除;沙漠裸地农垦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C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甲位于河流上游,山高谷深,流水侵蚀作用强,以下蚀作用为主,形成陡峻峡谷,A正确;乙是河套平原,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错;丙段流经黄土高原,溯源侵蚀作用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移动,C错;丁位于河口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D错。选A正确。
4.答案:B
解析:黄河实施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和调度,全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未再出现断流现象,B正确;流域内降水并未增多,A错;汛期各水库泄洪量,不能影响全流域全年流量,C错;流域内灌溉面积并没有减少,D错。选B正确。
答案:5.A; 6.D
解析:5.红水河流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工业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该地水能丰富所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①正确。红水河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发展原木砍伐会加剧水土流失问题,②错误。流域的综合开发包括发电、航运、养殖、旅游、防洪等,发展甘蔗制糖工业,和流域开发关系不大,③错误。红水河有较多水库,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A。
6.红水河梯级开发,带给河口的泥沙减少,可能会加剧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A错误。红水河梯级开发改善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B错误。红水河梯级开发减少了河流的含沙量,C错误。红水河梯级开发使库区地下水位提高,破坏库区环境,使其生物多样性减少,D正确。故选D。
答案:7.C;8.A
解析:7.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A错;根据图中水电站的分布可知,田纳西河干流只有下游没有水电站分布,说明中上游地势起伏大,落差较大,适合水能资源梯级开发,BD错,C对;故选C。
8.“利用图中资源”是关键词,图中资源主要是电力,选项中的产业,只有冶金属于能源指向型产业,A符合题意。精密仪表、航空航天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棉纺织一般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BCD不合题意。故选A。
9.答案:(1)黄河干流在郑州段为地上河,黄河水位高出郑州市区地面;受特大暴雨影响,黄河干流水位猛涨。
(2)甲河段流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河床淤积严重,航道浅;甲河段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经济腹地小;冬季河面结冰。
解析:(1)一方面,受大暴雨的影响,黄河本身的水位暴涨;另一方面,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黄河干流在郑州河段为典型的地上河,黄河干流水位高于郑州市区地面,市区径流无法向黄河干流排泄。
(2)甲段支流汇入少,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不大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其河流的径流量较小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该河段地势平坦,流速慢,泥沙淤积严重,航道浅,为典型的地上河,无支流汇入,经济腹地小。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有结冰期,且该河段从低纬流向高纬,河流存在凌汛现象,不利于发展航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