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窦娥冤(节选)》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窦娥冤(节选)》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9 18: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二单元——戏剧单元,本课《窦娥冤》(节选)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悲剧作品,看看这些悲剧故事毁灭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悲悯的情怀看待悲剧人物的命运,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体验。
本文是金末元初剧作家关汉卿的悲剧代表戏曲,课文节选该戏文的第三折,通过记叙民间一个最普通的青年妇女窦娥的赶赴刑场受刑的遭遇,展现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反抗精神,深刻地揭露并控诉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愤怒地鞭挞了无心正法、草菅人命的封建统治者,热情歌颂了被压迫、被迫害的底层百姓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性格。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戏剧语言较为陌生,所以我在第一课时已帮助学生疏通了大意,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戏剧常识,补充了其他章节的内容。在本课时里,我将着重品鉴窦娥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戏剧矛盾冲突,探究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在这一点上,我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积极合作探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去表达观点和看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主导,实现课堂的高效进展。在重难点突破上,要注意引导,层层发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延伸和发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重要曲词,体会戏曲浓郁的抒彩和独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悟悲剧的美学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窦娥形象的现实意义,探究主题,学习窦娥坚持正义、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
重点:戏剧冲突的探究;人物形象的鉴赏和归纳;感受悲剧的美学价值。
【教学难点】
难点:戏剧冲突、悲剧命运的现实意义的探究。
【教学方法】
讲读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学案、教科书、教学参考书
【课时安排】
《窦娥冤》安排三课时,本课是第二课时(探究讨论课)
【教学过程】
不被打败——名言导入
同学们,《老人与海》里桑迪亚哥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师问:那毁灭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肉体。老师问:不能被打败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精神。教师总结:对!在恶劣的环境和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人会被打败,肉体会被消灭,但顽强抗争、决不屈服的精神和意志是无法摧毁的,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窦娥冤》,从悲剧人物窦娥的形象中去挖掘悲剧人物的毁灭与反抗。
提纲掣领——明确任务
合作探究窦娥蒙冤屈招的原因和造成她悲剧的社会根源。
合作品鉴窦娥这一悲剧人物的反抗精神,领悟悲剧人物的时代意义和审美价值。
三、为何屈招——探究冲突
1、小组合作探究一:窦娥明明是冤枉的,她为什么要屈招“莫须有”的罪行呢?她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要求:小组成员热烈讨论,将课前完成的作业与大家交流,小组代表分别课上发言。
明确:屈招的原因是为了婆婆,悲剧根源:①道德冲突。封建孝道:牺牲自己,成全孝道(为了婆婆不得不屈打从招)该处链接第二折戏内容,凸显窦娥善良孝顺的形象。②社会冲突。封建恶势力的威胁(张驴儿父子等恶霸地痞横行欺压、以恶欺善);糊涂官吏的政治压迫(贪官污吏桃杌的昏聩乱纪,草菅人命)
总结
以善良的窦娥为代表的底层受苦百姓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秩序,她能抵得过吗?不能!她不得不屈招啊!
四、何以伸冤——鉴赏形象
教师引导发问:你以为这样窦娥就认命了吗?她绝不!
小组合作探究二:窦娥是如何申诉冤情的呢?对谁申诉呢?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呢?
明确:从三个层面去引导探究
(1)第一层:窦娥斥责天地鬼神
①问:她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里斥责天地鬼神呢?
明确:她本是相信神权的,相信青天大老爷会为她主持公道,但却蒙冤,她觉醒了,大胆谴责天地,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强烈的控诉和根本否定,反映了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②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滚绣球》,读出窦娥的悲愤之情。
第二层:向婆婆哭诉诀别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而不走前街,这个细节刻画对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明确:体现窦娥的善良,越发显出她的冤屈,对封建社会有力的批判。情感是悲戚的。
第三层:窦娥死前三桩誓愿
①男女生分别诵读《耍孩儿》、《二煞》和《一煞》唱词,体悟情感。
②问:三桩誓愿说明她希望的是什么?三桩誓愿有什么关系?体现她怎样的性格与情感?
明确:第一桩誓愿:血飞白练。她希望人们能立刻知晓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得到上天的反应;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体现她宁死不屈、顽强反抗的女性形象。三桩誓愿层层递进,更加深刻。抒发了她满腔的愤恨和冤屈。
③个别诵读:找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一煞》,深刻体悟窦娥悲愤之情和反抗精神。
五、改动结尾——体悟悲剧
小组合作探究三:明代叶宪祖把结局改动了,变成了大团圆的结局,你觉得这样改好吗?
明确:改动不好,它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会流于一般大圆圆式结局的俗套,会把一部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变成一部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
六、伟大悲剧——总结主题
善良正直的窦娥让人扼腕痛惜,她的悲剧命运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封建秩序一手造成的,而她的反抗呼告更是底层百姓的内心呼唤!是用血与泪撰写的刚毅的控诉书!
鲁迅先生说: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窦娥——这个伟大的悲剧人物,她的不屈精神是悲剧世界里不朽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去沉思和学习!
七、学以致用——布置作业
1、撰写窦娥冤的白话剧本,自由成组,小组成员编排《窦娥冤》的课本剧,在课堂表演展示;
2、围绕“悲剧人物的命运”、“悲剧人物的反抗”、“悲剧人物的毁灭”三个角度,去品读《雷雨》、《哈姆莱特》,体悟悲剧艺术价值。
【板书设计】
窦娥冤
道德冲突:封建孝道 毁灭 反抗 斥责天地
社会冲突:黑恶势力的威胁 冤 婆婆莫哭
糊涂官吏的压迫 三桩誓愿
伟大的悲剧人物
【课后总结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