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摆一摆,想一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2、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板书设计
摆一摆,想一想● 1 10 ●● 2 11 20●●● 3 12 21 30●●●● 4 13 22 31 40●●●●● 5 14 23 32 41 50●●●●●● 6 15 24 33 42 51 60●●●●●●● 7 16 25 34 43 52 61 70●●●●●●●● 8 17 26 35 44 53 62 71 80●●●●●●●●●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序号 个 性 化 教 学 设 计 自我调整
一、激发兴趣 引发问题师:老师手里有两颗棋子,猜我可能会把它们摆在哪里(黑板上有数位顺序表),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学生上来摆:2,20,11师:棋子摆在不同的位置,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棋子颗数与它们所表示的数有什么关系吗?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摆一摆,想一想,看谁摆的方法好,谁发现的秘密多。(板书:摆一摆,想一想)二、自主探究 开启智慧(一)初次摆──激趣体验(摆3颗、4颗棋子) 师: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两颗棋子可以摆出2,11,20三个数,那用3颗、4颗棋子,能摆出哪些数呢?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摆一摆、试一试? 3颗●______________共( )个数;4颗●______________共( )个数。 学生自主活动,摆一摆。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记,再互换。先汇报3颗的摆法,再汇报4颗。 教师:哪些是一次摆完整的?上来摆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摆法。三、合作交流 达成智慧(二)再次摆──探求摆法(摆5颗棋子) 师:刚才小朋友自己摆了,也看几位同学摆了,大家都摆得很仔细,但还是有漏数的,有的小朋友却摆得又对又快,只是他们摆的顺序有些不同,是不是有什么好方法呢? 师:现在大家再尝试用5个棋子来摆数。5颗●______________共( )个数。 生独立尝试,边摆边想:怎样摆,不遗漏又快。生反馈摆法。师演示。 (1)从十位一颗一颗往个位移;(2)从个位一颗一颗往十位移;(3)一组一组成对移。 (三)三次摆──熟悉方法(摆6颗棋子) 1、教师:刚才,我们每人都摆了棋子,还自己找到了不遗漏、摆得快的好办法,同学们真能干。看,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摆的数也进行了整理,那么6颗棋子能摆几个数呢?2、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摆一摆6颗棋子,验证猜想。6颗●共( )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索规律 这张表格里面隐藏着许多秘密,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和组内同学交流。预设生1: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棋子的颗数; 预设生2:横行看:十位上的数一个个大起来,个位上的数一个个小下去; 预设生3:棋子颗数越多,摆出的数也越多; 预设生4:棋子的颗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将棋子颗数和摆出的数制作成表格,让学生观察。四、活用知识 激活智慧师:人多力量大,通过合作交流,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下面就要请小朋友来用用这些新发现。不摆棋,想7颗棋子可以表示出哪些数呢?8颗、9颗呢? 2、不摆棋,以小组为单位任选7颗(或8颗、9颗)棋子写出它可以表示的数,再在组里说说是用哪一条规律写的。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对又快。 7颗●共( )个数,_________________; 8颗●共( )个数,_______________五、回顾全课、畅谈收获。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设计 A:用9颗珠子可以摆几个数?哪几个数?B:用10颗珠子可以摆几个数?哪几个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