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 公 移 山(第一课时)
主备人:王凤
★目标预设 思考与调整: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 教学重点: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
★ 教学准备:
1、了解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2、走近列子和他的《列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本文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巨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 精讲点拨:
1、重点句子停顿: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文言实词和虚词:
方:见方 仞:古代以六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河,黄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惩:苦于 汝:你(们) 反:同“返”,返回
许:赞许 易:交换 曾:还
彻:通 匮:尽 箕畚:用箕畚
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诸:(兼词,之于) 以:(介词,凭)
3、通假字:
惠——慧——聪明 亡——无——没有
厝——措——放置 反——返——返回
4、重点文言句式: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5、概括大意:
交代故事的背景。 思考与调整:
愚公移山得到全家人和遗男的支持和帮助。——开端、发展
愚公驳斥了智叟的观点。——高潮
愚公移山感动天地,愚公实现了移山的愿望。——结局
三、 强化训练:
1、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出神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 河曲智叟亡以应
固以怪之矣 今亡亦死
其妻献疑曰 杂然相许
其一犬坐于前 吴广以为然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2、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投诸渤海之尾。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四、 拓展延伸: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字,并解释。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皆指目陈胜
(3)法皆斩
(4)死国可乎
(5)将军身被坚执锐
2、组织一次辩论赛。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熟练翻译。
★教后反思:
愚 公 移 山(第二课时)
主备人:王凤
★目标预设: 思考与调整:
1、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寓意,把握愚公这一形象。
★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译了全文之后,你们认为愚公愚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本文,了解愚公。
二、精讲点拨:
1、愚公为何移山?
因为愚公“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愚公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他懂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即人力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是无穷尽的;而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于相当长时间不会有变化,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自然是能够被征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愚公这种移山的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其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讲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意味,她不反对愚公移山;而智叟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
4、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在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5、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思考与调整:
6、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三、强化训练: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2、愚公“愚”、智叟“智”吗?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智叟是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目光短浅;而愚公是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是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目光长远。从而说明智叟不智,愚公不愚。
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四、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六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布置作业:
背诵“河曲智叟止之曰”到“亡以应”一段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