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等难懂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等难懂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1.课件出示填空题: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天( )了,( )的天空下,不时能看见一个( )的水洼。我走在铺满( )巴掌的( )道上,整条道路就像铺上了一块印着( )图案的、( )的地毯。
2.学生完成填空练习。
3.学生互相交流,订正错误的词语。
设计意图:借助填空练习,使词语的复习巩固立足语境和整体,避免零敲碎打和机械书写。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第6-11自然段,理解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平常普通的水泥道,“我”为什么会觉得“真美啊”?
2.探究方法
(1)回顾第6-11自然段描写的画面,完成学习任务。
(2)交流后边朗读边想象画面,思考、交流。
3.探究活动
(1)回顾画面:①水泥道全景图 ②梧桐树落叶的特写镜头 ③“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情景
(2)启发:这几个镜头中,你觉得哪个镜头最美?为什么?请圈画相关词句,结合词句说说理由。
点拨1:
水泥道全景图(第6自然段)(板书:水泥道全景图)
①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围绕“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想象水泥道的美景,了解作者把水泥道上铺满的落叶比作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使普通的水泥道增添了美感。
②指名学生朗读,提示语速可以稍慢些,突出“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语。
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点拨2:
梧桐树落叶的特写镜头(第7自然段)(板书:梧桐树落叶特写镜头)
①引导:这里的“凌乱”是什么意思?
点拨:指导学生运用上节课理解“明朗”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自主理解“凌乱”的意思,并与同桌互相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②指名学生交流,并点拨:“凌乱”一词,既可以根据字面意思直接猜测其意思为“比较乱,不整齐”,也可以联系上文的“排列得并不规则”进行理解。
③引导:你觉得凌乱的梧桐树落叶美吗?为什么?
点拨:引导学生体会,凌乱的梧桐树落叶呈现出的是一种自然之美。
④指导朗读,提示语速可以稍慢些,感受落叶排列的自然之美。
点拨3:
“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情景。(第8自然段)(板书:“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情景)
①引导:你觉得这个画面中最美的是什么?“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点拨: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体会:把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增添了画面的动感美;“蹦跳着,歌唱着”表现出“我”走在水泥道上愉悦的心情。
②启发朗读:我们应该怎么读好这个自然段?提示语速可以稍快些,读出轻快和跳跃的感觉。
(3)合作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①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朗读第6-11这6个自然段。出示图画和对应的文字,让学生合作朗读。
②引导发现水泥道的美。自由朗读,启发思考:平常普通的水泥道,“我”为什么会觉得“真美啊”?
③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小结:因为“我”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普通事物的美。
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互动交流中感受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美。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摘抄文中你喜欢句子并说明理由。
2.探究方法
(1)学生自己圈画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思考理由。
(2)小组交流喜欢的句子及理由,在此基础上摘抄句子。
(3)全班展示反馈。
3.探究活动
(1)启发:学完课文,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2)小组交流喜欢的句子及理由,在此基础上摘抄句子。教师提醒学生每个句子开头空两格,抄写时不能看一个字抄一个字。
(3)全班展示反馈,关注书写和格式是否正确。
预设:我最喜欢的句子是:“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我喜欢它的理由是:这句话充满了想象力,把“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棕红色的小鸟”,把“我”穿着雨靴在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上的情景想象成了鸟儿在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歌唱,写出了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样子和心情。这句话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趣味。
(4)情境诵读,形象感知。
教师播放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交流喜欢的句子及原因,使积累的指向更加明确;摘抄句子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反馈时指向书写和格式是否正确,做到学评一致。
三、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一次感受了水泥道之美。如果你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也藏着许多的美。课下,请你们试着来找一找它们吧!
过渡: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在上学路上就发现了水泥道的美。(相机板书:发现 美)
四、拓展延伸
完成小练笔
作家汪曾祺的《自报家门》中,有一个片段也写到了上学、放学路上的发现。
(1)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鑿、箝”等字,借助生活经验大致理解“酱园、染坊”等词语的意思,并启发学生思考:汪曾祺爷爷小时候在上学、放学路上有哪些发现?他是怎么来写自己的发现的?
(2)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汪曾祺简洁罗列了路上看到的多种事物,让我们感受到大街的商铺之多,店员的手艺之高。
引导:课文重点描写了水泥道上的梧桐树落叶,描写更加细致,想象更加丰富。
(3)启发:生活中,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你有没有关注过上学、放学路上的风景,并从中发现美呢?
(4)学生交流,教师启发学生拓宽思路。
提示:可以写路边的动植物或行人,可以写来往的车辆,可以写装修特别的店面。
(5)请学生用几句话写写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6)评议反馈,关注书写格式。要求不宜过高,学生只要能用几句话把景色写清楚即可。
设计意图:“小练笔”要给学生铺设学习的台阶:一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通过互动交流及教师的点拨拓宽学生的思路;二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将“阅读链接”融入其中,为学生“怎么写”提供一些帮助。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发现你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并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水泥道全景图
发现 梧桐树落叶特写镜头 美
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情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