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拓展训练-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祭祀(sì) B.狩猎(shòu) C.造诣(yì) D.尧帝(ráo)
2.下列关于形声字的形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意,声旁表音。
B.有的形声字是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
C.有的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D.我们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这一特点可以确定形声字的读音。
3.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懿荣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甲骨文。
B.因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C.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字。
D.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的王懿荣。
4.隶属和楷书发展起来的时期分别是( )
A.战国晚期 东汉末年 B.战国晚期 魏晋时代
C.战国晚期 商周时期 D.西周晚期 战国时期
5.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向身体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两个人代表全班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这道作业把我难住了,我去请教妈妈,妈妈把方法教给了我,然后说:“你真是‘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C.奶奶的医术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姥姥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你怎么就看不到呢?”
6.历代文人骚客写了不少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作品,下列诗句或词句与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C.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重阳
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中秋
二、填空题
7.我能写出读音相同的词语。
例:pí pa枇杷—琵琶
shì lì( )——( ) yì zhì( )——( )
gōng kè( )——( ) jí lì ( )——( )
8.看图形,猜字。
( ) ( )
( ) ( )
9.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 )字典( )( )词典( )的意思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2)在竹( )木上写字( )写错了怎么办( )
(3)汉字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 )
(4)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 )枇杷( )错写成了( )琵琶( )
10.汉字的含义是丰富多彩的。
比如,有些汉字本身是表示颜色的,可是与别的字组成新词后,就有可能不再表示颜色了。像“红人”就不能解释成“红色的人”,“白军”就指反动的国民党军队等。请你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语素的意义。
(1)红颜:__________。 (2)白字先生:__________。
(3)红白喜事:____________。 (4)黑社会:_____________。
11.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中国的美食文化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更多的内涵,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下面括号里的提示,在“吃”字后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
(1)吃______(受人欢迎,受重视) (2)吃______(产生嫉妒情绪)
(3)吃______(挂心,介意) (4)吃______(受损失或在某方面条件不利)
(5)吃______(贪吃,嘴馋) (6)吃______(船身入水的深度)
12.根据语境填写歇后语。
(1)元旦晚会上,我们班的同学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真可谓“____________”。
(2)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弄得我是“___________”,一时不知所措。
(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真是“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东风小学五年级(4)班的同学利用周末的时间,主要采用观察记录和现场访谈两种方式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过后,同学们制作了如下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同时,他们还来访了一部分按信号灯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听到了如下的回答:
行人1:“绿灯行,红灯停”嘛!过马路就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2:阔红灯太危险,再急的事也不差那一两分钟的时间。
行人3:生命是最宝贵的,按交通规则行走,才是最安全的,才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任。
行人4: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遵守交通规则也是文明的表现。
闯红灯原因统计表
闯红灯的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红灯时间太长,等得不耐烦了
人数 12 46 268 24 28
13.这份调查表是_________小学__________班的同学制作的,他们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统计的。
14.从统计表中可知闯红灯的原因有_______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
15.请你给“习惯了”闯红灯的人写几句劝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甲骨文的发现》,完成练习。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6.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 ) 偶尔( ) 热爱( )
17.缩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用小电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们还不知道甲骨文时是怎样处置龟甲、鲁骨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19.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在( )年,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 )注意到了这些龟甲、兽骨上的( ),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善骨上的文字叫作( )。
四、书面表达
20.习作。
本单元,我们遨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在学习中感受着汉字的神奇魅力。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事,比如练书法、猜字迷,从识字不多到认识了许多汉字……从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在本题中有误的是D项,“尧帝”的“尧”应读yáo。
2.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发展史的了解。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或只表示事物的属类,因而它在形声字中只是高度概括的类名,并不能表示这个形声字的具体含义。
D项说法不准确。声旁一般不能准确表示读音,有的连个"近似"音也不表示。形声字声旁表示字的读音,但大多是近似音,不完全准确。有些声旁和字的声、韵、调完全相同,如“健、忠”等;有的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如“胜、唱、放”等,有的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如“浪、灯、煤”等;有的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如“草、红、河”等;有些声旁则根本不能表音,如“海、熊、辉”等,又由于汉字字体的屡次变化,有些字的声旁已经变得看不出来了。
3.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甲骨文的掌握。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了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他们为龙骨。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本题选项A时间错误,1899年应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因此本题选择A。
4.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书法常识的掌握情况。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了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所产生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了顶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据宋宣和书谱记载,最初形成于东汉时期,由王次仲创造,按照时期进行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风格多样,朴拙险峻,舒畅流丽,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上承汉隶传统,下启唐楷新风。
5.D
【详解】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是一个歇后语。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种解释,大家可能知道的是第一种,而第二种知道的不多。第一个: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第二个: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比喻没有用处,是个废物。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喇叭在门外面,吹响后,声音当然是在外面,所以说鸣声在外。来谐音名鸣声在外。指人出名后,名声在外流传,为众人所知。形容名气很大,名声已经传到了其他的地方。这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咸菜烧豆腐先放咸菜,后放豆腐,咸菜很咸,相当于先放盐,取其谐音有言(盐)在先。
ABC使用正确。D.使用有误。咸莱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言:谐“盐”。已经有话在头里。比喻事前打过招呼。应改为“秃子头上的子——明摆着”。
6.D
【详解】D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此句的意思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它出自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此句是描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
7. 事例 视力 意志 抑制 攻克 功课 吉利 极力
【解析】略
8. 秉 册 并 北
【解析】略
9. “ ” “ ” 、 , ? ! “ ” “ ”。
【解析】略
10. 美丽 错误 有关喜庆或丧事的 非法
【解析】略
11. 香 醋 心 亏 嘴 水
【解析】略
12.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芝麻开花——节节高
【解析】略
13. 东风 五年级(4) 观察记录 现场访谈 14. 5##五 看到别人闯 15.闯红灯是一种既危险又不文明的行为,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城市的文明,希望大家不要再闯红灯了。
【解析】13.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文中“东风小学五年级(4)班的同学利用周末的时间,主要采用观察记录和现场访谈两种方式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可知,这份调查表是东风小学五年级(4)班的同学制作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察记录和现场访谈这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统计的。
1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阅读“闯红灯原因统计表”可知,闯红灯的原因有“有急事”、“看到没有车”、“看到别人闯”、“习惯了”和“红灯时间太长,等得不耐烦了”5种原因。其中“看到别人闯”的人数为268人,是所有闯红灯的原因中人数最高的。故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别人闯”。
1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组织、表述能力。
解答时,需要紧扣题干所呈现的现象和所表达的观点,进行概括归纳,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体验与积累作答。题干要求用给“习惯了”闯红灯的人写几句劝说的话。可围绕“闯红灯的危害性”来写。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6. 丢弃 偶然 酷爱 17.村民发现龟骨、兽骨。 18.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 19. 1899 王懿荣 刻痕 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甲骨文
【分析】16.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放下;扔掉不要;放弃。故近义词为“丢弃”;
偶尔:有时候;间或。故近义词为“偶然”;
热爱:热烈地爱。故近义词为“酷爱”。
17.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缩句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的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村民”,谓语是“发现”,宾语是“龟骨、兽骨”。
18.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关键信息的定位、抓取能力。
结合文中“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可知答案。
19.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文中“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可知答案。
20.范文:
我与汉字的故事
回忆从小到大,我在识记、理解、运用汉字时发生过一件印象最深的事。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正在补习班上课。班级里传出了一阵老师的批评声:“姚嘉豪,怎么回事?慈祥的“祥”到底怎么写?”说完,把作业本飞到了我的座位上,同学们的目光纷纷从作业本上转移到了我身上,使得我无地自容,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
我立刻订正好,又递给了老师批改。“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仓颉创造了文字吧!” “是呀!”同学们大声答道。“可今天我们教室里却又出了一个造字高手——姚伟人。”“哈哈,哈哈!”同学们个个抱着肚子,哈哈大笑,直跺脚。而我却缩在一旁,一声不吭,只是低着头,觉得更加羞愧了。
老师拍了拍桌子,说:“好了,同学们不要笑了,你们自己有时候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自己管自己。”可有的调皮蛋却还是咬着牙发出“呯呯”的笑声。这回我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拿出本子在纸上准确无误地写了十遍“慈祥”这个词,牢牢地记住了写法。老师夸我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那个“造字”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写错过“慈祥”。
同学们,你们以后一定要准确用字,不然后果就会和我一样。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首先明确自己要写的事情是什么,不要偏离主题。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开头:简单铺垫事情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准备写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过程:具体写出事情的经过,点出时间地点人物,注意加入一些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