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定会很好》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课前谈话,说说心愿。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老师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飞上月球,在月亮上散散步,到桂树底下乘乘凉,那一定会很好。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呢?用上“ ,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型来说一说吧。
预设1:如果我能在期末考试中获得满分,那一定会很好。
预设2:如果疫情早点结束,我们能恢复以前的快乐生活,那一定会很好。
预设3:如果爸爸妈妈能带我去北京旅游,那一定会很好。
2.聚焦心愿,引出课题。
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它也有自己美好的心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板书:那一定会很好)
3.联结旧知,回顾学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不懂就要问》和《听听,秋的声音》两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1:可以借助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和课文中出现的泡泡进行学习。
预设2:还可以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
4.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读一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看看提示中有哪些要求,并用序号标一标。
预设1: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预设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聊心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学习阅读提示,明确阅读目标。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思考: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圈出主人公变成的事物,试着简单介绍故事内容。
2.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suō nǔ jīng jù fǔ tuī zhī gā chāi
缩成一团 努力 茎 锯子 斧子 手推车 吱吱嘎嘎 拆
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suō nǔ jīng jù fǔ tuī zhī chāi
缩 努 茎 锯 斧 推 吱 拆
教师点拨:
查字典识字
“缩”在《新华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向后退。组词“退缩”等;②由大变小,由长变短,由多变少。组词“缩短”“热胀冷缩”等。
提问:“缩成一团”中的“缩”应取第几种解释?
预设:“缩成一团”的“缩”应取第②种解释。
看图识字
茎:组词“根茎”。图片就是土豆的“根茎”。
提问:“茎”的偏旁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一般都与植物有关。你还知道哪些草字头的字?
预设:花、苗、芽……
换偏旁识字
提问:你能给“锯”“推”“吱”组个词,并换个偏旁组个新字吗?
预设:“锯子”的“锯”→“据”,组词“根据”;“推车”的“推”→“堆”,组词“堆积”;“吱呀”的“吱”→“枝”,组词“树枝”。
“加一加”识字
①努:女+又+力=努,组词“努力”;
②斧:父+斤=斧,组词“斧头”,结合图片认识“斧头”;
③拆:折+点=拆,组词“拆房子”。
4.思考: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圈出主人公变成的事物,试着简单介绍故事内容。
预设:经过了“种子、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这些历程。(板书:种子 树 手推车 椅子 木地板)
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内容,教师相机在词语间标注“→”。(板书:→)
预设:种子努力生长,变成了一棵大树,先是被农夫做成了手推车,后来手推车被拆了,做成了一把椅子,最后椅子也被拆了,做成了木地板铺在阳台上。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出示含有生字的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语境中巩固生字。集中识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圈出关键词语,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感受主人公的美好愿望。
2.探究过程
(1)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主人公愿望的句子。
(2)种子的愿望都实现了吗?圈画关键语句,读一读,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3.探究活动
(1)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描写主人公愿望的句子。
①交流心愿:
预设: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小结:种子先是想要站起来,接着希望做一棵会跑的树,然后想要停下来坐着休息,最后想要躺下。它的愿望在不停地变化。
②找不同:每个心愿中都有一个动词,圈一圈。
预设:站、跑、坐、躺。(板书:站 跑 坐 躺)
③找相同:观察这四句话,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每一个心愿里都写了“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
小结:“情节反复”就是童话最大的特点。
(2)种子的愿望都实现了吗?圈画关键语句,读读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预设:
①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预设:从“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可以知道,种子“想要站起来”的愿望实现了,它一定很开心。
②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预设:大树被农夫做成了手推车,它“想要跑起来”的愿望实现了。从“真舒服”可以看出它心情很愉快,很享受。
③椅子一用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预设:手推车变成了椅子,它“想要坐下来”的愿望也实现了。从“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可以看出椅子越来越老了,它很累,想要躺了,所以它没有以前那么开心了。
④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预设:木地板如愿以偿地躺下了,从“舒服极了”可以看出,它很喜欢自己躺下后的感觉。“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大概是因为它很享受做一棵树。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尝试复述故事,感受主人公在每一段历程中积极的人生态度。
2.探究过程
(1)联结旧知,回顾复述方法。
(2)小结方法,尝试复述故事。
(3)小组讨论:你喜欢这样的主人公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3.探究活动
(1)联结旧知,回顾复述方法。
你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了,一定很会讲故事。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讲故事的好方法?
预设1:我们二年级的时候学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用的是“借助图片讲故事”的好方法。
预设2:二年级的时候还学过《小马过河》这个故事,用的是“借助关键词讲故事”的好办法。
预设3:在《蜘蛛开店》中,我们还学习了“借助示意图讲故事”的好办法。
预设4:讲《羿射九日》这个故事时,我们还可以用“借助表格讲故事”这个好办法。
(2)小结方法,尝试复述故事。
大家讲故事的办法可真多呀!可以借助图片、关键词、示意图、表格等。接下来,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预设:种子在泥土里,它很难受,就想,我一定要站起来,那一定会很好。种子努力生长,变成了一棵树,它很开心。它又想,我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一个农夫砍下树,把它做成了手推车,跑起来,能听到呼呼的风声,真舒服。很多年后,它慢慢变老了,就想着,坐下来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过了些日子,农夫把它拆下来做成了椅子。一用又是好几年,椅子越来越觉得吃力,就想,要是我能躺下,一定会很好。最后,它被农夫的儿子拆下来拼成木地板铺在阳台上,它觉得舒服极了。
(3)小组讨论:你喜欢这样的主人公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预设1:我喜欢,因为它一直有梦想,并且一直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预设2:我也喜欢,因为它的一生都在为别人服务,做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时候,帮助农夫一家做了很多事。
预设3:我觉得主人公积极、乐观,虽然它做了很多年的手推车和椅子后,很累,但是它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愿望,而是一次次地又有了新的梦想,而且努力实现了,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师小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和种子一样,心怀美好,积极向上,享受生命中的每一段历程。(板书:心怀美好,积极向上)
设计意图:这一版块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品读关键语句,理解故事主要情节,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变化。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感知童话形象,从而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这一环节不仅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探究创设了机会,更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四、拓展延伸
1.结合故事内容,预测故事发展。
木地板铺在阳台上后,它又会经历什么?它还会有什么新的愿望吗?
预设1:木地板铺在阳台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它身上踏过,它感觉到阵阵疼痛,心想,“如果我能回到泥土里,那一定会很好。”很多年以后,农夫的儿子把木地板拆了,把它用作篱笆,插在菜园四周。
预设2:木地板铺在阳台上,每天看到的都是相同的人和风景,它觉得很无聊,心想,“如果我能出去看看,那一定会很好。”后来,有一位艺术家来到阳台,看到了木地板精美的纹理,便把这些木地板拆了,把它放到了博物馆展厅。
2.拓展阅读,完成练习。
小露珠
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她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告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
思考:露珠在一天之内有哪些变化?根据短文内容,把下面的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变成水蒸气
②装点植物
③出现小露珠
④变得闪亮、透明、圆润
预设:夜幕降临( ③ )→黎明时分( ④ )→太阳升起( ② )→太阳散发的热量变多( ① )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是课堂的延伸,重在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旨在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及提取及整合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一定会很好》,一开始种子希望自己站起来,于是它努力长成了树;第二次它希望自己跑起来,于是它被做成了手推车;第三次它希望自己坐下来,于是它被做成了椅子;第四次它希望自己躺下来,于是它被做成了木地板。种子一生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它心怀美好、积极向上的美好形象。
布置作业
1.把《那一定会很好》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推荐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
【板书设计】
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 树 手推车 椅子 木地板
心怀美好,积极向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