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9 23: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B.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
2.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只含有同一种元素,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3.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测可能的原因是(  )
A.苹果汁中含有Cu2+ B.苹果汁中含有OH﹣
C.苹果汁中含有Na+ D.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4.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溶液一定浅绿色。
5.稀盐酸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但在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A.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B.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D.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6.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含有H2 B.一定含有CO
C.可能含有HCl D.可能含有CO2
7.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HCl、ZnSO4、K2CO3、NaCl B.KNO3、BaCl2、Na2SO4、NaOH
C.NaOH、K2CO3、NaCl、Na2SO4 D.HCl、NaNO3、H2SO4、KCl
8.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了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盐酸是否过量,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实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 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溶液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A.A B.B C.C D.D
9.下列各反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B.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10.在①氧化镁②金属锌③硝酸钡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从抹有石灰浆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鉴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固体研磨成粉末,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溶液呈红色
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A.一定有Ca(OH)2和CaCO3 B.一定有Ca(OH)2,可能有CaCO3
C.一定没有Ca(OH)2和CaCO3 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
12.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10%稀盐酸,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显碱性
B.b点表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c、d点对应的溶液均含有氯化钙和氯化氢
D.m的值为20
二、填空题
13.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   性.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4.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   色,此时溶液的pH    ,向此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   性,pH    ;继续滴入稀盐酸,溶液呈   色,pH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5.现有四种物质:①HCl ②Fe2O3
③NaOH ④CuSO4,其中属于波尔多液主要成分的是   (填物质序号),用于造纸的是   (填物质序号)。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不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张老师上课时做了趣味实验:他选择了一种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NaOH溶液。他先用玻璃棒蘸取某种指示剂在白纸上写上“化学”,可是学生什么也看不见。然后用某种物质喷洒在白纸上,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接着,又向纸上喷洒另一种物质,红字消失。则他选用的指示剂是   ,先喷洒的物质是   ,后喷洒的物质为   。如果选用另一种指示剂。情况会怎样   ?
17.有五种化合物,它们两两之间发生的某些转化关系如图箭头所示.请回答:
(1)Na2SO4→NaCl的转化反应属于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这一类型反应能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填一种).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NaOH→Na2SO4    ;
NaCl→NaNO3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制作了一副化学扑克牌,每张牌中只含有一种物质。下图是9张牌,请根据9张牌完成下列问题。
(1)9种物质中氧化物有   种。
进行游戏。游戏规则:甲同学选择一张牌先出牌,若乙同学所出牌中的物质能与甲同学牌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则乙同学胜利。(例如:甲出牌CO2乙出牌NaOH,则乙胜利)。
(2)甲乙同学出牌后,乙同学胜利,且反应后溶液变为黄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乙同学出牌碳酸钠胜利,且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甲同学牌中物质是   ;
(4)甲同学出牌盐酸,若乙同学要胜利,共有   种出牌方式。
三、综合题
19.CuCl2 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 含有 Cu2S、Fe2O3及一些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 CuCl2 2H2O 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酸浸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种).为加快反应速率,以下措施无法 达到目的是   .
A.延长酸浸时间B.将辉铜矿粉碎 C.适当增加盐酸浓度
(3)色光度是产品质量指标之一,合格 CuCl2 2H2O 晶体的色光 度范围为﹣0.5~0.5,反应过程溶液 pH 对产率、色光度的影响 如图2所示,综合考虑制备时应控制 pH 的较合理范围是   . 实验室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操作方法是   .
20.皮蛋是我国一种传统风味蛋制品。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1)【作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NaCl、NaOH、Na2CO3
猜想三:NaCl、NaOH、Ca(OH)2
(2)【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没有观察到产生气泡,从而得出猜想二不成立。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该实验不足以判断猜想二不成立,理由是   。
(3)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从而得出猜
想二成立 。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该实验 也 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
(4)方案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不正确
②继续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确
(5)【反思评价】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根据步骤(2)的现象不足以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6)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后,对步骤(2)进行了修改,并做了下面的实验,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记录如下。请你完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确
2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填化学式),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   (填化学式)不足引起的。
(2)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食用霉变的花生
B 倡导大家不吸烟
C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3)某人的早餐有①米饭;②凉拌黄瓜;③茶叶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来软化硬水。
(5)我国钢铁年产量很高,但因锈蚀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
22.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实验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忘了盖瓶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
(1)【方案讨论】
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   .
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OH)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行,原因是   .
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
(2)【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    有气泡产生 猜想   不成立
②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 有    猜想   成立
(3)【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要   保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碱;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所得溶液呈碱性
14.【答案】红;大于7;中;等于7;无;小于7;中和;HCl+NaOH═NaCl+H2O
15.【答案】④;③;6HCl+Fe2O3═2FeCl3+3H2O
16.【答案】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字先变紫色,喷氢氧化钠后变成蓝色,再喷盐酸字色变化为“紫→蓝→红”
17.【答案】复分解;产物中必须至少具备沉淀气体或水中的一种(合理即可);2NaOH+CuSO4=Na2SO4+Cu(OH)2↓;NaCl+AgNO3=NaNO3+AgCl↓
18.【答案】(1)3或三
(2)6HCl+Fe2O3=Fe2Cl3+3H2O
(3)氢氧化钙或Ca(OH)2
(4)5或五
19.【答案】(1)Cu2S+2O2 2CuO+SO2
(2)CuO+2HCl═CuCl2+H2O;A
(3)3.5﹣4.0;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20.【答案】(1)NaCl、NaOH
(2)加入的稀盐酸太少,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了
(3)如果滤液中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也无明显现象
(4)二
(5)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也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一定含氢氧化钙
(6)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通入二氧化碳)
21.【答案】(1)SO2;O2
(2)AC
(3)③
(4)煮沸
(5)6HCl+Fe2O3=2FeCl3+3H2O
22.【答案】(1)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因为加Ba(OH)2,引入OH﹣,不能检验是否有NaOH
(2)稀盐酸;(1);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不变;(2)
(3)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