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09 22: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变化又改变物质。下列物品的特征,不因化学变化导致的是
A.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表面存在铜绿色的斑点
B.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蚕丝素纱单衣“薄如蝉翼、轻如烟”
C.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颜真卿《祭侄文稿》所用宣纸已泛黄
D.通过对“唐三彩”烧制过程中氧气含量的控制,可得到较复杂的多彩颜色
2.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燃气灶炒菜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能量变化
B 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 NaOH可与油脂反应
C 从超市购买的食品采用真空包装 隔绝氧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D 泡茶时,茶壶中的滤网将茶水与茶叶分离 滤网具有吸附作用
A.A B.B C.C D.D
3.下列四组物质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是
A.O2、O3 B.H2O、H2O2
C.FeCl2、FeCl3 D.H2SO3、H2SO4
4.用化学方程式对下列事实作出的解释,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稀硫酸处理氢氧化钠废液
B.石灰水溶液因敞口放置发生变质
C.煤气中毒
D.喝碳酸饮料时瓶口产生气体
5.O2、H2、CO2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实验室制取这三种气体的化学反应中,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结合KN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t2℃的饱和NH4C1溶液降温到t1℃,溶液质量不变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待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铝丝和银丝 分别加入硝酸镁溶液 分别加入稀硫酸
B 铁粉和碳粉 观察颜色 分别用磁铁吸附
C 黄金和黄铜 分别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分别加热
D 碳酸铵和碳酸氢铵 简单加热闻气味 品尝一下
A.A B.B C.C D.D
8.如图为老师进行实验的步骤示意图,在步骤四乙瓶溶液倒入前,若要预测甲瓶溶液颜色变化的可能情形,则下列的预测何者最合理
A.只有一种可能,会观察到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
B.只有一种可能,会观察到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
C.有两种可能,会观察到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或维持无色
D.有两种可能,会观察到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或维持红色
9.某PH=3的有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着三种离子。对这三种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K+、Cu2+、 B.、Ca2+、OH-
C.Fe3+、OH-、 D.C1-、Ag+、
10.某白色固体是由CaCO3、MgSO4、Ba(NO3)2、NaNO3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
I.取样品放入烧杯,加入足量的水,搅拌、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不溶物;
Ⅱ.取上层清液,滴加1-2滴酚酞试剂,酚酞试剂变红色;
Ⅲ.将实验I所得溶液过滤,得烧杯底部白色不溶物,滴加足量稀硝酸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下面对白色固体混合物组成的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含有MgSO4 B.一定不含有KCl、CaCO3
C.一定含有Ba(NO3)2 D.一定含有KOH
二、填空题
11.二氧化氯(C1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可由氯酸钾与二氧化硫反应制得,同时可以减少酸雨对人类的影响,并得到一种常用化肥K2SO4。
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中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
(3)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_____。
(4)中数字“2”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
12.有一个原子含有X、Y、Z三种粒子(质子、电子、中子,未依照顺序排列),且X、Y、Z的粒子数目依序为Nx、Ny、Nz。已知X粒子的质量最小,关于此离子的说明,请根据信息回答:
(1)决定该原子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最外层电子数;
(2)若Ny13.硫酸盐的结晶水合物通常称为“矾”,我国多部古籍都有记载。
(1)东汉《神农本草经》记载,胆矾能“化铁为铜”。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可实现“化铁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唐代《千金翼方》记载,明矾可入药用。明矾的化学式为KA1(SO4)2·12H2O,其受热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绿矾可用黄铁矿为原料制得。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FeSO4·7H2O属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三、流程题
14.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1)脱水炉中,硼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酸煮罐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5.将铁单质投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
(1)若充分反应后,滤液仍呈现蓝色,则滤液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_____种溶质,过滤,滤出的金属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
(2)若加入的铁过量,则充分反应后,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过滤,滤出的金属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16.实验室欲用H2O2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 _____(填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已知:用H2O2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如图2中甲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 _____,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3)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7.松花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某学习小组进行了“松花蛋制作”的项目研究,请结合任务回答问题。
【任务一】品松花蛋,初识松花蛋的酸碱性
同学们品尝松花蛋时,发现松花蛋略有涩味,加入食醋涩味减轻,他联想到碱性物质通常有涩味,推测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
【任务二】浸松花蛋粉,寻找涩味缘由
取适量松花蛋粉(用于制作松花蛋泥的原料),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12,证明滤液中含有碱性物质。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松花蛋粉中主要含有生石灰、食盐、纯碱等。
【分析推理】
(1)松花蛋粉加水调和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
(2)甲同学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滤液中的碱性物质除氢氧化钠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或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
(3)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滤液中不含纯碱
另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碳酸钾溶液 _________ 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找到了松花蛋粉加水后滤液显碱性的原因,寻到了涩味的缘由。
[反思总结]
(4)判断化学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腌松花蛋,制作传统美食
同学们戴上手套。将松花蛋粉加入容器中,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到松花蛋泥,将松花蛋泥均匀裹到新鲜鸭蛋上密封。
(5)从安全的角度说明“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18.在全民抗击疫情的新形势下,芬必得、莲花清温、布洛芬等药品成为人们的新宠:其中中成药莲花清温胶囊在防治新冠肺炎中作用显著,其主要成分之一的绿原酸的化学式为C16H18O9。
(1)绿原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2)绿原酸中C16H18O9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19.现有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1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BaC12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写所滴入BaC1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当滴入BaCl2溶液___________g时,恰好完全反应;
(2)当滴入BaCl2溶液150g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试通过计算,求10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A
6.B
7.C
8.D
9.A
10.B
11.(1)
(2)
(3)3SO2
(4)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2.(1)Nx
(2) Nz Ny
13.(1)
(2)化学
(3)纯净物
14.(1)
(2)置换反应
(3)除去硼中的氧化镁
15.(1) 2 Fe##铁
(2) AgNO3和Cu(NO3)2 Fe、Ag和Cu
16.(1) B
(2)液面上升
(3)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7.(1)
(2)Na2CO3
(3) 过量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反应物
(5)生石灰与水反应有大量热放出,慢慢加水,并不断搅拌可以避免温度过高,以防灼伤
18.(1)16:18:9
(2)354
19.(1)104
(2)Cl-
(3)解:设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
解得x=5.3g
答:10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5.3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