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14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14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9 22: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课前检测
解释下面词语:
衍生 派生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沧海一粟侧重微小;九牛一毛侧重的是量少
衍生:繁衍生息,由演变而产生。
派生:江河的源头产生出的支流,引申为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
派生是指由一物演变发展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本质不变;而衍生在于其产生了新事物。
沧海一粟 九牛一毛
1.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按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3.深入挖掘,体会并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一:
结合文本和导学案,梳理文章时间线与对应的事件,说明青蒿素的研究进程,并填写下表
学习任务(一)
课文对应部分 时间 事件 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童年
1955年 第二部分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20世纪50年代 1967年 1969年 1971年10月4日 第三部分从分子到药物 20世纪70年代 1972年11月8日 1973年秋 第四部分影响世界 1977年 1979年 1981年 1982年 1986年 第五部分发展与超越 2002年 2009年 如今 第六部分中医药学的贡献 曾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
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
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被中医研究院任命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
成功从青蒿中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与同事做志愿者;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找到熔点在156~157℃的无色晶体——C15H22O5,命名为“青蒿素”
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青蒿素立体分子结构被发表,并被收录
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发明奖”
第一个发言作报告
会上所做的《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公开发表
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出版
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2000个方药
↓发现
抗疟方药640个
↓提取
380余种提取物

小白鼠身上
做实验
(效果甚微)
↓查文献
青蒿提取物
↓临床试验
安全性高的中性
提取物
↓分离提纯
青蒿素
↓制成药物
青蒿素胶囊
↓研究评价
双氢青蒿素
↓发展
青蒿素衍生物
学习任务(二)
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分析。
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
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扎实的专业知识
重视古籍;善于思考;锲而不舍
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造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任命我领导抗疟疾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疾疗效的成分。
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敢于冒险、勇于奉献的探索精神。
①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的系统学习、用两年半时间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使屠呦呦在中医药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提升了能力。
②勤于思考。屠呦呦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古代医者的经验中获得启迪,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③锲而不舍。在漫长的“抗疟”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及其团队经历诸多困难、大量实验,无怨无悔地进行医学研究工作。
④团队力量。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
⑤继承发展中医药学精髓。屠呦呦及其团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
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的概括分析。
①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
②中药砒霜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③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石杉碱甲,可治疗老年痴呆症。
④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⑤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
⑥芍药苷可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
⑦生物力药理学用于防病治病。
学习任务(三)
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屠呦呦
请大家怀着对屠呦呦团队的敬仰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的续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坚持目标、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传统中医药学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
1.【答案】C
【解析】C项,张冠李戴,文中倒数第二段说“屠呦呦……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义立竿见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
2.【答案】B
【解析】B项,“朴素”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3.【答案】青蒿素产品竟能“抗癌”
【解析】解答此题,重点在于对文段的压缩、概括。文段中主要写了青蒿素产品、疗效。点出报道的中心事物“青蒿素”,结合原文内容概括即可。
当堂练习:完成学案的现代文阅读1-3题
课后作业:
完成分层训练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