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常考易错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常考易错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0 11:1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常考易错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与一定相等的是( )。
A. B. C. D.
2.晓红在计算25×(40+5)时,漏写了括号,算成了25×40+5,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比,( )。
A.少了24个5 B.多了24个5 C.不变 D.少了100
3.琦琦用计算器计算152-88时,不小心算成了152-8,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还需将琦琦算出来的结果再( )。
A.加80 B.减80 C.乘11 D.除以11
4.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
5.下列算式中,能正确计算32×12的是( )。
A.32×10+2 B.32×10-2 C.30+2×12 D.32×10+32×2
6.125×88简便运算不正确的是( )。
A.125×8×11 B.125×80+125×8
C.125×80×8 D.125×4×22
二、填空题
7.1400-28-72=□-(28○72)。
8.3100÷25÷4=3100÷(□○□),这样算简便。
9.(100-5)×28=28×100-28×5,这是运用了( )。
10.计算器上“8”这个键坏了,请你用计算器帮我计算135×88的结果,用算式表示操作过程是( )。(不用计算结果)
11.36×25×4=36×(25×4),运用了( )律;9000÷125=(9000×8)÷(125×8),这是根据( )。
12.★×7+★×( )=★×10,如果420÷▲÷●=42,那么▲×●=( )。
13.已知A×34+66×A=4500,A=( )。
14.在括号里填上“>”“<”或“=”。
40×7+3( )40×(7+3) 360÷4×3( )360÷(4×3)
三、判断题
15.13+25+75=13+(25+75)。( )
16.a÷b÷c=a÷(b÷c)。( )
17.127×3×2的积与127×5一样大。( )
18.与□×98相等(□是一个两位数)的算式应该是□×100-□×2。( )
19.4×a×8=4×(a×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15×11= 2400÷25= 180-79-21= 25×13×4=
200÷5÷4= 480÷3÷8= 125×3×8= 16×99=
21.计算题。
(1)6×4×25 (2)22+36+164+178
(3)960÷[(18-6)×5] (4)206×14+94×14
22.606个301减去606,差是多少?
五、解答题
23.超市购进28箱饮料,每箱25瓶,每瓶卖4元。这些饮料可以卖多少元钱?
24.“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买篮球和排球各50个,一共要用多少钱?
25.明明从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书,开始每天看12页,10天只看了全书的一半,为了能按时还书,以后每天要多看3页,还要几天看完?
26.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使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使6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7.扶贫助农在行动。桃园村的水果丰收了,受疫情影响销售困难,各地纷纷伸出援手。胜利超市订购了25车水果,每辆车装24箱苹果和26箱橘子,一共订购了多少箱水果?
参考答案:
1.B
【分析】去掉括号,括号内各项都变号。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关键是掌握去括号的法则。
2.A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25×(40+5)=25×40+25×5,而这个算式比25×40+5多25×5-5。25×5-5也是24个5,据此解答。
【详解】25×(40+5)=25×40+25×5
25×40+25×5-(25×40+5)=25×5-5=24×5
则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比,少了24个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关键是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换,进而得出结论。
3.B
【分析】观察152-88与152-8这两个算式可知,先根据减法的性质,将算式52-88变换为152-8-80,再与算式152-8比较可知,还需要再减去80即可。
【详解】152-88=152-(8+80)=152-8-80,则还需将琦琦算出来的结果再减8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减法的性质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4.C
【分析】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交换律:a+b=b+a;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2+29+68+41=32+68+29+41=(32+68)+(29+41),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5.D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可知,32×12=32×(10+2)=32×10+32×2,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32×12=32×(10+2)=32×10+32×2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A.125×88=125×(8×11)=125×8×11,原简便运算正确;
B.125×88=125×(80+8)=125×80+125×8,原简便运算正确;
C.125×88=125×(80+8)=125×80+125×8,原简便运算不正确;
D.125×88=125×(4×22)=125×4×22,原简便运算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1400;+
【分析】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叫做减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详解】1400-28-72
=1400-(28+72)
=1400-100
=1300
所以1400-28-72=1400-(28+72)。
【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法的性质,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8.25;×;4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100÷25÷4=3100÷(25×4)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9.乘法分配律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100-5)×28=28×100-28×5,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10.135×22×4
【分析】88=44×2,88=22×4,88=90-2……,88可以用这些算式计算出来,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器上“8”这个键坏了,请你用计算器帮我计算135×88的结果,用算式表示操作过程是135×22×4。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得数是88但不含有数字8的算式。
11. 乘法结合 商不变的规律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36×25×4
=36×(25×4)
=36×100
=3600
9000÷125
=(9000×8)÷(125×8)
=72000÷1000
=72
36×25×4=36×(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9000÷125=(9000×8)÷(125×8),这是根据商不变的规律。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的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运算定律分析填空。
12. 3 10
【分析】根据题意,★×7+★×()=★×10,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得出,7加3得10,所以括号里填3;420÷▲÷●=42可以把它们变为,故填10,据此解答。
【详解】
★×7+★×(3)=★×10,如果420÷▲÷●=42,那么▲×●=(10)。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并灵活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45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可知,A×34+66×A=A×(34+66)=A×100=4500,所以,A=4500÷100=45。
【详解】由:A×34+66×A=A×(34+66)=A×100=4500,可得:
A=4500÷100=45
【点睛】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 < >
【分析】第一小题,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40×(7+3)=40×7+40×3,所以,40×7+3<40×(7+3);
第二小题,根据除法的性质可知,360÷(4×3)=360÷4÷3,所以,360÷4×3>360÷(4×3)。
【详解】40×7+3<40×(7+3)
360÷4×3>360÷(4×3)
【点睛】解答此题时,先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
15.√
【分析】算式13+25+75=13+(25+75),将25与75相结合,优先计算,根据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可知,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13+25+75
=13+(25+75)
=13+100
=113
所以原题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通过具体算式考查了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16.×
【分析】除法的性质:a÷b÷c=a÷(b×c),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除法的性质可知:a÷b÷c=a÷(b×c),所以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除法的性质知识的掌握。
17.×
【分析】按照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乘法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得出答案,进一步比较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127×2×3
=254×3
=762
127×5=635
762>635
所以127×2×3的积与127×5一样大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此题还可以利用乘法结合律:127×2×3=127×(2×3)=127×6=762。
18.√
【分析】把98看成100-2,此时算式就变成□×(100-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先观察数据,发现98非常接近100,此时可把98看作100-2,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98=□×(100-2)=□×100-□×2,所以这句话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结果不变。当在算式中发现有数非常接近整百数时,可以写成整百数减(加)一个数凑成接近整百的数,进行解答。
19.×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其结果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有分析可知,4×a×8=4×(a×8)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能够准确区分。
20.165;96;80;1300
10;20;3000;1584
【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商不变规律,减法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详解】15×11=15×10+15=165;
2400÷25=(2400×4)÷(25×4)=96;
180-79-21=180-(79+21)=80;
25×13×4=25×4×13=1300;
200÷5÷4=40÷4=10;
480÷3÷8=160÷8=20;
125×3×8=125×8×3=3000;
16×99=16×100-16=1584.
【点睛】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可使计算变得简便。
21.(1)600;(2)400;
(3)16;(4)4200;
【分析】(1)6×4×25此题应根据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2)22+36+164+178此题先交换178与36的位置,然后再根据加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3)960÷[(18-6)×5]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4)206×14+94×14此题应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
【详解】(1)6×4×25
=6×(4×25)
=6×100
=600
(2)22+36+164+178
=22+178+164+36
=(22+178)+(164+36)
=200+200
=400
(3)960÷[(18-6)×5]
=960÷[12×5]
=960÷60
=16
(4)206×14+94×14
=(206+94)×14
=300×14
=4200
22.181800
【分析】606个301即为301×606,再减去606,为301×606﹣606。
【详解】301×606﹣606
=(301﹣1)×606
=300×606
=181800
【点睛】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3.280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超市购进饮料的箱数×每箱的瓶数×每瓶卖的钱=这些饮料可以卖的钱,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28×25×4
=28×(25×4)
=28×100
=2800(元)
答:这些饮料可以卖280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运用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进行计算更加简便。
24.7500元
【分析】分别算出买50个篮球和买50个排球的钱数,然后加在一起即可。
【详解】85×50+65×50
=(85+65)×50
=150×50
=7500(元)
答:一共要用750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四则混合运算及乘法分配律的掌握。
25.8天
【分析】由题意知,前10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从而可以计算出这本书后一半的页数,用后一半的页数除以后一半部分每天看的页数就是看后半部分的天数。
【详解】(12×10)÷(12+3)
=120÷15
=8(天)
答:还要8天看完。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前半部分的页数和后半部分的页数是一样的。
26.700千米
【分析】甲、乙两地之间的总路程=客车的速度×相遇时间+货车的速度×相遇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80×5+60×5
=(80+60)×5
=140×5
=7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的铁路长700千米。
【点睛】在相遇问题中,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27.1250箱
【分析】用每辆车装苹果箱数乘车辆数,求出苹果总箱数。用每辆车装橘子箱数乘车辆数,求出橘子总箱数。再用苹果总箱数加上橘子总箱数,求出水果总箱数。
【详解】24×25+26×25
=(24+26)×25
=50×25
=1250(箱)
答:一共订购了1250箱水果。
【点睛】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