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十六年前的回忆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17 22:1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六年前的回忆 同步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___年,李大钊同志于--------年----月——日遇害。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的是________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ì jìnɡ yán jùn c ( http: / / www.21cnjy.com )í xiánɡ jú shì mián páo shū jí chōu tì jù liè
(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 )( )( )
二. 形近字组词:
 刑(  )娱(  )绞(  )僻(  )籍(  )峻(  )详(  )
 形(  )误(  )狡(  )避(  )藉(  )竣(  )祥(  )
三、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
    伟大的  态度    耐心地  问
    慈祥的  力量    奇怪地  说
    严峻的  面庞    坚决地  讲
四、选词填空  
 关于  尽管  除了  为了  按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达到共同的目的,我们必须努力奋斗。
 2.(  )开会的内容,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一番。
 3.(  )他的意见去办,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假期里,(  )休息之外,还要注意学习和锻炼。
 5.今年夏天,(  )天气炎热,同学们仍然坚持学习。
6.用“严”“沉”组词填空。
①局势越来越( )。
②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态度,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 )。③爸爸妈妈对我要求( )。
④人们心情( )。
⑤小花( )片刻,迅速做出了回答。
⑥外面传来( )的脚步声。
7.给“重”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重:⑴重量,分量(2)程度深(3)主要、紧要(4)认为重要(5)不轻率
重心( ) 重伤( ) 重点( ) 重视( ) 尊重( ) 慎重( )重任( ) 稳重( )
五、读句子,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相照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句
1.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烧掉呢?怪可惜的。”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我低声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4 .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5 .四月六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着她到儿童娱乐场散步了。
六、读句子,回答问题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1.“可怕的一天”指哪一天?
2.“果然”一词说明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七、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里画“√”,并说说为什么选它?《十六前的回忆》一文
1.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
2.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之情。(  )
3.歌颂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揭露了反动军阀凶狠残暴的本质,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
八、《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练习(一)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 。
2. 、 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 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二)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安定 ( ) 信心 ( )
2.用“ ”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3.父亲脸上的表情 “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因为 。
4.“父亲”指 ,“伟大的力量”指 。
(三)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 再说什么了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与“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照应的句子是

3.本段话的中心句
是: 。
4.“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
(1)
(2)
(3)
3、文中“我哪能离开呢?”请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4、将这个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正确的是:( )
  A、父亲对母亲说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B、父亲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C、父亲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D、父亲对母亲说 :“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5.这段话反映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
  A、反映了父亲忠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
  B、反映了父亲关心家庭的高贵品质。
  C、反映了父亲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D、反映了父亲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6.假如你是文中的李大钊,当局势这样严峻时,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并想对李大钊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有的人 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学习体会对比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运用;体会诗中的韵律,节奏及感情,从而品位高尚人生的精神境界;学习鲁迅先生“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和“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
【学习方略】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中的深刻哲理,品味诗歌形象的议论;
2.理解诗歌中的议论,在生活中养成爱憎分明,为他人着想,甘于牺牲的品质。
【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1)骑{ (2)当{ (3)藏{
( )-------- ( )------- ( )--------
2.解释下列词语
(1)不朽:
(2)抬举:
3.文学常识填空
(1)《有的人》的作者是 ,诗集有 , 等。
(2)鲁迅原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浙江 人,是伟大的 、 。其小说集有 , ,散文集有 。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或。
4、诗中两个“活”,两个“死”各有什么不同含义?
5、第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6、本诗2~4接围绕着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对两种人作了具体的形象对比。请概括出各小节从哪个方面进行的对比?
(1)第2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
(1)“有的人”中的第一种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种人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人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通过集中、凝练的语句,突出了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贯穿全文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点出“有的人”是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点明,读者也知道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索】
学习本首诗后,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了什么?请你和同学们展开交流,并写一篇读后感。
答案
1.略 2.(1)流传不磨灭 (2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中某人而加以赞赏或提拔 3(1)臧客家 《罪恶的黑手》《生命的零度》(2)周树人 绍兴 革命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4、 第一个“活”指肉体上的活,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第一个“死”指生命毫无价值,地二个“死”生命不存在了。 5、 这一节是全诗的总起,也是全诗内容的概括。 6、(1)第2节:生前表现。(2)第3节:死后愿望。(3)第4节:活着时的不同作用 7、(1)骑在人民头上的作威作福的统治者 鲁讯和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骄横腐朽,骑在人民上想不朽 热爱人民,为人民甘愿奉献一切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甘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事业 (3)比喻 反复 对比 8、 启发作者深思,使全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因为题目已表明,诗中多次“意引”了鲁迅的话,诗中后一种人的形象非常切合鲁迅的实情。 9、(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