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0 19: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目录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
2.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一)美国文化
1.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
(1)背景:
①种族多元:美国独立战争前,来自欧洲国家的移民和被贩卖为奴的非洲黑人,与当地的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土地上。
②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以欧洲文化为主导)
(2)特征:
美国白人
美国黑人
美国印第安人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一)美国文化
1.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
(3)表现:
“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①语言:
美式英语
②生活:
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
③思想:
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
④族群:
自发形成一种民族意识,激发了北美人民去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自己的民族独立。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一)美国文化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1)背景:
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
(2)表现:
1787年的联邦宪法,建立联邦制共和国,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①政治文化:
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②精神追求:
召开制宪会议(1787年)
自由女神像正式名称是“自由照耀世界”。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块铭牌,上面刻着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颁发的日期;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国的象征。
自由女神像
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
③局限: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二)拉丁美洲文化
1.独立前的拉美文化(形成)
(1)背景:
拉丁美洲殖民地示意图
①到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建立殖民统治;
②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语言;
③种族融合现象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二)拉丁美洲文化
(2)表现:
1.独立前的拉美文化(形成)
①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
②天主教成为主要宗教;
③拉丁舞成为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④偏远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印第安图腾崇拜
巴西基督山
在跳拉丁舞时,人体的状态应分成三部分:
上半身,尤其是肩部应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是拉丁舞中白人文化的精髓体现;
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应收紧且尽情地扭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
下半身,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
◎拉丁舞表演
拉丁舞中蕴含了哪些地区的文化元素?呈现什么文化特点?原因何在?
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
多元性
族群多源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二)拉丁美洲文化
2.独立后的拉美文化(发展)
(1)背景:
19世纪上半叶,拉美民族独立运动除了海地外大多由土生白人领导并建立共和国。
1804年,法属海地独立
1822年,葡属巴西独立
玻利瓦尔领导解放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圣马丁领导解放智利、秘鲁
1821年,墨西哥独立
玻利瓦尔
杜桑·卢维杜尔
圣马丁
佩德罗一世父亲是葡萄牙摄政王储若昂(后来的若昂六世)。1801年因长兄去世,成为巴西亲王若昂的继承人。1807年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葡萄牙。葡萄牙王室集体逃亡巴西并定居在里约热内卢。
1820年8月,葡萄牙发生了自由党人的革命。若昂六世回国前宣布佩德罗王储为巴西王国的摄政王。1822年宣布巴西的独立。
佩德罗一世
墨西哥独立战争最早的领导人。他被尊称为墨西哥"国父"
伊达尔哥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2)表现:
(二)拉丁美洲文化
2.独立后的拉美文化(发展)
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也促成了战后独裁权力(考迪罗)的形成。
①追求自由、法治:
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②弊端:
考迪罗(制度)
产生于19世纪初拉美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时期,那时涌现出一批军事领袖,他们为拉美各国的独立做出了贡献。独立后,他们实行专制统治,成为第一代“考迪罗”。
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在思想上传统天主教影响较大。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庄园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独裁制度。在拉美各国相继独立后考迪罗逐渐成为拉美经济发展的阻碍。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1)17—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1.背景:
拿破仑战争前,欧洲大陆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王国、邦国和自由城市。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是欧洲人的普遍信仰。13世纪末,西欧封建社会在走完近4个世纪的盛期,开始由盛转衰。14世纪,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从15世纪后期开始,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一些君主设法限制封建贵族势力,力图建立强大的王权,但是这种加强了的王权(亦称“绝对君主制”)仍然是封建性质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4一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王权与特权,打破宗教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特别是17一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已经不断扩散到欧洲以及美洲地区。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所提出的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等,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为欧洲的现代文明勾画了蓝图,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
——选择性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基督教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封建世俗王权达到顶峰,出现民族国家;
法国:资本主义萌芽与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解放,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出现。
(2)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一个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
◎ 《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代雄狮拿破仑
(1769-1821)
(3)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2.重构内容:
封建、专制成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欧洲的普遍要求。
3.重构表现: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3.重构表现:
(1)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十二月革命党人起义的情景
③结果:
①背景:
一些贵族青年军官受启蒙思想影响。
②主张: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起义失败,但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 
材料:1815-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许多军官对他们在其中已生活了4年比较自由的西方社会有着极深的印象。在那里他们吸收了当时法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激进思想,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当他们于1918年回到俄国时,他们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
这种情感说明了所谓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这次起义爆发于1825年12月,即亚历山大一世死后。其首领多半是希望废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使俄国西方化的军官。由于得不到支持,起义不幸的失败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3.重构表现:
(2)波兰:民族独立起义
①原因:
②概况:
③影响:
◎“钢琴诗人”肖邦
肖邦生于俄国统治下的华沙,1829年起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据说,肖邦在流亡国外的岁月里,一直随身携带一个装满家乡泥士的银杯,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他的许多作品也都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亡国的悲愤之情。1831年10月,他在旅途中得知俄军入侵华沙镇压革命的消息后万分悲恸,愤然创作了钢琴曲 《C小调练习曲》。在弥留之际,他特意叮嘱亲人,一定要在他死后将他的心脏送回波兰。
受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
1830年11月,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3.重构表现:
(3)德意志:
A.德意志处于分裂状态。
B.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
C.经济发展,德意志要求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
①背景:
A.时间:1848年2月和3月
B.地点: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
C.目的: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②概况:
革命失败,但德意志的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
③影响: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定义:
殖民国家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
2、被殖民地的回应:
2、被殖民地的回应:
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英国人到印度的时候,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应该完成双重任务。第一个是摧毁性的,是把原来的鬼佬的陈旧的过时的制度给予破坏。第二个任务是建设性的,是在摧毁印度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以西方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新印度。
——《欧洲文明十五讲》
3.亚非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A.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
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
B.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
(1) 中国:
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保留传统文化: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①接受外来文化:
辜鸿铭认为:“洋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割去发辫、穿上西服,就会对我们稍加尊敬的。我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都由中国人变成欧式假洋人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一种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
——刘中树等:《辜鸿铭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
A.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
B.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基督教未能全面流行。
C.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印度:
把英语、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被移植到印度。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3.亚非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泰姬陵
①接受外来文化:
②保留传统文化:
1857年,按伦敦大学模式,在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建立了三所大学,开始授予学位。1829年近代大、中学学生数约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为吸引更多人接受西方教育,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会英语者为公务员的政策。
——《印度史》
②保留传统文化:
(3)埃及:
君主立宪制
A.伊斯兰教仍是其主要宗教; B.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
默罕默德·阿里
(1769—1849)
现代埃及的奠基人
阿拉比
埃及 祖国党 领袖
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扎格鲁尔
华夫脱党领导
现代埃及之父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3.亚非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①接受外来文化:
近代战争与文化扩张
战争:北美独立战争
重构:美国文化
战争:拉美独立战争
重构:拉美文化
①多元融合;
②考迪罗独裁;
③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
①多元文化;
②民主法治;
③种族歧视;
战争:拿破仑战争
重构:欧洲文化
①冲击封建制度;
②民主、自由、法治;
③民族意识
侵略:欧洲文化侵略
重构:亚非文化
①中国:学西方器物、制度、思想,保存传统;
②印度:学西方政治;保留传统等;
③埃及:学西方政治,保留传统;
【课堂小结】
1.(2022年广东惠州高二统考期中)拿破仑对外战争废除封建贵族特权,宣传《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在欧洲,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拿破仑战争( )
A.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B.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
C.打击了欧洲的君主制度 D.使欧洲开始走向统一
课堂巩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拿破仑战争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排除B项;拿破仑战争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C项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拿破仑战争没有使欧洲走向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年辽宁大连高二大连市一0三中学期中)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B.使民族自决原则被广泛接受C.促进了亚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D.导致反战和平运动普遍兴起
课堂巩固
【答案】A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唤醒了”亚洲人民的独立意识,改变了亚洲和亚洲人的思想等,说明一战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族自决原则已被广泛接受,排除B项;一战促进了亚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反战和平运动普遍兴起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年北京房山高二统考期中)列宁曾这样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参加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受到启蒙思想影响
B.希望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学习西欧改造俄国
C.仅限于资产阶级阶层,脱离人民,导致起义失败
D.传播民主自由的革命主张,推动俄国政治变革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月党人”虽然失败了,但是其传播了民主自由的革命主张,推动了俄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和政治变革,所以在列宁看来,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D项符合题意;“十二月党人”的经历和思想状况,不是对列宁观点的准确理解和全面分析,A项不符合题意;十二月党人的主张不能说明其“事业没有落空”,B项不符合题意;“限于资产阶级阶层,脱离人民”是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的教训,只是对材料部分信息解读,与列宁观点的主旨不符,C项错误。
课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