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2 19: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计算机系统终结密码 B.实用型核聚变反应堆
C.合成抗疟疾和流感的新疫苗 D.AI数据生成
2.实验室现需要的稀硫酸80mL,可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计算需要约16.3mL的浓硫酸
B.配制稀硫酸时,应选用100mL的容量瓶
C.用刚洗涤过的量筒来量取浓硫酸会导致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高
D.转移液体时需等稀释的硫酸温度与室温一致后再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
3.下列有关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中正确的有
①从1L0.1mol/LNaCl溶液中取出250mL,剩余溶液中c(Cl-)=0.075mol/L
②配制480mL0.10mol/L的CuSO4溶液,需称取12.5g胆矾
③将4.48LHCl通入水中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c(HCl)=0.4mol/L
④将30mL0.5mol/L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c(Na+)=0.06mol/L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氧气分子的质量是32g B.1molNH3的体积一定是22.4L
C.0.1mol L-1K2SO4溶液中含有0.1molK+ D.0.5molH2约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5.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无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酒精灯
A.A B.B C.C D.D
6.下列关于氯气和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B.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C.新制的氯水只含有HCl、和HClO三种分子
D.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7.日常生活、生产、医疗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所呈现的就是金属元素的焰色
B.碳酸氢钠药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醋同服可提高疗效
C.溴化银可被用作医疗X射线胶片上的感光剂
D.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
8.在和的混合溶液中,测得,当加入等体积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浓度约为
A. B. C. D.
9.某温度下,向a、b、c、d中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中的一种(已知:密封隔板Ⅰ、Ⅱ、Ⅲ、Ⅳ可自由滑动,且与容器内壁摩擦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中充入的是O2
B.a和d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a和c中气体所含原子数相等
D.c和d中气体密度之比为1∶2
10.下列①~④是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解释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① 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② 钠熔成小球 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③ 钠四处游动,嘶嘶作响 产生了气体
④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变红 生成了碱性物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
C.实验①②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
12.关于下列图示仪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仪器可用来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精确度为0.1mL
B.图②所示装置可作为收集、洗气装置或安全瓶使用
C.图③所示仪器使用前只需检查下端活塞是否漏液
D.图④所示仪器可用于蒸馏或分馏
13.钠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与两种固体颜色不同
C.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糕点制作也可以用
D.金属钠非常活泼,实验室将金属纳保存在煤油中
14.近期,央视“3.15”晚会曝光青县“瘦肉精羊肉”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8N2C112O,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C、H、O、N、Cl五个元素组成
B.“瘦肉精” 属于氧化物
C.“瘦肉精” 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瘦肉精”中碳、氮的质量比为36:7
二、填空题
15.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常用的消毒剂产品按成分可以分为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多种。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液氯和新制氯水中的氯元素全是游离态,都能作杀菌消毒剂
B.的酒精杀菌消毒效果比的医用酒精好
C.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均是利用了它们的强氧化性
D.84消毒液与洁厕剂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2)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它的一种制备方法是向溶液中通入,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某NaClO溶液中含,该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用于环境杀菌消毒时NaClO溶液须稀释后使用,若用该溶液配制溶液,则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浓溶液。若所配制的NaClO溶液浓度偏小,则下列可能的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俯视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补加蒸馏水
(4)过氧化氢有“绿色消毒剂”之称,这是因为_______。若将过氧化氢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它们的消毒能力都严重降低,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现象说明氧化性_______(填“>”或“<”)。
16.和在厨房中很常见,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属于_______,的俗称为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和固体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
(2)厨房去油污选用溶液而不选用溶液的原因为_______。
(3)比较和的热稳定性的示意图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Ⅱ中的溶液变浑浊了,而烧杯Ⅰ中的溶液未变浑浊。
①热稳定性:_______(填“>”、“<”或“=”)。
②烧杯Ⅱ中的溶液变浑浊,反应后的产物为_______(填化学式)。
(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时转化率与熔烧时间的关系如图。
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若起始时投入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6.8g(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则M点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转化率)
17.由CO2、H2O(g)组成的混合气体共a mol,其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将该混合气体慢慢通过装有lmol Na2O2的真空管,充分反应后,维持120° C、1.01×105Pa,收集所得气体,冷却、称量,真空管中固体质量增加yg。
(1)若a=2, x=0.5时,反应后所得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
(2)若a=2, y=28时,x的取值范围_______。
(3)若a=1.25,试作出y与x的关系曲线图像,并在y轴标明曲线起点和终点数值_______。
18.1984年我国研制出有效杀灭肝炎病毒的消毒液,命名为“84消毒液”。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室“84 消毒液”可通过将氯气通入冷而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获得,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用,会产生黄绿色有毒气体。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将“84 消毒液”与同时用于织物漂白,效果不佳,原因 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高铁酸钠是一种能氧化、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①某兴趣小组欲用固体配制的高铁酸钠溶液,需要高铁酸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配制所用的容量瓶上标有_______、_______、刻度线。
②下列操作导致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之后,直接用于溶液的配制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与刻度线相切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19.钠是一种常见元素,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工业生产和化工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防止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可将钠保存在______中。
(2)钠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分别是、,其中可以作为供氧剂的是______。
(3)钠的一种盐俗称苏打,其化学式为______,向该盐溶液中通入气体,会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钠的另外一种盐在日常生活应用也十分广泛,既可以用来烘焙糕点,也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它的俗名为______。
三、实验题
20.实验室用固体配制的溶液。
(1)配制溶液时,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填名称),需要增加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名称),该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
(2)配制该溶液需要称量_______固体,若称量的固体有部分失水,则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定容时的操作是当加水至离刻度线,_______,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_______。
(4)取任意体积的该溶液,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溶液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若取溶液稀释至,稀释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5)取所配溶液100mL与80mL未知浓度的溶液充分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21.“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84”消毒液部分标签如下图所示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NaClO质量分数25% 密度1.2
①计算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②若用NaClO固体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溶液,下列操作可能使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干燥就直接使用 B.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C.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2)实验小组欲利用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选择实验装置如下:
①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C中盛装试剂为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
③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84”消毒液需要避光密封保存,否则容易变质而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①;
②_______。
(4)若要制得题(1)标签所示的84消毒液,理论上需要_______g的。
四、计算题
22.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
注:和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和。
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_______,至少需要的溶液_______L。
23.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乙醇含有_______个H原子,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其中官能团羟基所含的电子数为_______。
(2)某条件下,氧气所占的体积为,则在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
(3)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则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4)(标准状况)与一定量的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与)后,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g,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据此解答。
【详解】A.计算机系统终结密码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A不选;
B.实用型核聚变反应堆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B不选;
C.合成抗疟疾和流感的新疫苗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选;
D.AI数据生成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D不选;
答案选C。
2.C
【分析】没有80ml容量瓶,应配制100ml溶液,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解得x=16.3m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需要约16.3mL的浓硫酸,A正确;
B.没有80ml容量瓶,应配制100ml溶液,选择100mL的容量瓶,B正确;
C.用刚洗涤过的量筒来量取浓硫酸,使得所量取的浓硫酸因稀释所含溶质减少,导致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低,C错误;
D.溶液受热膨胀,直接注入容量瓶定容后,等冷却到室温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制稀硫酸的浓度偏高,因此转移液体时需等稀释的硫酸温度与室温一致后再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D正确;
故选C。
3.C
【详解】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取出部分溶液不影响浓度变化,故c(Cl-)=0.1mol/L,①错误;
②配制480mL溶液,需用500mL容量瓶,需胆矾的质量为m=nM=cVM=0.1mol/L×0.5L×250g/mol=12.5g,②正确;
③未指明标准状况下,不能计算,③错误;
④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n(Na+)=0.03L×0.5mol/L×2=0.03mol,c(Na+)==0.06mol/L,④正确;
故选C。
4.A
【详解】A.NA个氧气分子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其质量为,A正确;
B.没有指明状态,气体摩尔体积具体数值无法确定,即无法得出其体积数值,B错误;
C.未指明溶液体积,即溶质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所以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C错误;
D.0.5molH2含有氢原子物质的量为1mol,即氢原子个数为6.02×1023,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存放,所以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故不需要的为酒精灯;
答案选D。
6.D
【详解】A.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A错误;
B.氯水含有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或受热后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增强,B错误;
C.氯气溶于水,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新制的氯水一定含有Cl2、 H2O和HClO三种分子,C错误;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一些金属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称为焰色试验,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所呈现的就是金属元素的焰色,故A正确;
B.碳酸氢钠药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醋中的醋酸能消耗碳酸氢钠,所以与醋同会降低疗效,故B错误;
C.溴化银具有感光性,可被用作医疗X射线胶片上的感光剂,故C正确;
D.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故D正确;
故选B。
8.A
【详解】混合溶液中加KOH,沉淀质量最大时溶液中Al3+和Fe3+完全沉淀,只剩余K+和,此时c(K+)=2c(),原溶液中c()=0.4mol/L,加入等体积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体积约为原来的2倍,因此c()=×0.4mol/L=0.2mol/L,反应后溶液中c(K+)=2c()=0.4mol/L,故选A。
9.B
【分析】四种气体的质量设为1g,则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mol,mol,相同温度压强下的物质的量之比=气体的体积之比=分子数之比,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相同情况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a,b,c,d分别盛装的是SO2,CO2,O2,CH4,故A错误;
B.和中气体分别为SO2和CH4,物质的量分别为mol和mol,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B正确;
C.和中气体分别为SO2和O2,相同情况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和中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mol:mol=1:2,原子数之比为3:4,不相等,故C错误;
D.和中气体O2和CH4,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32g/mol:16g/mol=,故D错误;
答案选B。
10.A
【详解】①钠的密度小于水,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正确;
②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而且钠的熔点较低,所以钠会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正确;
③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推动钠四处游动,反应剧烈会发生嘶嘶响声,正确;
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2H2O= 2NaOH+H2↑,溶液显碱性,所以反应后溶液滴加石蕊变为蓝色,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A.实验①是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能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为氧气,A正确;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MnO2作催化剂,B错误;
C.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通入氧气溶液红色不褪色,实验②、③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C正确;
D.实验①是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说明反应过程中生成了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使红色褪去,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2.B
【详解】A.图①所示仪器为酸式滴定管,精确度为0.01mL,A项错误;
B.图②可作为收集装置[长进短出(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或短进长出(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洗气装置(长进短出)或安全瓶(短进长出)使用,B项正确;
C.图③所示仪器为分液漏斗,使用前上端的塞子也要检查是否漏液,C项错误;
D.图④所示仪器为球形冷凝管,若用于蒸馏或分馏,冷凝下来的液体会聚集在球泡部位,不利于收集,D项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A.金刚石、石墨和的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
B.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粉末,所以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不同,故B正确;
C.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使食品疏松多孔,常用于制作糕点,故C正确;
D.金属钠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实验室将金属纳保存在煤油中防止金属钠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A。
14.CD
【详解】A.“瘦肉精”由C、H、O、N、Cl五种元素组成,A错误;
B.氧化物只含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瘦肉精” 不属于氧化物,B错误;
C.“瘦肉精” 中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2:18:14×2:35.5×12:16=144:18:28:426:16,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正确;
D.“瘦肉精”中碳、氮的质量比为12×12:14×2 =36:7,D正确;
故选CD。
15.(1)C
(2)
(3) 4 25.0 A
(4) 过氧化氢被还原的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 >
【详解】(1)A. 液氯不能作杀菌消毒剂,新制氯水中的氯元素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作杀菌消毒剂,A错误;
B. 酒精浓度不是越高越好,的酒精杀菌消毒效果比的医用酒精差,B错误;
C. 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物质均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其消毒剂的消毒原理均是利用了它们的强氧化性,C正确;
D. 84消毒液与洁厕剂同时使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降低消毒效果,D错误;
答案选C。
(2)向溶液中通入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NaClO溶液中含,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是92g÷23g/mol=4mol,因此该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1L=4.0。若用该溶液配制溶液,需要250mL容量瓶,则需用量筒量取次氯酸钠浓溶液的体积是。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结果;
B.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实际量取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小;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小;
D.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补加蒸馏水,溶液增加,浓度偏小;
答案选A。
(4)过氧化氢被还原的产物为水,不污染环境,因此过氧化氢有“绿色消毒剂”之称;若将过氧化氢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它们的消毒能力都严重降低,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该气体单质是氧气,这说明双氧水被氧化为氧气,因此该反应现象说明氧化性>。
16.(1) 碳酸盐 小苏打 3:2
(2)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溶液呈中性,油脂在溶液中难水解
(3) < CaCO3
(4) 1.792
【详解】(1)的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的俗称为小苏打;1mol固体中含有2mol和1mol,1mol固体中含有1mol和1mol,等物质的量的和固体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之比为3:2;
(2)的水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水溶液呈中性,油脂在溶液中几乎不水解,所以厨房去油污选用溶液而不选用溶液;
(3)①同时加热和,观察到烧杯Ⅱ中的溶液变浑浊了,而烧杯Ⅰ中的溶液未变浑浊,说明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受热不分解,所以热稳定性:<;②烧杯Ⅱ中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CO2与Ca(OH)2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所以反应后的产物为CaCO3;
(4)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有关系式:,M点碳酸氢钠的转化率为80%,则已转化的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所以,体积为。
17.(1)氧气、水蒸气
(2)0.5≤x<1
(3)
【详解】(1)由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可知,气体与过氧化钠都按1:1反应,a=2,x=0.5时,n(CO2)=1mol,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恰好反应,水不反应,从Na2O2的真空管出来的气体有氧气、水蒸气;
(2)a=2,y=28时,若x≥0.5,水不参加反应,根据过氧化钠计算增重为y=28n(Na2O2)=28,故0.5≤x<1,固体增重28g;若<0.5,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水为[1-n(CO2)]mol,所以固体增重为y=28n(CO2)+2[1-n(CO2)]=28×2x+2(1-2x)=28,解得x=2,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0.5≤x<1;
(3)当a=1.25时,若x≥0.8,水不参加反应,根据过氧化钠计算增重为y=28n(Na2O2)=28;若x<0.8,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水为[1-n(CO2)]mol,所以固体增重为y=28n(CO2)+2[1-n(CO2)]=28×1.25x+2(1-1.25x)=32.5x+2,当x=0时只有水蒸气,且反应后水蒸气过量,过氧化钠全部反应,y=2,所以y与x的关系曲线图为 。
18.(1)Cl2+2OH-=Cl-+ClO-+H2O
(2) 1∶1
(3)
(4) 1.66 温度 容积 BC
【详解】(1)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2)洁厕灵中的盐酸与“84”消毒液的NaClO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1价氯离子和次氯酸根中+1价氯生成氯气,故氯气既是氧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3)“84”消毒液中NaClO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混用时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
(4)①配制100mL0.1mol·L-1的高铁酸钠溶液,高铁酸钠的物质的量n=0.1L ×0.1mol/L=0.01mol ,需要高铁酸钠的质量m =0.01mol×166g/mol= 1.66g,配制100mL溶液应该选择100mL容量瓶,该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100mL的量程和温度(20°C),故答案为:1.66;温度;容积;
②A.定容时需要加入蒸水,所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之后,直接用于溶液的配制无影响,故A错误;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结果浓度偏低,故B正确;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与刻度线相切,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配制结果浓度偏低,故C正确;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结果浓度偏高,故D错误;
答案为:BC。
19.(1)煤油(或石蜡油)
(2)
(3)
(4)小苏打
【详解】(1)钠很活泼,钠的密度比煤油和石蜡油大,且相互不反应,则为了防止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可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可做供养剂,原因是可与CO2或H2O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为氧气的来源,而不具有此性质;
(3)碳酸钠,俗称苏打,化学式为;向溶液中通入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碳酸氢钠,化学式为,俗称小苏打。
20.(1) 漏斗 500mL容量瓶 检查是否漏水
(2) 28.6 偏大
(3) 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恰好与四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重新配制
(4) bd ac
(5)0.25mol/L
【详解】(1)由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则题给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漏斗,需要增加的玻璃仪器是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是否漏水的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漏斗;500mL容量瓶;检查是否漏水;
(2)由题意可知,配制500mL0.2mol/L碳酸钠溶液需要称量十水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0.2mol/L×0.5L×286g/mol=28.6g,若称量的固体有部分失水会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答案为:28.6;偏大;
(3)定容时的操作是当加水至离刻度线2~3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恰好与四液面的最低处相切,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说明配制实验失败,应重新配制,故答案为: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恰好与四液面的最低处相切;重新配制;
(4)取任意体积的0.2mol/L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和密度不变,但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和碳酸根离子的数目会减少,故选bd;由稀释定律可知,若取50mL溶液稀释至100mL,稀释过程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和碳酸根离子的数目基本保持不变,但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和密度会减小,故选ac,故答案为:bd;ac;
(5)由100mL0.2mol/L碳酸钠溶液与80mL未知浓度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可知,氯化钡溶液的浓度为=0.25mol/L,故答案为:0.25mol/L。
21.(1) 4.0 D
(2) Cl2+2OH-=Cl-+ClO-+H2O 饱和食盐水 吸收多余Cl2,防止污染空气 a→ed→cb→fg
(3)2HClO2HCl+O2↑
(4)348
【分析】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A中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A中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杂质HCl,C中盛装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氯化氢;B中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氯气有毒,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
【详解】(1)①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干燥就直接使用,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影响溶液体积,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不选A;
B.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由于液体挂壁造成的,不影响溶液体积,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不选B;
C.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溶质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不选C;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选D;
选D。
(2)①B中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②A中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杂质HCl,C中盛装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氯化氢;氯气有毒,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
③A制备氯气,C除氯气中的氯化氢,B中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D尾气处理,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ed→cb→fg。
(3)“84”消毒液需要避光密封保存,否则容易变质而失效, ;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HClO2HCl+O2↑。
(4)若要制得题(1)标签所示的84消毒液,n(NaClO)=1L×4mol/L=4mol,根据Cl2+2OH-=Cl-+ClO-+H2O可知,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制备氯气的方程式为,理论上需要4mol二氧化锰,需要的质量为4mol×87g/mol=348g。
22. 50 25.0
【详解】银铜合金中铜的物质的量为,由两种元素守恒得如下关系式:,至少需要的物质的量为n(Cu)= 50mol=25mol,至少需要溶液的体积为。
23.(1)
(2)
(3)
(4) 11.2
【详解】(1)乙醇的物质的量为,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含有H原子数为;1个乙醇分子共含有8个共价键,则乙醇分子中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乙醇分子中含羟基,羟基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电子数为;故答案为;0.4mol;。
(2)氧气的物质的量为,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故答案为。
(3)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则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故答案为。
(4)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电子的数目为,根据电子守恒,反应生成铁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故答案为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