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章节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运动和力》章节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10 10: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和力》章节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
A.“跳远助跑”时利用助跑可以增大惯性的道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起跑”时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
2.如图所示,一辆拉竹子的拖拉机刹车,超长的竹子向前滑落,插入前方轿车车内,造成小轿车损坏,所幸无人伤亡。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这是一个超自然事件,一切都是天意
B.刹车时有一个力推着竹子向前运动
C.拖拉机行驶的速度再快些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D.这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3.如图所示,四种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是(  )
静止的吊灯 B. 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
C. 匀速竖直下落的伞兵 D. 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
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A物块对B物块的的摩擦力为5N
C.B物块对A物块的的摩擦力为5N
D.地面对B物块的的摩擦力为5N
5.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的金属块处于静止状态,则(  )
A.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块所受的重力跟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跟金属块对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测力计所受的重力跟金属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6.飞机水平匀速向西飞行,从飞机上间隔相等的时间内先后落下三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地面上的人看到三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应是图中的(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7.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该物体3~6秒内在做匀速运动
C.该物体0~3秒内速度为2米/秒
D.该物体在第5秒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4牛
8.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火车车厢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如图所示,当火车突然加速时( )
A.两个球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减小
B.两个球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C.两个球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D.两个球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增大
9.一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向右F=10N的拉力作用下,以10m/s的速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的重力为20N,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N
B.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为20N
C.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木块每秒通过的路程一定为10m
10.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工件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是(  )
A.没有受力
B.只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只受到向右的推力
D.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与向右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如图所示,木块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木块A不受摩擦力
B.木块C受到B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为40N
C.木块C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块B受到的拉力与木块C受到的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2.如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沿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运动过程中,小明同学记录了某段时间内木块的s-t图像,如图所示,图线甲、乙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甲、F乙,所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v甲>v乙,F甲>F乙 B.v甲>v乙,F甲=F乙
C.v甲=v乙,F甲>F乙 D.v甲>v乙,F甲二、填空题
13.当锤头松了时,应选择______图的操作,反复向地面撞击,锤头就紧紧套在锤柄上了。这是利用了______(选填“锤头”或“锤柄”)的惯性。
14.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质量为0.02kg的气球A保持与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则气球除了受重力,还要受到一个___________N的力,此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g取10N/kg)
15.某工地的起重机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当起重机以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当起重机以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
16.小宇用水平方向上20N的力推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箱子未推动,则摩擦力_______2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水平推力为25N时,箱子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变为3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
17.2022年2月7日,任子威以1分26秒768获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零金牌的突破。起跑时,任子威腿部用力向后蹬,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他会向前运动;冲过终点线后,由于具有_______他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他最终停了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的作用。
1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一起后放在桌面上,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撑力是一对______力,乙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撑力是一对_______力(填“平衡”或“相互作用”)。
19.将一重为10N的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后,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若要使小球在B点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从B点开始对小球施加一个大小为______N,方向为______的力。
20.如图,两个重20N的相同的物体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那么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B取下与A并列,再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B给A的作用力为______N。
三、作图题
21.如图甲是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景。请在图乙上画出小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一小球正在斜面上向下匀速滚动,请画出小球在斜坡上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2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选填“A”、“B”或“C”);
(2)进行正确实验操作后,本实验可得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______;
(3)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分别选用毛巾、棉布、木板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由此实验直接得出来的。
2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______运动,依据______的原理,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甲、丙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反思与评价:
①小明发现在测量摩擦力的过程中,实际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大时小,请分析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②在得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后,小明想知道实验室所用铁块和铝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在正确测量摩擦力的前提下,对比如图两图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出铁块和铝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木板的粗糙程度完全相同)。
25.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或______状态,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本次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______(填“卡片”或“钩码”),通过调整______(填“卡片大小”或“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不在______(填“同一直线”或“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
(3)当卡片平衡时,将卡片剪成两半,卡片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说明只有作用在______(填“同一直线”或“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答案:
1.A 2.D 3.D 4.D 5.B 6.C 7.D 8.C 9.C 10.A 11.A
12.B 13. 乙 锤头 14. 0.2 竖直向上的 15. 2000 2000 16. 等于 25 17. 相互的 惯性 摩擦力 18. 平衡 相互作用 19. 10 竖直向上 20. 0 5
21. 22.
23. B 慢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上的速度相同 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不是
24.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各部分粗糙程度不均匀或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没有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能
25. 匀速直线运动 卡片 钩码个数 不能 同一直线 不能 同一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