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选择题
下图为亚洲略图,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丁和甲
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B.甲乙丙丁四地相比,降水最稀少的是丙
C.甲地居民大多是白色人种
D.乙地所在地区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读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下列对亚洲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西部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C.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
5.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部高,西部低 B.南部高,北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6.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B.有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 D.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下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图中数字与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④——温带季风气候 D.⑧——热带雨林气候
8.图中⑤~⑧四种气候类型中,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均最大的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9.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 )
A. B.
C. D.
读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关于①洲和③洲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都全部位于北半球 B.都全部位于东半球
C.都面临太平洋 D.都面临大西洋
11.下列关于①洲说法错误的是( )
A.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大洲
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下列关于亚洲经纬度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赤道穿过亚洲大陆部分
C.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亚洲没有位于寒带
13.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 )
A.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读以下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14-15小题。
14.以上四种气候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15.以上气候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大洲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16-19问题。
16.不与该大洲频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7.从图中河流信息可判定该州地势特点为( )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中部高四周低
18.图中阴影部分处,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9.民居竹楼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0.世界最高峰是( )
A.珠穆朗玛峰 B.乔戈里峰 C.干城章嘉峰 D.洛子峰
二、解答题
21.读亚洲地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东部濒临的海洋①____洋;
(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图中箭头代表夏季风的是____。(填数码)
(3)图中⑥代表的半岛是____。
(4)从图中河流多流向周边的海洋,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
22.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的大陆部分与_____洲的大陆部分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请据图计算亚洲南北所跨的纬度大约是_____度,亚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
(3)王明同学通过图中信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是_____。
(4)图中阴影区部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
(5)甲、乙、丙、丁四地,在一年中自然景观变化最小的是_____地。
23.读“亚洲示意图”(左下图)及“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________洋,西部与欧洲的分界线①是________山脉。
(2)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________状流入周边的海洋。据此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
(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名称)气候。影响B、C、D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C
【解析】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其它气候亚洲都用分布;A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甲是热带沙漠气候,乙和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符合题意。
3.丙丁两地居民都以黄色人种为主; 甲乙丙丁四地相比,降水最稀少的是甲;甲地居民大多是白色人种;丙地所在地区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C符合题意。
4.B 5.C 6.C
【解析】4.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A正确;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B错误;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C正确;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D正确。故选B。
5.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A正确;有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B正确;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不是面积最大的高原,C错误;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D正确。故选C。
7.C 8.D 9.B
【解析】7.由图可知,①位于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故A错误。⑤位于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④位于亚洲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故C正确。⑧位于亚洲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错误。故选C。
8.⑤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⑥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和,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所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最大的是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最长,高低错落最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由于西部没有宽阔的海洋,缺失了温带海洋性气候,以上四个种气候中,A是冬雨夏干型的地中海气候,B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D是冬冷夏热、降水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10.C 11.D
【解析】10.读图可知,①是亚洲、②是非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⑤是南极洲、⑥是欧洲、⑦是大洋洲。其中①亚洲和③北美洲都面临太平洋。根据题意。故选:C。
1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①为亚洲。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故A正确。
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B正确。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故C正确。
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D错误。故选:D。
12.A 13.C
【解析】12.根据所学知识,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西至巴巴角,北至切柳斯金角,跨纬度88°50′,所以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A正确;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一小部分岛屿,故B错误;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极地地区,南极洲和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故C错误;亚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地跨韩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寒带,故D错误,故选A。
13.亚洲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东、北、南三面环绕着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故排除ABD答案;故选C。
14.D 15.B
【解析】14.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可知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甲温带季风气候、乙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中海气候、丁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
15.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题意。故选B。
16.B 17.D 18.C 19.B
【解析】16.由图可知,该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该大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与欧洲陆地相连,没有濒临海洋,故选B。
17.由图可知,图示该洲的河流多数是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说明该大洲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故选D。
18.图中阴影部分处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全年炎热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故选C。
19.由图可知,民居竹楼是分布在潮湿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是分布在图中的②处,这里是位于赤道两侧的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B。
20.A
【详解】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4.43米;故A符合题意,选A。
21.(1)太平
(2)⑤
(3)中南半岛
(4)中部高,四周低
【解析】(1)亚洲东部濒临的海洋:①是太平洋,该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图中箭头代表夏季风的是⑤,该风从印度洋吹向内陆,其特点是温暖湿润。
(3)图中⑥代表的半岛是中南半岛,该半岛位于东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读图可得,亚洲河流大多自中部流向四周,所以说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2. 欧 92(85-95) 北温带 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分流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丁
【详解】(1)亚洲的大陆部分和欧洲合起来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亚欧大陆。
(2)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北大约跨92度,北极圈穿过北部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地区,故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读图可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由此判定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阴影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5)甲、乙、丙、丁四地,在一年中自然景观变化最小的是丁地;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自然景观变化最小。
23.(1) 太平 乌拉尔
(2) 放射或辐射 中部高,四周低
(3) 温带大陆性 纬度位置或纬度因素
【解析】(1)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河流流向反映地势高低,据此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3)亚洲的9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B、C、D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南部纬度低,气温高;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