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子和《道德经》概况,了解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文中表达的对待“有”“无”关系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3.学习《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
4.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5.背诵这四章。
教学重点
了解道家思想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理解所选章节的含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老子》四章要义理解。
一、朗读四章内容
二、逐章解读
1.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yá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读】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显然,“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
2.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解读】在本章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活哲理,其重点在于人的完善,强调了谦下守中的价值与意义。
3.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解读】中国有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更加重要。“自知者明”,就是说,这才是;一般人认为富有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知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因为一个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如果不知道满足,那么他就会有跟缺乏财物的人一样苦恼;一般人认为一个人心里有长远打算就意味着他有志了,老子却说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才算得上有志。老子认为,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即能够做到的人)才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算得上长寿。站在他的立场上看,活得年岁多却不得善终的人,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所有这些论断,都显示了老子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
本章中讲述自我设计的问题,老子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并不是宣传有神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4.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解读】
这一章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的出现。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许多人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缺乏初心,如果能够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三、思考探究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明确】结论不同。
荀子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四、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1. 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哲理。
2. 善用辩证对应的双方来说理。
3. 善用逆向思维。
4. 行文简洁凝练,句句警言,如歌如诗。
五、作业
1.完成《基础测试》
2.背诵课文。
3.课文阅读《道德经》其他章节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