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示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示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0 14: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孟子与《孟子》一书。
2.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理解孟子的“四端”学说,进而理解其“性善论”。
4.思考孟子学说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孟子的“四端”学说,进而理解其“性善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如果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在街上乞讨,你遇到后会怎么办?如果有人讲,那个老太太可能是装的,你又怎么办?
二、自我研读
自学内容及相关资源:
1.了解孟子其人 【文学常识】孟子介绍
2.了解《孟子》一书 【文学常识】《孟子》简介
3.朗读课文 【情境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文朗读
4.文言词句理解 【语言学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文言词句
三、引导学习
1. 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2.注意以下字、词
怵惕(chù tì)恻隐之心;非所以内(读为“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āo)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wù)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wù)
四、文意疏通
1.题目理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
“不忍人”,即怜爱别人。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2.背景了解
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国家之间进入激烈的兼并战争。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3.文意理解
(1)疏通文意
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有哪些内容?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是“四端”。
(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第一层,提出观点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就会大治。
第二层,举例论证
举“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之例以证明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见解。
第三层,分析论证,对比论证
阐述“四端”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心,并将之与“仁、义、礼、智”相配论述,指出有此“四端”而“充之”,可以保家卫国;若不“充之”,连赡养父母也办不成。
(4)小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来说,由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因为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施行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五、课文探究
1.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那么人性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也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并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六、分小组讨论道德培养的关键是什么。
3.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正反论证、演绎论证)
4.论证特点
① 逻辑严密。
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四端(仁德发端)——仁政可行
②多种修辞并用
排比,比喻,反复,对比
六、拓展思考
孟子的“四端”学说及以此为基础的性善论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基础测试。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请你举1-2个相关的典型事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