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这封感动中国的遗书是抗日烈士赵一曼赴刑场前给儿子的绝笔信。寥寥100多字,有家国情怀、忠贞信仰、无畏气概、慈母大爱、不言之教……
请从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主体是赵一曼同志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并分析了信中体现出的赵一曼同志的“家国情怀、忠贞信仰、无畏气概、慈母大爱、不言之教”等优秀品质,任务设计中要求考生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关键词来写一篇文章,并谈谈自己的认识。因此,考生首先要明确要求,从材料所给的词语中选择自己擅长的关键词,并在所选择的关键词之间建立联系。如“家国情怀”和“无畏气概”联系,可以立意为“舍家为国,无畏无悔”;“忠贞信仰”“慈母大爱”和“不言之教”联系,可以立意为“慈母的大爱是子女成长的不言之教,让子女拥有忠贞的信仰”。
考生在写作时,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还要注意从革命先烈的精神在当代的意义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增强文章的深刻性。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安发布了23条人才引进新政,长沙也推出“人才新政22条”,成都则推出“蓉漂计划”,郑州也迅速实施“户籍改革”……短短几个月内,包括济南、南京、杭州、青岛、厦门、天津、重庆等在内的一些地区,纷纷加入“人才争夺战”。而面对如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全球一体化、地区冲突加剧、中美贸易再起争端等,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天生我材必有用,面对社会与国家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作为“强国一代”,你有怎样的“成才梦”?如何使这个梦变得“有用”?请写一篇文章,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并加以阐述。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审题指导】
这个作文题目的任务指令很明确,考生首先要理解材料中重要的句子,“面对社会与国家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作为‘强国一代’”,突出写作者是“强国一代”中的一员,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中的“大家”,表明写作潜在的阅读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某一类人(同学、老师),也可以是抽象的群体;“说说你的想法,并加以阐述”,则提示可以采用议论文或演讲稿等文体来写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你有怎样的‘成才梦’”与“如何使这个梦变得‘有用’”这两问,不但把问题由虚推向实,让考生把内心真实的想法与具体做法表达出来,展示其个性,而且要求考生对“成才梦”与“有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辨。
本题通过写作情境的创设,给出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考生有针对性地写作,回归到“我”,彰显理性思辨的能力,传递真知灼见。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物宝藏:商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西汉长信宫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富春山居图……这一件件文物,见证了沧海沉浮的历史变迁,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诉我们中华儿女从何而来……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展开想象,以“假如文物会说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描写;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假如文物会说话”,“假如”的意思是“如果”;“文物”,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会说话”,指的是文物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可能是形态,可能是色彩,可能是其背后的故事,也可能是其传达的精神。
材料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列举文物宝藏,“商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西汉长信宫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富春山居图”等,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为本次作文“说话”的主体;第二部分讲述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见证了沧海沉浮的历史变迁,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诉我们中华儿女从何而来”,这些是本次作文要传达出来的东西;第三部分给出写作方向,“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表明作文应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考生可以从材料中选取文物,也可以选取材料外的文物,然后借助文物讲述与之相关的事件,传达精神和智慧。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使用细节描写。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②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③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④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任选其中两则材料,根据其内容及意思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审题指导】
关于多则材料的作文题的审题,第一步,先读懂材料。四则材料各有侧重,第一则材料与道德建设有关,第二则材料与文明交流有关,第三则材料与绿色发展有关,第四则材料指出要尽力、持续、稳妥地干实事。第二步,把几则材料共同的论题或共同的观点提炼出来,并注意材料间的逻辑关系。据此,可以有五个角度供考生选择。
角度一:选择①④,可以立意为“道德建设与踏实肯干”“既要道德建设,又要干事方法”等。
角度二:选择①②,可以立意为“辩证思考道德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等。
角度三:选择①③,可以立意为“在道德指引下发展绿色生态”“个人操守关乎和谐发展”等。
角度四:选择②④,可以立意为“文明交流贵在持续、稳妥地干实事”。
角度五:选择③④,可以立意为“要尽力、量力地促进绿色发展”“生态体系构筑应稳行致远”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