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小小说
◆知识概要
小小说是小说的一种,也称微型小说、掌小说等。一般长几百字,多则一二千字,不过是一两个人物和瞬息场景的扫描。它篇幅短小,情节单纯,结构紧凑,但却能反映深刻的主题,体现人物的精神风采。所以说小小说容量大,主题深,能以小见大。往往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生活,表现出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因而,小小说有小、新、巧、奇四个显著特点。基于以上四个特点,写作小小说有四点基本要求:人物形象要典型;选材要以小见大;情节要有吸引力;结尾要含蓄隽永。
小小说与记叙文的区别在于:
一、记叙文记叙的是真实之情;小小说则可以虚构;
二、记叙文按照事情的经过安排文章结构;小小说则在营造情节上下功夫;
三、记叙文的目的是写人记事;小小说的目的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
创作小小说,应对自己所掌握的原始材料进行取舍、改造,还可采用一些技巧,如悬念、巧合、对比、映衬、铺垫等。
总之,写小小说要注意人物形象、故事,要对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素材加以改造,使文章可以“最小的面积,集中最大的思想。”
◆技法例析
1.以微知著,以近知远
小小说明显特点是“小”,字数千字左右,人物少,情节简单。但要小而精,微而妙,以少胜多,并成为社会某一方面的缩影,以微观反映宏观。现实感强,迅速轻便,充满生活气息,但要写出艺术境界的“远”,使人联想无穷。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2.取材精确,镜头小说
微型小说写的是面上的一点,这个点是运动展开的,可以称作影视中的“镜头”。镜头在微型小说中的组成有三种,一是生活镜头,即一个场面;二是组合镜头,以一个场面为背景,接连叠印多个局部镜头;三是“闪回”镜头,用眼前场面带出以前的镜头。一般短篇小说中的倒叙和补叙,在微型小说中要成为瞬间镜头的描写和串联,以免冗长叙述和说明。如《孔乙己》,尽管只有二千来字,但写出了一个社会横断面,除代表旧时代乡村知识分子阶层的孔乙己外,还有丁举人、酒店老板、学徒和看客等各阶层人物,孔乙己坎坷的命运也得到反映。《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小事,一个场面,三个人物。
3.写特殊点,重情绪化
微型小说人物描写的特点是,写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写主要人物的情绪心态。①一般来说应刻画出鲜明性格,具体方法是写性格的闪光点。为此,一要集中一点,突出强调;二要勾勒轮廓,重在神似,即白描手法,以叙代描,写人物内在和外在的主要特点;三要显微放大,抓住人物特殊点进行夸张,甚至涂上荒诞色彩,只要对准生活的焦点和本质都是可以的。②注重情绪化描写。这是微型小说创作的一个趋向,反映了西方现代派手法的影响。不重视性格刻画的传统写法,避免明晰性。人物往往只用“他”“她”“杏子”“三元”等代词称呼,写出来也是缥缈的影子,大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人。情绪气氛笼罩全篇,有意识地作深层意识的剖析和细微感觉的刻画,产生一种朦胧而又深刻的意境。
4.关注环节,巧妙构思
构思必须匠心独运,讲求“平中见奇”,讲求技巧策略。开头宜新,要使人“一见钟情”,方式有三种:①造成悬念,引起兴趣;②开门见山,进入情节;③含蓄蕴藉,曲径通幽。中间宜奇,要波澜起伏,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曲折生致式(单线曲折,一波三折;双线交叉,内在联系;反复回环,同中见异;前后对比,双峰对峙;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重旨复意式(以小暗示大,达到意义的升华;讲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引起读者想象,主要采用象征、双关、比喻、省略);采用其他文体和艺术体裁的特长。结尾宜巧,要让人“回眸一笑”,主要有三种:画龙点睛,首尾呼应;戛然而止,含蓄隽永;出人意外,扣人心弦。
5.博采众长,不拘一格
微型小说广泛吸取其他文章和艺术体裁的长处,可以称为“模糊小说”:①吸收新闻长处,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适合报纸选载;②吸收影视特长,在同一时间结构起一组生活画面;③吸收小品特长,具有较强的讽刺性;④吸收散文特长,多采用第一人称,淡化情节,体现一种思想寄托和艺术追求;⑤微型小说还可以吸收诗歌、论文、神话、科幻故事等特长,开拓艺术探索的广阔天地。小小说的选材、立意决定着作品水准的高下。一般来说,我们尽可能地从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中选取素材,借助丰富的想象与合理的虚构,使情节更为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更加典型丰满。具体的,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写历史传奇,“故”事新编;写虚拟世界,催人警醒;写现实生活,激浊扬清。或许,一场小小的争论,一支短暂的插曲,都能激发我们的灵感,进而创作出精彩的作品。要写出精彩的小小说,关键在平时的揣摩训练。
6.立意新颖,风格清新
日本现代小说作家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修》。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片段练习
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从小说的内容、情节出发,展开想象,猜测后文,写出结尾,200字左右。
拼 车
那一天,李达开着小车驰出老远,才想起路边那个头顶着包,冒着小雨,焦急地等着公交的女士是他一个小区的邻居。
他停下车,将车窗打开,用力地挥手。女士显然也认出了他,一路欢呼着小跑了过来。
坐上车,李达才知道这个在小区经常照面的邻居叫王娟,并且还知道她最近跳槽了,新公司就在路边不远的地方。
王娟说:“原来你也在这边上班啊,太好了,以后我就蹭你的车了。”
李达很爽快地答应了,还幽默地说:“男女搭配,开车不累。”确实,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路上有个人说话也真是挺好的。
这以后,王娟每次都准时在小区的门口等李达。而李达到了路边那个公交站,见不到王娟也会停下车等上几分钟。临时有变化时,两人就会通个电话。
每次,下车前,王娟在关上车门的一刹那,都会抬起头,给李达一个灿烂的微笑,然后招招手,说:“谢谢啦!”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
这天,王娟一上车就说:“李达,总是蹭你的车,我也很不好意思。这样吧,我们拼车吧,每个月我给你三百元。”
其实李达也有同样的想法,现在油价不断上涨,多载一个人,还是会多出不少费用的。但想是这样想,他说出来的却是:“不用啦,只是顺路而已。”
王娟说:“别客气啦,拼车很流行的。我坐公交也是要花钱的,现在坐你的车已经方便很多了。”李达不再说什么了。
第二天正巧是一号,王娟上车就说:“拼车就从今天算起吧。”李达笑,“那好,恭敬不如从命哟。”
两个人说说笑笑,很快到了地方。下车后,王娟将车门关上的一刹那,在窗外招了招手,要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李达开着车继续前行。他想:王娟刚才要说什么呢?想了一会,他明白了,王娟当时的表情和动作,本来是想说声“谢谢”的,可为什么她又没说出来呢?突然间,李达恍然大悟:今天不是开始拼车了吗,人家既然要给钱,为什么还要对你说“谢谢”呢?
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李达却觉得有点别扭。
自那以后,王娟还是准点坐他的车,两人还是谈笑风生。唯一不同的是,王娟再也没有说过一声“谢谢”。
这天,下雨了。李达到了路边没看到王娟,就打她电话。王娟说:“雨太大,我没带伞,你到公司来接一下我吧。”
李达看了一下天,雨并不是很大,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按王娟说的路线,将车开了过去。王娟正在楼下等,在很多同事的目送下,王娟提着包,轻巧而熟练地钻进车。
李达以为王娟这回会说声“谢谢”,哪知,王娟上车的第一句话竟是:“哈,专车接送,这感觉挺好。”
转眼到了月底。这天,王娟一上车,便递过来三张老人头:“李达,这个月的拼车费给你。”
李达笑笑,其实他早就想好了,把钱推了回来,说:“还当真了,一个小区的邻居,顺路帮个忙,这么客气做什么?”
王娟有点惊讶,又把钱推了过来。李达执意不收,王娟只好作罢了。
到了地方,王娟下了车,关车门的一刹那,王娟抬起头,招招手说:“谢谢啦!”
这句久违的话,让李达觉得心里一下子舒服了好多。
王娟还是每天坐李达的车。在车上,两人还是谈笑风生,但李达和王娟都觉得车内流淌的空气里开始多了点什么,或者说是少了点什么。
终于,有一天……
[写作分析]续写小说的结尾要善于捕捉暗示性信息,联系实际,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要弄懂原文的思路和特点;突出微型小说“意外结局”和产生强烈表达效果的特点;注意内容、主旨和语言风格的一致。
本题续写时要注意小说前文的一些情节:“下车后,王娟将车门关上的一刹那,在窗外招了招手,要说什么,却欲言又止”“今天不是开始拼车了吗,人家既然要给钱,为什么还要对你说‘谢谢’呢”“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李达却觉得有点别扭”“李达看了一下天,雨并不是很大,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按王娟说的路线,将车开了过去。王娟正在楼下等,在很多同事的目送下,王娟提着包,轻巧而熟练地钻进车”“哈,专车接送,这感觉挺好”“两人还是谈笑风生,但李达和王娟都觉得车内流淌的空气里开始多了点什么,或者说是少了点什么”。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因为中间有了“钱”的原因,两个人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续写时,要突出情节的变化,揭示小说的主题。
[参考答案]李达想好了一个理由,就说自己出长差吧,就在李达准备打电话给王娟时,王娟的电话却先打了过来。
“李达,我明天要出个长差,可能要一个多月时间,你就不要等我了。”
李达笑笑,说:“好的,那一路顺风啊!”
李达把上下班的时间调整了一下,以免撞上王娟,但几天后的一个雨天,他的车经过路边时,他却看见王娟顶着包,冒着小雨,在路边焦急地等着公交。
而王娟一定也看见李达了,但她没有说话,也没有招手,而是转过身,去追逐一辆开来的公交车。
李达听着音乐,开着车继续前行……
◆完篇练习
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各色的人,纷繁的事,洋溢的情……请根据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自拟标题,写一篇小小说。
要求:①有明确的主题;②故事情节力求生动;③字数800左右。
[参考范文]
心 安
王建兰
草长莺飞的季节,她带着6岁的男孩到公园放风筝。天好蓝,风好柔,大地似一袭绿绿的地毯,柔软又舒适。他们尽情地嬉戏,累了,便躺在地上讲故事。阳光那么暖,明晃晃地照在身上,让人入生出几分倦意,她从恍惚中醒来,身边没了男孩。四周望去,也没有看见孩子的身影。程程——程程——没有回声。她慌乱起来,边跑边成,呼声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尖锐。忽然,她听到有人喊道:有个孩子掉到湖里了。
她奔向湖边,看到层层荡漾的涟漪,像是男孩柔弱的生命发出的最后呼声。她什么都不顾了,纵身跳到水中。抓住那个孩子,托出水面,拼命地往上蹿。幸好,游艇赶来了。
许是极度的惊吓,许是耗尽了体力,她昏厥过去。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把她惊醒,她看到一位母亲抱起了那个湿淋淋的生命。她惊呆了,一下子清醒过来,冲上前去,她看清了,那孩子不是程程。她发疯似的扒开围观的人,哭喊着:“程程——”“我在这里。”
这次她听清楚了,是他。她就那么站着,眼泪哗哗地流下来,止也止不住。
救护车把她和落水的儿童送到了医院,闻讯的记者来了,让她谈谈救人的感受。
她有点胆怯,语无伦次:“哪还顾得想什么?只要把孩子救上来,舍上我的命也愿意。”多质朴的话语,记者似乎觉得找到了闪光的语言,被救儿童的母亲更是感激涕零。她慌了,忙说:“不是这样的,你不必这样,如果知道是你的儿子,我是不会跳下湖去的,水那么凉,我还不会水,我以为是程程呢……”
仿佛石破天惊,在场的人一片哗然,记者也大吃一惊,为她的真实坦诚。
“那么是母爱让你奋不顾身以至于忘了自己不会游泳?”
“不,不是,是责任。”她说,“我只是个保姆,如果小孩出了事,我会愧疚一辈子,一辈子不会安宁。所以,我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让孩子平安,也为对得起孩子的家长。”
[点评]《心安》写的是一位不会游泳的保姆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全文短短七百多字,情节非常简单,却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究其原因,主要缘于作者善于隐藏,妙用误会,精于构思,巧于兴波造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