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生活中的逻辑问题
——发现潜藏的逻辑错误(活动二)
情境任务
先来看这个小故事: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
还有几则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我要去看花灯。”
“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
“我要去看游人。”
“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你的菜里面没有肉啊”
“难道要给你杀一头牛才满足吗 ”
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其实都是逻辑错误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逻辑知识武装头脑,尽量避免这样因逻辑错误而引发的矛盾。本次微专题学习,我们要通过逻辑这个思维的工具来发现生活中潜藏的逻辑错误。作为这个专题的第一次活动,我们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和方法,为辨识逻辑错误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运用逻辑基本知识特别是逻辑规律来辨识教材上的九条逻辑错误。
2.理解故意违反逻辑规律的表达。
活动任务
任务一:运用逻辑基础知识,分析课本上9个文句中的逻辑错误。
【学生讨论展示】
【教师点拨】
1. 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 《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鲁迅的作品”(全部的作品)这一概念偷换为“鲁迅的作品”(鲁迅的《孔乙己》这一篇作品),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
2.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这段文字的出处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惠子问的“安知鱼之乐?”是“你怎么可能知道鱼之乐?” 而庄子最后在“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句话中,将“安知鱼之乐?”的意思故意曲解成“你是从哪里知道鱼之乐的”。从逻辑角度讲,他犯了混淆论题的错误,即违背了同一律。
3. “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前一句的论题是讨论应不应该将手浸到汤里,后一句的论题变成了汤热不热、有没有烫疼自己的手,这是偷换论题,违背了同一律。
4.“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他上门修门铃,即认定门铃有故障;但同时他又按门铃,希望有人来开门,即认为门铃没有故障。这是同时认定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同时为真,这是违背了不矛盾律。
5. 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 “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拿破仑夭折了。” “拿破仑没有夭折。”同时做出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违背不矛盾律。
6. 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否定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
任务二、分析下面语言用例中的表达特点
【学生讨论展示】
【教师点拨】
1.齐高帝尝与其赌书,毕,问曰:“谁为第一?”曰:“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故意曲解,通过概念限制偷换概念。在没有违背事实的前提下既保全了高帝的颜面,又保留了自己的尊严。既不因为对方高高在上就阿谀奉承,也没有为了无关体统的事冒上犯颜,体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
2.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有一名美国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故意曲解,美国官员说的“走路”是现实中的路,而总理的“走上坡路”和“走下坡路”指的是国家的发展之路,通过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巧妙反击了对方的挑衅。
3.西方记者问周恩来总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故意曲解,西方记者问的“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是问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总量,总理回答的是钞票面额之和,通过偷换概念,既保守了秘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带来的尴尬。
4.二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个德军军官手指《格尔尼卡》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毕加索转移了对方发起的话题,违反了同一律。他并非不知道对方所说的“杰作”是指作品本身,故意把它换成作品所反映的事件,不失时机地表达了愤怒和讽刺。这是一种以正义作后盾、机智为手段、谴责为目的的语言艺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