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
2.理解文章中意象的内涵;
3.鉴赏文章的行文风格。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中意象的内涵;
2. 鉴赏文章的行文风格。
教学难点
鉴赏文章的行文风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
——余秋雨《千年一叹》
冯至恰是用诗人般发现美的眼睛抓住了这“万分之一”的诗意美,细致地体验自然中的一景一物。
陶渊明笔下归隐的田园是作者苦苦追求的精神家园。
贾平凹眼中的乡土是八百里秦川上的风土人情。
冯至《一个消逝了的乡村》???
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乡村》蕴含了怎样的诗情呢?
二、作者简介
身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主要经历: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1935年9月回国,历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
198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高教部授予冯至“格林兄弟文学奖”。
1989年4月25日,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国北欧文学学会会长。
1989年8月,首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在京揭晓。
1993年去世。
作品:
诗集:《昨日之歌》 (第一部诗集)
《北游及其他》 (记录哈尔滨教书生活)
《十四行集》 (具时代特征和风格)
小说:《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伍子胥》(中篇历史小说)
散文集:《山水》(哲思深刻)
论著:《论歌德》《杜甫传》
特色:散文:含蓄、飘逸、简明、生动、诗意盎然。
他人评价: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鲁迅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冯至的散文集《山水》。
《山水》出版于1943年,大部分作品写于抗战时期,冯至于西南联大任教期间。
这时期,冯至在昆明市郊的山野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外界是战争、通货膨胀、喧嚣,而山野素朴宁静,倾心于里尔克的冯至,这时候阅读、研究歌德、杜甫,对自然、对生命有了深切的领会与感悟。因而写下《山水》。
《山水》富于“宇宙精神”的自然观,贯穿着“正当的死生”的主旋律,清朗深婉的行文,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魅力:宁静素朴的自然,光风霁月的哲思。
三、体会题目
文章标题“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有怎样的含意?
文章题目“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就隐含“存在”的意涵,在时间维度上,自然万物都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既有其产生也有其消亡,是一种有限的时间性。
“消逝了”中的“了”是过去助词,表示过去已完成的动作。
因而标题表明了文章中所描述的这个山村过去存在,现已虚无,也即是从虚无世界中的现存之物,通过时空的某种关联,追溯曾经存在的世界。
四、朗读感知
1.以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2.思考。
(1)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结合文本,找出这样的一句具体话语。又描写了哪些风物?这些风物有怎样的特点?
(2)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段)点出兴衰史,引发读者关注。 总
第二部分:(4~10段)生发启示和联想,抒发感悟。 分
第三部分:(11段)总括启迪,点出关联。点睛之笔 总
五、精读体会
各小组自选一个意象体会景物特点和蕴含的哲思,思考后讨论并将结果简要展示到黑板上。
要求:
1.要随着作品发挥联想,抓住景物描写中蕴含的哲思之美,理解作者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思考。
2.发言人声音清楚洪亮。
石路、泉水、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狗嚎、麂嘶
石路
我们走的路,是二三十年来经营山林的人们一步步踏出来的,处处表露出新开辟的样子。眼前的浓绿浅绿,没有一点历史的重担。
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引我走到过去。
路是人类历史的载体,承载着历史的书写和再现。
作者在山村残存的景象中,发现了这条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诱发了对历史的思索,从而从现在走向过去,再现了历史上充满活力的山村。
泉水
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养育山村人的水源,时空的界限打破,人与人的关联构建起来。
鼠麴草
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凭借自身的存在价值,带给作者关于个体与整体、微小与伟大的思考。
菌子
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眼前的世界。
色彩斑斓,赋予菌子以生命力。
有加利树
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
高耸向上,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这是作者笔下普通风物中出“奇”的一个。侧面反映作者的审美倾向。
六、讨论点拨
1.“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怎么理解这种关联?
这“关联”是多方面、多重意味的,其触发点都是存在的事物:共同吃过的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的一条河里的水,共同担受过的一个地方的风雨,还有那条‘引我过去’的路等,这些事物不仅存在于现实,还存在于过去。
正是这种存在主义的“关联”观,使得这篇散文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厚度,将历史和现实拉近,古人和今人交融,生与死相通。
说明人事变迁并没有左右大自然生命的生生不息,历史并不是消亡,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一些看似无“关联”,实在有紧密内在“关联”的自然和人事、动物、植物,都构成了给人以许多启示的有机的艺术品。
2.作者的行文风格是什么样的?
沉着深婉、朴素隽永
(1)描写的对象选择上:用无名的自然风物勾勒鲜明的画面。
(2)描写手法上:
①避免夸张渲染的笔墨、叙事以严肃朴素的笔法、抒情以谦虚诚恳的笔调。
②描写为主,穿插议论、联想、抒情
③句式以长短变化和整散结合
七、小结
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冯至以诗人眼光透视平凡山水人事,发现诗的意味,以散文的形式创造一种富有张力的诗的意境,赋予沉思的理趣,不失为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精品。
八、迁移拓展
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李广田
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九、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你认为精彩的语言,然后交流。
2.亲近、体验大自然,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