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行文脉络;
2.鉴赏作品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的行文风格;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学习质疑和求实的精神。
4.体会情趣与理趣的结合。
教学重点
1.鉴赏作品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的行文风格;
2.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学习质疑和求实的精神;
3.体会情趣与理趣的结合。
教学难点
1.鉴赏作品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的行文风格;
2.体会情趣与理趣的结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作为苏门之子,苏轼与父亲苏洵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光耀列宗;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一首不朽的《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为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
那么作为父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到《石钟山记》中去看一看苏轼是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
二、夯实基础
(一)作者简介
(二)文学常识
(三)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史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下了这篇文章。
(四)读准字音
彭蠡(lǐ) 桴(fú)止响腾 铿(kēng)然 硿(kōng)硿
栖鹘(hú) 磔(zhé)磔 鹳(huān)鹤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镗鞳(tāng tà) 无射(yì)
臆(yì)断其
(五)文意疏通
《水经》云:“彭蠡(鄱阳湖的别称)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激荡,掀动)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所在地),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传播),余韵(声音)徐歇(慢慢消失)。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今湖北黄冈)舟行适临汝(临州的旧称),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县名,今属江西),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硿硿地响)。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阴森的样子)欲搏人;而山上栖鹘(宿巢的隼),闻人声亦惊起,磔磔(鸟鸣声)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一种水鸟)也。余方心动(内心惊恐)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形容钟鼓的声音)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裂缝),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水波动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江河水流中央),可坐百人,空中(中间是空的)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你知道吗?)?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钟名)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古乐器)也。古之人不余欺(不欺余,没有欺骗我)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大概)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终究)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用文字表述、记载)。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六)归纳总结
1.词类活用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而独以钟名。(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微风鼓浪。(鼓:名词作动词,振动。)
2.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古义,往,到。今义,适合,舒服。)
空中而多窍。(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自以为得其实。(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义,实质上。)
3.一词多义
(1)焉
硿硿焉。(……的样子)
微波入焉。(到那里。)
(2)自
自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副词。)
(3)是
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
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4)鼓
如钟鼓不绝。(一种乐器,名词。)
微风鼓浪。(拍,动词。)
三、文本探究
1.第一段中,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名字由来持何看法,作者的态度和依据又是什么?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人物 得名由来 人们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 从第二段中找出作者描写绝壁之景的句子,句中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让人感到阴森恐怖、冷清凄厉。
这部分描写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生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对绝壁下环境的着力渲染,烘托出作者亲往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3.作者在实地探访之后,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和谁的说法比较接近?
4. 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作者对他们持什么态度?表达了什么样的文章主旨?
5. 《石钟山记》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记叙和议论相结合
具游记的特点: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描写的景物形象生动;借景抒情。
具驳论文的特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
四、研习讨论
1.查阅有关资料,石钟山除了因“声”而得名的说法,还有哪些说法 哪个说法比较科学?
因“形”得名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渊上下,两山皆若钟形,而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若伏轼昆阳,桂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罗帏绣幕,掩映低垂。入其中,扰佛氏言海若献琛,珊瑚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辫择。睇而视之,垂者磬悬,侧者笋茁,缺者藕折,环者玦连。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
夫音固由家以出,苟实其中,亦复喑然。故钟之制,甬则震,佘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寂为之也。薪者小,故出之有余,而应且远。今夫瓮盎婴点,均虚器也。注之水,则瓮盎不若婴自之声,此中外大小之验也。东坡般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
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
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而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以形论,不以声论。苏子……乃过其门未入其室也。
清代彭玉麟《石钟洞叙》
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
清代曾国藩
“声”“形”兼具(更科学)
“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功。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
清代郭庆藩《舟中望石钟山》
对石钟山因何而得名的看法,据历史文献记载,可分为两派:一是“主声派”,认为由于水石相搏,发出洪钟般的声音,故叫石钟山;一是“主形派”,认为它形如覆钟,因此提出了相反的结论。其实这两派的看法,只各自强调了一个侧面,故都不免失之片面。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即由于它“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
鞠继武、潘凤英《湖口石钟山》
2. 既然作者找到的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完全正确,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
点拨: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那样,任何认识都有它本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因素。尽管这样,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的精神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所在。
五、拓展延伸
风旨亦自《水经》来,然多奇峭之兴。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篇中辩驳过而叙事,叙事过而议论,议论过而断制,按节而下,其起落转换,融成一片,无迹可寻。此等笔力,惟髯苏能之,以天分最高,非可学而至也。
(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三)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三段;
2.研读苏轼的文章,参照他人对苏轼的评价,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自选角度,写一篇研究性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