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专题一活动一
感受“苦难”与“新生”
————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活动一)(本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浏览、初读、批注单元课文,把握基本内容,了解写作背景、理解单元主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
A.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争取民族独立解放
“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阶段。
二、活动过程
任务一:了解作品,填写表格,探究作品背景之间的联系
【出示任务】
1.浏览本单元作品,借助注释或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概况,完成表格填写,小组讨论完善,全班展示。
2. 探究作品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
课文 作者 反映年代 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包身工》
《党费》
《小二黑结婚》
《荷花淀》
【自我探究】
【展示汇报】
【点拨总结】
课文 作者 反映年代 背 景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1926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执政府卫队枪击砍杀群众和爱国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事后反动文人污蔑请愿群众、造谣民众领袖。
《为了忘却的记念》 鲁迅 193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对国统区实行文化“围剿”,取缔"左联"组织,通缉左联盟员,封闭书店,查禁刊物和书籍,检查稿件,拘捕刑讯,秘密杀戮革命文艺工作者等。
《包身工》 夏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实施野蛮的包身工制度
《党费》 王愿坚 1934 白色恐怖下闽粤赣边区共产党员的艰苦斗争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1943 抗战时期,农村中新生力量在党的领导下的成长,与旧势力旧思想的斗争
《荷花淀》 孙犁 1945 冀中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的抗日活动。
1. 介绍作品背景
作品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状况。
任务二:阅读作品,批注“苦难”与“新生”相关内容
【出示任务】
本单元几篇作品的主题,既表现旧中国的苦难,也表现人民大众的反抗与新生的希望。细读课文,批注文章中表现“苦难”与“新生”的内容,写下你的理解与感受。全班讨论展示。
课文 苦 难 新 生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包身工》
《荷花淀》
《小二黑结婚》
《党费》
【学生分组探究】
【学生展示讨论】
【点拨明确】
三、活动小结
本单元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苦难逐步走向新生的艰苦历程。
四、活动作业
思考:
1.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新生的原因。
2.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