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此后1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
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铁路运输
Railway transportation
要素: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
作用:交通运输使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规律:交通运输越便利、快捷,经济各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实现的产值也就越大。
01
实现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铁路运输
Railway transportatio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海运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加工业、出口创汇农业等,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02
缩短区域间时空距离,加强区域间联系
一些偏远的边境聚落,依托国际陆路交通的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边境贸易口岸。
凭祥,县级市,沿边对外开放城市,是我国通往越南及东南亚最大和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凭祥以进口东南亚木材及生产木制家具闻名。
【思考】
1.凭祥成为我国重要陆路口岸的支撑条件是什么?
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原料)地处西南边境,靠近东南亚优质木材产地;
(交通)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
(市场)我国家具市场广阔。
2.哪些因素促使凭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木制家具产地?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铁路运输
Railway transportation
03
区域经济发展重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为什么交通运输业是重要的产业?
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发展,增加就业。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意义?
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得益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
案例
陕西省武功县发展交通脱贫致富
昔日的陕西省武功县,对外交通不便,农产品运不出去,难以转化为商品。农民收入低,农村面貌落后。
在国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背景下,武功县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对通往乡、村的道路进行扩建改造,村里的道路也实现了路面硬化。有了等级较高的乡村公路网,公共服务普及到村,就连远离县城的偏远村落也开通了公交车。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武功县的原生态蔬菜就能够在城镇市场卖出较高价钱。优质农产品还能吸引客商开车到田头收购。脱贫的农民积极开发特色食品、纺织品等商品,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武功县的优质生态和特色农业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便捷的交通线路也成为客流涌动的乡村旅游线路。武功县城乡社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试分析交通运输对武功县发展的影响。
带动农产品外运,增加经济收益;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带动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加强区域联系的作用
1. 分别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和地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亚洲和欧洲,包括中国、中亚、西亚、欧洲东部和欧洲西部等地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亚、非、欧、大洋,包括东亚、东南亚、地中海、俄远东等地区。
2. 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讨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二、影响聚落发展
聚落,尤其是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中心,也是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的节点。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二、影响聚落发展
案例
石家庄原本只是一个人口不足百人的村庄。1902年、1907年,京汉(今京广线北段)和正太(现石太线)铁路相继建成并在此交会,石家庄迅速成为华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工商的兴旺带动了区域发展,如今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及省内最大城市,京广、石德、石太铁路,京广、石太高铁,以及京港澳、京昆高速公路等均经过这里。
1、交通枢纽易发展为大规模城市
案例
新加坡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战略,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等工业。工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新加坡由此成为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是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海枢纽。
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对聚落(新加坡)发展的具体影响?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二、影响聚落发展
案例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到了清代,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
近代,海运兴起,清末津浦铁路(天津—南京浦口)铁路修通,沿海航线和津浦铁路成为连接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交通运输线,京杭运河交通地位不断下降,加之北段逐渐淤塞,运河沿岸商业城市则失去进一步发展的运河航运条件,运河沿线许多城镇,也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扬州就是其中之一。
2.交通运输线路或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知识拓展】内河航运与城市发展
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
河运的起点和终点 河流上游河道较窄,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赣州
河流交汇处 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 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
扼守运河 人流、物流集中,有利于发展商贸活动 新加坡、巴拿马
二、影响聚落发展
3.交通运输影响乡村聚落的发展
交通不便的分散的乡村会逐步消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临近主要公路
【知识拓展】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
步行-马车时期
轮船-火车时期
汽车时期
综合立体交通时期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
缩短区域间时空距离、扩大市场范围
自身就是重要产业,亦拉动其他行业发展
影响聚落发展
交通枢纽易发展成大城市
运输线路、方式的变化,改变中心城市的兴衰
交通布局影响乡村聚落选址
小结
1.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共同且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煤炭 D.石油、天然气
2.“一带一路”能给诸多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下列受益不明显的行业是( )
A.文化旅游产业 B.信息产业
C.种植业 D.交通运输业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 000名外宾应约而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完成1~2题。
D
C
新加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经济迅速发展。读图,回答3~4题。
3.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领土狭小,人口稠密 B.位置优越,港口优良
C.资源贫乏,位置重要 D.粮食和淡水靠进口
4.新加坡不宜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A.航运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旅游业 D.农业
B
D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布局变化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城市三个发展阶段的空间布局。据此回答5~6题。
5.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
6.该城市空间布局从Ⅰ到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的发展 B.国家政策的扶持
C.矿产资源的开发 D.城市人口的增加
C
A
7.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平原广阔 B.季风气候
C.河流交汇 D.矿产开发
8.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9.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增加
C.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
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回答7~9题。
C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