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课先锋】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 课件(共20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备课先锋】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 课件(共20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0 15:54:30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1世纪教育网
逢入京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学习诗歌通过夸张、用词等表情达意的方法。
3、品味诗歌表达的思乡之情。
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能声情并茂诵读诗歌;能解释诗句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审美创造: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课外古诗词,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传承国学经典,提升文化素养。
思维能力∶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有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01
02
03
04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背景资料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诵读诗歌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逢入京使
岑(cén) 参
故 园/东 望/ 路 漫 漫,
双 袖/龙 钟/泪 不 干。
马 上/相 逢/无 纸 笔,
凭 君/传 语/报 平 安。
精读细研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路途遥远的样子。
沾湿的样子。
译文:向东远望,故乡路途漫漫,(思念远方的亲人)两袖已经湿透,泪痕仍然没干。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1世纪教育网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请求,烦劳。
捎口信。
译文:在马上与回京办事的驿使相遇,没带纸笔,只有托您给家中捎个口信,就说我一切安好。
21世纪教育网
合作探究
“故园东望路漫漫”
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双袖龙钟泪不干”
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21世纪教育网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路遇故人,托故人带个平安的口信。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集中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语出自然又含蓄凝练。
比较《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理 由
体裁相同
题材相同
作者生活的时代、处境相同
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都是七言绝句
都是思乡思亲的内容。《春夜洛城闻笛》中从“何人不起故园情”中可以看出;《逢入京使》中从“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中可以看出。
《春夜洛城闻笛》中的第二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出夜的静谧和笛声的悠扬动听;《逢入京使》中的第二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思乡心切。
①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②“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此时李白的真实生活写照。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21世纪教育网
不同点 理 由
抒情方式不同
诗人的感情变化不同
《逢入京使》是即兴而作,信口而成,却又感情真挚;《春夜洛城闻笛》是借助《折杨柳》曲委婉地表达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流落异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悠扬的笛声,内心很是欣喜,但是听着听着,诗人听出了吹笛人吹奏的是《折杨柳》,不禁勾起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心情急转直下,由喜转忧。
《逢入京使》中,诗人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和亲人,不禁泪流满面,心中悲伤。此时刚好遇见回京使,诗人喜出望外,像是落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于是托付他给故乡的亲人报一声平安,心情由悲转喜。
总结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板书设计
逢入京使 
  岑 参
实景
离乡
实情
思乡
思念亲人
开阔豪迈
课后练习
对诗歌《逢入京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将生活中充满的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表现出来。
[解析] D、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课后作业
1.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找出岑参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21世纪教育网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