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以苏轼的质疑与求实,走进新闻的田园阵地
——石钟山记
情景化学习
苏轼的《石钟山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同学们,我们社会事态万千,国家近期有很多爆炸性新闻,但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的工作者,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苏轼 “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的扎实采访给我们作出榜样,让我们在《石钟山记》中找到答案。
情境环境设置
壹
寻觅写作思路
活动一:诵读课文,理解全文,解决文言问题
第1段
《水经》云:“彭蠡( 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 lì)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 qìnɡ)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 fú)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 kēnɡ)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朗读课文
第2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 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 qī 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 ɡuàn)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 cēnɡ hóng)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 hán dàn)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 kuǎn)坎镗( tānɡ)鞳( 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 yuè)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 zhì)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朗读课文
第3段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朗读课文
第1段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 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 ) 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 ) ,北音清越( ) ,桴( ) 止响腾( ) ,余韵( ) 徐歇( )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答案①虽(即使) ②访(寻求,探寻) ③函胡(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 ④清越(清脆悠扬) ⑤桴(鼓槌) ⑥腾(传播) ⑦余韵(余音) ⑧徐歇(慢慢消失)
解决文言
第一段翻译: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使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旧址,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石头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敲打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解决文言
第2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 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 ) 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 ) 心动( )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案 ①赴(赴任,就职) ②因(于是) ③固(本来) ④方(正) ⑤心动(内心惊恐) ⑥罅(裂缝)
解决文言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
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这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解决文言
第3段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 )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 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 ) 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答案①殆(大概) ②终(终究) ③所以(……的原因)
解决文言
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 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至于那些)渔夫(和)船工,即使知道(这些)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
解决文言
活动二:寻觅文章写作思路,小组合作
贰
探求《石钟山记》是一篇精彩严谨的调查报道
《石钟山记》仅 597 字,是苏轼的著名散文之一。新闻工作者既要从散文角度来学习,更要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思考。这是一篇精彩的调查报道,也是一篇深刻的采访心得。毫不夸张地说,这篇散文就是一篇千古难寻的 “ 新闻经典作品 ”,需要我们常读、常诵、常悟,才能领会苏轼这位 “ 大记者 ” 不辞艰辛的求实魅力,才能学到他刨根问底的采访真功。
活动一:探究苏轼的“新闻工作者”精神
质疑
实证
苏轼
新闻工作者?
活动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的工作者,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以《石钟山记》为张本。
探究一
《石钟山记》启示之一 :新闻工作者要始终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求是
李渤之陋在于,“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用现在的话是,他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出发点就错了。而苏轼能得真相,是因为都能做到 “ 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
实事求是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是实践论对信息生产的基本要求。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新闻工作者始终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 以事实为第一,深入社会生活,扎实采访;以核实为基本功,践行严细实,杜绝低老坏,做好把关人。
探究二
《石钟山记》启示之二 :新闻工作者要善于质疑
质疑
“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馀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余固笑而不信也。”
苏轼闻而疑,见而疑,故有了 “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 的调查与求证,终于弄明白了石钟山名字的缘由。
质疑
新闻报道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为社会澄清事实、辨明是非,故而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新闻工作者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要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善于质疑,避免人云亦云。只有对现实生活有探讨的激情,不浮在社会表面,才能作出有新意的新闻来。对记者而言,失去了头脑中的问号,就等于失去了创新思维的动力,一定要改变 “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 的无我状态。
探究三
《石钟山记》启示之三 :新闻工作者要扎实采访
“ 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要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就要 “ 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深入而扎实的采访,多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这是新闻报道真实的基础。
采访的过程,既是了解真实情况的过程,也是信息真假的辨别过程。因此要养成核实的习惯,这是保证报道真实性的重要关口。美国新闻业巨人约瑟夫 · 普利策给他的采编人员立下了一条重要的规则 :“ 准确、准确、准确。”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养成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把核实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记者要绷紧这根弦,编辑也要绷紧这根弦。
叁
同学们,我们在本文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的工作者,如何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苏轼 “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的扎实采访给我们作出榜样。
《石钟山记》是一篇精彩严谨的调查报道
《石钟山记》仅 597 字,是苏轼的著名散文之一。新闻工作者既要从散文角度来学习,更要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思考。这是一篇精彩的调查报道,也是一篇深刻的采访心得。毫不夸张地说,这篇散文就是一篇千古难寻的 “ 新闻经典作品 ”,需要我们常读、常诵、常悟,才能领会苏轼这位 “ 大记者 ” 不辞艰辛的求实魅力,才能学到他刨根问底的采访真功。
苏轼的质疑精神和实证精神,与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品质不谋而合,值得我们传承发扬。新闻工作者在信息的生产传播过程中,要有两个独立性(独立思考、独立采访),一个态度(实事求是),一个方法(调查研究)。
没有独立的思考,新闻工作者只能做一个 “ 传声筒 ”。对信息没有判断,没有甄别,没有观点,就不能保证给读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如果苏轼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就不会质疑郦元和李渤,就会认同 “ 斧斤考击 ” 得出的结论,石钟山名来之谜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大明于世。
新闻工作者不是某部门和某机构的 “ 发言人 ”。只有独立的采访,才能有信息传播的独立性,才能体现独立负责的精神,对真实、准确负责,对社会、读者负责。
“ 事不目见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不可!实事求是,是疗治虚假报道、失实报道、片面报道等痼疾的良方。它让新闻工作者坚持真理,捍卫操守,把新闻的真实视为如生命一样珍贵,能让我们辩证地分析认识采访对象。
“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是因为他没有深入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这句话应成为刻于每位新闻工作者心中的座右铭。只有质疑求真,深入采访,得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才能把事件弄得水落石出。“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苏轼做了,所以能得其实得其详,而郦元只能语焉不详,人常疑之 ;至于李渤,“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陋何甚哉!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