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0 22: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课前准备
1.桌面清空,只留检测纸、导学纲和语文课本。
2.读背今天的知识清单。
3.准备好双色笔。
4.学习姿势要规范。
5.值日生准备好记录表,注意做好课堂记录。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励志
学习从来无捷径
循序渐进登高峰
检测
文化常识判断
1.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十八岁行成年礼后才起的。
2.我国封建王朝实行皇位继承制,太子是继承人,一般由长子担任,居住东宫。
3.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如太宗,太祖等。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4.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检测
1.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十八岁行成年礼后才起的。
2.我国封建王朝实行皇位继承制,太子是继承人,一般由长子担任,居住东宫。
3.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如太宗,太祖等。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X 太宗,太祖不是谥号。
4.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 字是二十岁行冠礼后起的
× 由嫡长子担任
导(5分钟)
【学习目标】
1.识记第1、2段重点词语含义。(重点)
2.逐字逐句翻译前两段。(难点)
解题
谏 劝谏 ;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属古文体的奏议类,古代臣属向国君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专用文体。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讽、谏、谤、讥、说”区别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谤”是公开指责,“诽”——是背地里议论,“讥”是微言讽刺。
说——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考点提示
考查形式:
文言文翻译
◎8分钟
1. 阅读课文1、2段,在文中标注下列加框词语含义。
2.翻译重点句子 。
◎5分钟
1.完成【深入学习】
2.把遇到的问题写在【我有问题要问】,至少2点
专注、高效
思(13分钟)
议(6分钟)
重点议疑难字词以及【深入学习】部分
声音洪亮,用语规范
我展示
我质疑
我补充
我提问
我回答
展(6分钟)
预设展
1.指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并说出含义
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2.解释下列红色字词
(1)承天景命
(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3)凡百元首
(4) 纵情以傲物
(1)大。
(2)树木的根部
(3)泛指古代的帝王
(4)高傲自负,轻视他人
我有问题要问


10分钟
【基础感知】
固:使…牢固 浚:疏通 当:主持
神器:帝位 休:喜庆,福禄 胜:承受
斯:这 凡百:所有的 元首:帝王
景:大 殷:深 克:能够
盖:大概 既:已经 纵情:放纵性情
傲物:看不起别人 董:督查 振:同“震”,威吓
苟免:苟且免于刑罚
奔车朽索: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
其:难道
【深入学习】
(1)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处在深重忧患当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情感,傲视他人;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威吓人们,人们最终苟且以求免除刑罚,却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却不服气。
文言翻译六字法:
1.对(对译法)逐字逐句落实的方法
2.留(保留法)专有名词或古今异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皆保留不译。
3.换(替换法) 重点关注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固定句式。
4.删(删减法) 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等。
5.补(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6.调(调位法)特殊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思考题:
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答:“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反反
正正
排比句
排比句
1、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
( )
2、以 引出分析论证
3、用古人的论述以 的关系 比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设问
水和舟
民和君
第 二 段
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背,人君必须竭诚待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顺之心。
思考题:
2、作者如何肯定人民的力量?

人君当思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小结:整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