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景。这幅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珍品。《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开篇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短的介绍,有画作的年代、作者、画的内容及目前保存情况等。中间三个自然段着重介绍此面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学情分析: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而这篇课文已经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大致已经学习过,因此这节课在围绕这个语文要素展开的同时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说明要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关键句,关键词。介绍这幅画是一大难点,因此要循序渐进,从名片入手,再到一个片段的介绍,最后才是整体的介绍。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吏”、“作”、“乘”等个生字,读准“作”、“乘”等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小名片梳理课文内容。
3.能说出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4.能够介绍这幅画,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说出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能够介绍这幅画。
教学难点:
介绍这幅画,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设计理念:
1.运用板块式教学,采用学习活动的方式,搭建学习支架。将整个教学活动分成五个板块,清晰明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一直是重点,采用学习活动的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谨记学生才是学的主体。这篇文章已经是整个单元的最后一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完全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去学习。
3.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关注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 ,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篇课文课题前面有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因此,本课的教学就围绕这两个问是展开,同时借助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进行课文学习。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 引出课题
1.出示词语“名扬中外”,指名读,师:“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
生:名气很大,全世界都知道。
师:说得真好!谁能给它换个词?
生:举世闻名。
2.师:今天我们来看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了解一下是什么让这幅画“名扬中外”。
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3.出示图片,学生说说看画之后的初步印象。(师补充:这幅画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
板块二 学习字词 初识名画
1.过渡:《清明上河图》是如何做到名扬中外的,让我们走进课文。
出示学习活动
2.学习字词
a.出示预习反馈中的困难词语:官吏 作坊 一乘轿子
“官吏”:指名读,出示“历史”,比较“吏”和“史”,出示图片,了解什么“官吏”的意思;
“作坊”:出示图片,了解“作坊”指小型的手工业工场,读准多音字“作”;
“一乘轿子“:出示图片,理解“乘”在这里是一个量词。
b.出示作业本上相关练习,学生完成后及时校对,齐读句子。
3.出示预习单上的名片,师生交流。
a.师生交流名片内容。
b.找到课文与名片相对应的段落,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齐读。
c.学生借助名片,初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大致情况。
板块三 走进名画
1.过渡:通过这张名片我们知道了《清明上河图》的大概情况,可是,这是让它名扬中外的原因吗?很明显不是的,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幅画名扬中外呢?你们认为哪几段告诉了我们原因。
生:第2、3、4段。
2.师:在了解原因之前,咱们先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一段,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幅画名扬中外。
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
3.师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人物众多,板书:人物众多
抓住“好几百个”、“有……有……有……”、“……”等关键词来体会这幅画上的人物众多。
板贴:好几百个、有……有……有……
4.学生借助关键词简单介绍这段内容。
5.师:在一幅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画上竟然出现了这么多人物,难怪会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除了人物众多,还有什么原因呢?这次让你们自己去寻找。
6.出示学习活动
7.“街市热闹“
a.找出关键句: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提炼关键词:街市热闹
板书:街市热闹
b.抓住“各种招牌的店铺”、“有的……有的……有的……”等词句体会街市热闹。
板贴:各种招牌的店铺 形态各异的人
c.师:那你们认为是什么能够让这幅画名扬中外?
生1: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生2:有的不到一寸,有的只有黄豆那么大,课时都画得很清楚,很厉害;
……
d.师总结:你们说的太对了!这幅画不仅人物众多,关键是里面的人物是形态各异的,不管多小,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张择端的画技实在高超,难怪这幅画可以——名扬中外!
8.“画面传神“
a.找出关键句: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提炼关键词:画面传神
板书:画面传神
b.抓住“撞”、“拽住”等动词体会画面很传神。
板书:骑 撞 拽住
c.师:那你们认为是什么能够让这幅画名扬中外?
生:让人好像看到了当时的画面;
师:所以作者才会这样说张择端的画……
出示: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9.师:《清明上河图》,人物众多,街市热闹,画面传神,仅仅课文中提到的这三点,就足以让它成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块四 介绍名画
1.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但是还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我们来当介绍人,向别人介绍介绍。
2.出示学习活动三
同桌之间介绍《清明上河图》。
3.指名介绍《清明上河图》。
板块五 总结拓展
1.师:张择端这幅《清明上河图》还有着独特的价值,那就是……
出示:《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2.师: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有《清明上河图》这样名扬中外的画,还有很多值得发扬的优秀的文化,希望同学们课后有时间多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物众多 好几百个 有……有……有……
街市热闹 各种招牌的店铺 形态各异的人
画面传神 骑 撞 拽住
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阅读提示,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能够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首先,紧紧围绕单元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教学中也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逐步学会找段落中的关键句,关键词,进行提炼,从而了解一段话是围绕什么意思展开的,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课文第二、三、四段的教学中集中体现了。
其次,几次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体。第一次学习活动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完善预习时的名片。第二次学习活动更有针对性并让学生与同桌进行交流,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次学习活动是借助名片和板书,试着向同桌介绍《清明上河图》。(可以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介绍,也可以三个原因都介绍)。每一次的学习活动都推进了教学的前进,难度也是慢慢提升。
不足之处也有很多,这篇课文虽然是略读课文,教学目标却不简单,尤其是结合课文和图片,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目标,大部分学生是有困难的,因此最后让学生自行选择,降低难度。但是,现实是教师在识字以及分析《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这两个环节用了大量时间,导致后面的介绍时间很少,学生互相说的时间不够,那么必定影响后面的展示。所以,略读课文还是要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