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配套课件:61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岳麓版七年级下,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版初中历史金榜学案配套课件:61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岳麓版七年级下,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19 07: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蒙古汗国的建立。
(2)忽必烈建立元朝及元朝统一全国。
(3)元朝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元朝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的表现。
(4)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表现。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统一:
13世纪初,_______统一了蒙古各部。
2.建国:
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_________,
建立了以和林为都城的蒙古汗国。铁木真成吉思汗【图文要点】二、元朝大统一
1.元朝建立:
1271年,_______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就是元世
祖。
2.统一全国:
1276年,元军灭亡南宋,南宋涌现出了_______等著名将领;
_____年,元统一全国。
【易错提醒】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汗国,元朝是忽必烈建立的。忽必烈文天祥1279三、元朝的统治
1.政治上:
(1)建立了_____制度。
(2)在中央设_______管辖吐蕃,_____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
辖的行政区域。
(3)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_____。行省宣政院西藏琉球2.经济上:
(1)农业: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_____,把新
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2)手工业:_______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_____
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3)商业: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_____是对外贸
易的最大港口。水利黄道婆松江元大都泉州四、民族关系的发展
1.原因:
元朝的统一。
2.表现:
(1)蒙古、汉族、契丹、女真等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
逐渐_____。
(2)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融合回族【判断抢答】
1.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
提示: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并没有实现对全国的统一,
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灭亡了南宋,实现了对全国的
统一。
2.西藏在元朝时就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
提示:元朝时,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
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3.元朝管辖台湾的机构是宣政院。( )
提示: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即今天
的台湾。
4.元朝时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是泉州。( )
提示:元朝时松江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
的最大港口。××5.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
提示:元朝时,民族关系得到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西藏和台湾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元朝时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从而确立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元朝大统一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材料三
材料四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探究思考】
(1)材料一人物在历史上有何贡献?
【参考答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世祖对农业生产持什么态度?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3)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
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参考答案】①我们充分肯定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元朝的统
一,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这是不争的事实。②文天祥率军
抗元,对于保护南宋范围内的较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
命财产具有积极意义。文天祥舍己为国、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
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综上所述,我们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从元朝统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分析评价的,而赞扬文天祥抗元主要是从文天祥所从事的斗争对保卫南宋范围内先进的农耕文化,以及他所表现的不畏强暴、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方面来分析评价的,二者的角度不同,并不互相矛盾。(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制度?对边疆地区又是怎样管辖的?
【参考答案】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民族关系的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维吾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材料二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元末诗选【探究思考】(1)材料一、二反映了元末出现的什么现象?具体说明这一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民族融合的发展。 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元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元朝的统一,中外交流以及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3)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归纳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参考答案】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管辖;促进了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