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明朝建立的背景、时间、人物、都城;元朝的灭亡。
(2)废丞相、设三司的措施、作用。
(3)厂卫制度建立的目的、机构、特点、影响。
(4)八股取士的内容、文体、影响。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明朝建立
1.社会背景: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加上连年天灾,爆发了_______大
起义。
2.明朝建立:
_____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3.元朝灭亡: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红巾军1368二、加强皇权
1.废丞相,设三司:
(1)措施:
①中央:撤_______,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②地方:废_____,分权于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
有关部门管辖。
(2)作用:全国_________集中于皇帝一人。中书省行省军政大权2.设立厂卫制度:
(1)目的:监视_____、镇压人民。
(2)机构:明太祖设立_______;后来,明朝又先后设_____
和西厂。
(3)特点:由_____直接控制。
(4)影响:是明朝_____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3.实行八股取士:
(1)内容:限于_________,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2)文体:_______。
(3)危害:束缚了_________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官吏锦衣卫东厂皇帝皇权四书五经八股文知识分子【图文要点】【要旨提醒】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判断抢答】
1.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北京。( )
提示: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后明朝迁都北
京。
2.秦始皇创立的丞相制度,元世祖创立的行省制度,在明朝时
被废除了。( )
提示: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长官
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地方,废行省,分权于三司,三司互不统
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3.明太祖设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厂卫特务机构。( )
提示:锦衣卫是明太祖为监视官吏、镇压人民设立的;而东厂和西厂分别由明成祖和明宪宗设立。
4.三司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
提示: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5.八股取士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
提示: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应试者不得自由发挥,文体更是严格限于八股文。这样就使许多读书人完全脱离实际,缺乏实践能力。因此,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明朝的建立厂卫制度文字狱八股取士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废丞相,权分六部,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废行省,权分三司,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司法上,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特务统治,用高压政策来维护统治;思想上: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培养了皇帝忠实的奴仆,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高峰。 加强皇权
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探究思考】(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图二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
【参考答案】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行省制度。
(2)材料二记载的官制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明太祖(或朱元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2.识读下图,回答问题:【探究思考】(1)上面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是什么时期形成的?
【参考答案】科举制度。隋朝。
(2)结合图一说出这一制度在唐朝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加强了中央集权,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只要能体现选拔人才的思想即可)(3)分析图二,说说明朝时这一制度又发生什么变化。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参考答案】为谋取功名,许多读书人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只埋头死读经书和写空洞的八股文。考中做官后,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缺乏实际能力,只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4)试指出此制度从唐朝到明朝,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由充满活力逐渐趋向呆板僵化。(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