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0 22:3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
农业发展
1)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2)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3)南方遍种茶树,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探究: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二:从西汉到北宋时期的人口变化图
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是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蜀锦
黄道婆,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
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
2、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汝窑青瓷
哥窑 冰裂纹瓷器
定窑 白瓷
江南成为制瓷业的中心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
3、造船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宋代海船模型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完成下表):
类别 发展成就
商业 都市贸易
纸币
海外贸易
1、都市贸易
(1)商业城市兴起,人口多。
唐长安城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太祖):“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1、都市贸易
(1)商业城市兴起,人口多。
(2)商业活动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草市”主要是指在城郊或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1、都市贸易
(1)商业城市兴起,人口多。
(2)商业活动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3)草市和市镇兴起。
货郎图
1、都市贸易
(1)商业城市兴起,人口多。
(2)商业活动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3)草市和市镇兴起。
(4)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2、纸币的出现
唐富商拥有动辄一二十万贯钱,每贯重约7.5市斤。如此繁重的铜钱很难携带它长途旅行并进行贸易。…货币流通由此受到阻碍。
——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
2、纸币的出现
(1)原因
①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②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宋初年,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约1008年,成都16家官商联合用楮树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密码等印记,作为支付凭证流通。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2、纸币的出现
(1)原因
①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②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2)产生:北宋,四川
(3)发展:南宋,纸币与铜钱并行
材料: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流通。
——吴泳《鹤林集》
2、纸币的出现
(1)原因
①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②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2)产生:北宋,四川
(3)发展:南宋,纸币与铜钱并行
(4)影响: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海外贸易
(1)出现大商港:广州、泉州。
(2)海外贸易范围广:
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3)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
(4)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81:19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从唐朝中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
农业
商业贸易
引进占城稻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海外贸易:广州、泉州
纸币产生:交子
宋代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纺织业:丝织及棉纺
制瓷业:景德镇、汝窑、定窑
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
1. 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B
2. 某班历史课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
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C
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
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4.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
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A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