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恻隐(cè) 执拗(niù) 忧心忡忡(chōng)
B. 剽(piāo)悍 黄晕(yùn) 鲜(xiān)为人知
C. 挑衅(xìn) 屏息(bǐng) 如坐针毡(zhān)
D. 溅落(jiàn) 憔悴(cuì) 跋山涉水(bá)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敝闷 天灵盖 勃然大怒 不依不饶 B. 绽裂 擀面杖 通霄达旦 腰缠万贯
C. 熏陶 黄梁梦 枯燥乏味 提心吊胆 D. 隐匿 驴打滚 如坐针毡 呱呱坠地
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B. 在春风和煦的天气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野外,欣赏这美丽的春景,师生共享天伦之乐。
C. 记者探访芦山地震灾区,小镇成断壁残垣。
D. 个别“两会”代表委员偏爱“咬文嚼字”,对这些工作报告看得很认真。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________;文学如茶,越品越知________;文学如酒,越品越感________;在文学的熏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 清冽 醇厚 幽香 B. 清冽 幽香 醇厚 C. 醇厚 清冽 幽香 D. 醇厚 幽香 清冽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B. 爷爷有一根光亮光亮的水烟袋,一抽烟,就喊:“火”!京京赶紧拿来纸捻子,点着火,递到爷爷手上
C. 于是,一幕从来没有演出过的残酷的求生悲剧就开始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跛行着;两个生命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
D.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
6.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你只要悉心认读汉字,品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B. 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
C. 《榜样3》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
D. 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7.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人特别讲究避讳,即避免直说。“官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B. 古代圣贤善待贤才,以示求贤若渴,因此产生了“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等成语。
C. 有不少成语有明显的敬谦色彩,如“蓬荜生辉”是谦辞,“不足挂齿”是敬辞。
D. 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不值得提倡的地方,如娃娃亲、跳大神等。
8. 下列对本文《蒲柳人家》语言特色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寥寥数语就能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
B. 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多用短句,读起来节奏鲜明。
C. 采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乡土气息浓郁,带有诙谐与幽默的意味。
D. 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读来朗朗上口。
二、语言表达
9. 课文《蒲柳人家(节选)》中有一个片段:一丈青大娘疼爱孙子,故意削减老秀才的伙食,迫使其离开。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你如何看待一丈青大娘的做法?假如你在场,你会对一丈青大娘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综合性学习
10. 综合性学习。 家风,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语句仿写】上图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完成下面的仿写。
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孝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探究】相关调查显示,最受重视的三大传统家风是: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待人忠厚,而最受推崇的新家风依次是:不啃老不坑爹、民主平等、互相体谅等。请结合以下调查结果,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少于两点)
对传统家风和新家风推崇情况的调查统计
内容 占比 原因
推崇传统家风 71.2% 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推崇新家风 23.0% 它具有时代特点
不好说 5.8% 各有利弊
四、现代文阅读
11. 阅读《蒲柳人家》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①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②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③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④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何家世代单传,辈辈一棵苗,何满子的爷爷就是老生儿,他父亲也是在一丈青大娘将近四十岁时才落生的;偏是何满子不同凡响,是他母亲头一胎生下来的贵子。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洗三那天,亲手杀了一只羊和三只鸡,摆了个小宴;满月那天,更杀了一口猪和六只鸭,大宴乡亲。她又跑遍沿河几个村落,挨门挨户乞讨零碎布头儿,给何满子缝了一件五光十色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给何满子穿上,抱出来见客,博得一片彩声。到一周岁生日,还打造了一个分量不小的包铜镀金长命锁,金光闪闪,差一点把何满子勒断了气。
⑤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1)指出选段②中画线短语“捅了马蜂窝”的结构类型并解释其意思。
(2)选文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 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一丈青大娘。
(3)选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一丈青大娘形象?
(4)结合选段②和⑤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从词语的选择、修辞的运用和语言风格方面分析选文的语言特点。
12. 失败有奖
刘继荣
①这些天,儿子蜘蛛似的整日黏在网上。下线之后,他也是若有所思。
②谜底终被揭开:他见我经常发表文章,便下定决心要与老妈比个高低。于是,他将自己的作文贴在一家儿童刊物的约稿网里。一次、两次,不停地失败。终于,有一篇被留用。
③班里老师允诺,一看到杂志,就给他颁发“创作之星”奖。可是,杂志却迟迟不来。儿子日日巴望着,快递一来,他总最先迎上去,然后落寞地走开。忽然有一天,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很久才出来。他告诉我,编辑在网上留言,那篇文章始终没过终审。他默默地吃饭,写作业,洗漱。我抱着一盒漫画书,敲开他的门。这个礼物,是他梦寐以求的,他却倔强地扭过头去不接。我说:“这是奖品,是失败奖。”他惊讶地睁大眼睛,薄薄的单眼皮涩涩地重叠着,很显然他哭过。我诚恳地说:“我要奖励你,你勇敢地向妈妈挑战,又勤奋地练习写作,作文取得那么大的进步,儿子,我真的为你骄傲。”他抬起头,顿时眉宇舒展开来。
④第二天放学,他开心极了,说大家都羡慕他有这么酷的妈妈,居然给孩子发失败奖。而那个失败在孩子们眼里,竟然也变得光彩夺目了。我做饭,儿子翻看着桌上的《读者》,里面转载了我的《亲人节快乐》一文。儿子发现杂志里设了一个“最受读者欢迎文章奖”,可以通过发短信投票。他一下振奋起来,预备在亲朋好友间拉票,我忐忑不安地说:“儿子,这不好吧,如此兴师动众,万一失败了,妈妈该多不好意思啊!”他笑了:“妈妈,别怕失败,失败了,我也给你发奖!”我暗自惭愧,我们这些大人指导起孩子来,个个都很权威,一旦遇到同样的事,最缺乏勇气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⑤新一期《读者》上市了,儿子拉着我,急急地去看获奖名单。看一遍,没有我,再看一遍,仍然没有。他呆住了,半晌才说:“妈妈,我们又失败了。”听到这个脱口而出的“我们”,我心里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阳光,洒落心底。原来,有爱的人在旁边,连失败都有甜蜜的滋味。
⑥第二天,我刚起床,儿子就开始发表庄严的颁奖演说。可是,刚开头就忘了词,他满脸尴尬,干脆直接把奖品塞给我。那是一个金色的小球,用手指一捏,就有婴儿此起彼落的娇憨、无邪的笑声,极富感染力,我们俩争着去捏,笑声满屋。
⑦儿子的生活,竟渐渐变得精彩纷呈,隔些时候就有最新消息播报——数学测验成绩不佳、口语比赛获奖、乒乓球赛惨遭淘汰、竞选音乐课代表大获全胜……胜了,由学校发奖;输了,由妈妈发奖。他愈战愈勇,仿佛每一次挑战,都有无穷乐趣。
⑧没多久,我接到一个远从珠海打来的电话。对方说,他去年大学刚毕业,曾在儿子的班里试教。那天早上由于扁桃体发炎、高烧,再加上紧张,课上得一团糟。他在学生们面前告解:“这节课太失败了,我知道自己不会被录用,我们提前下课吧。”忽然,我的儿子举起了手,对新老师说:“我们家有个失败奖,无论谁失败了,都可以领奖。因为每次失败,都是一次奖励,收集很多的失败,就可以换到一个成功。”新老师顿时傻了。儿子给新老师的奖品,是一首流行歌,歌名是《我的麦克风》。而那位新老师,在向孩子们鞠躬时,已是泪流满面。他说,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奖品,他发誓,一定要成为最好的老师。
⑨不久,我收到一本杂志和一张浅绿色的汇款单,附注栏写着——“最受读者欢迎文章奖”,我急忙翻开书,我竟然是第一名,原来,获奖名单要隔两期才会公布。
⑩“我们都成功啦!”儿子用他的鼻尖,紧紧抵住我的额头。只要有颗勇敢的心,无论遇见的是什么,都是生命一场又一场的丰厚的恩赐。
(有删改)
(1)对本文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加下划线的“蜘蛛似的”“黏”两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想在网上发表自己写的作文的执着和痴迷。
B.“失败有奖”,从全文来看,具体是指母亲对失败的儿子的奖励以及儿子对失败的母亲的奖励。
C.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能使读者更容易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能让读者更具体地体会到“我”的心情。
D.这篇文章有较普遍的教育意义:许多孩子都有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的通病,这时无论如何鼓励或斥责,效果都不会很理想。应该先教导他们懂得“失败的价值”,并与孩子一起分享自身的挫败经验,促使他们战胜畏惧心理。
(2)分析第⑧段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列句子,分析画线处的深刻内涵。
1)这个礼物,是他梦寐以求的,他却倔强地扭过头去不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心里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阳光,洒落心底。原来,有爱的人在旁边,连失败都有甜蜜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只要有颗勇敢的心,无论遇见的是什么,都是生命一场又一场的丰厚的恩赐”的丰富含义,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正确;
B.有误,“鲜”是多音字,可读作“xiān,xiǎn”,此处应读作“xiǎn”;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字音,大部分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解答时要根据意思认真作答。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答案】D
【解析】A项,敝闷—憋闷。B项,通霄达旦—通宵达旦。C项,黄梁梦—黄粱梦。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解答】
A.使用正确,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B.使用有误,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句中指的是师生,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C.使用正确,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D.使用正确,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故选B。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
此题作答,可结合语境中的事物特点去辨析。结合“泉”这一语境,“清冽”与之相符;结合“茶”的特点,“幽香”符合语境;结合“酒”的特点,“醇厚”符合语境。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正确;
B.直接引用,感叹号应该放在双引号内;
C.表示解释说明用破折号,冒号改为破折号,两个分号都改成逗号;
D.顿号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如果停顿较大就用逗号,所有的顿号改为逗号。
故选:A。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掌握情况,注意结合标点用法和语境判断。
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在“共同”前加上“能否”,删掉“的”。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要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要依靠平时从课文、书报和生活中积累。C项,“不足挂齿”指不值得一提,是谦辞。
8.【答案】A
【解析】“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错,本文的语言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
9.【答案】【示例一】一丈青老奶奶,您好!我认为应当尊师重教,老秀才虽然迂腐,苛责了您的孙子,但严师出高徒,如果一味溺爱何满子,不但对他没好处,反而会害了他呀。
【示例二】一丈青老奶奶,您好!我认为迂腐的老秀才不能教出一个有真正学问的何满子,您不方便直接赶他走,采用削减其伙食的做法,也是给他留足了面子。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目要求探讨一丈青大娘为不让孙子挨打受苦,想办法逼走老秀才的做法是否合理。首先要明确关涉的对象及其关系,分析一丈青大娘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再确定自己的切入点,是谈溺爱还是谈教育内容、方式。作答时,还要注意该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要尽可能运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一丈青大娘是尊长,要用敬辞,还要有称呼语。不管赞同与否,都应当用语得体。
10.【答案】(1)影响子孙品行(或:凸显言传身教;践行和谐理念)
(2)①大多数人推崇传统家风。②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风的内涵逐渐丰富。③传统家风注重如何为人处世,新家风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1)漫画中,孩子在父亲的影响(言传身教)下,学会了孝顺,从家风的正面影响角度进行仿写即可。(2)作答表格试题,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的方式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如由表中占比数据可知,大多数人推崇传统家风。结合传统家风和新家风的具体内容可知,传统家风注重如何为人处世,新家风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
11.【答案】肖像;动作;语言
【解析】(1)本题考查短语的理解.“捅了“为动词,“马蜂窝“为这个动词的宾语,所以这个短语是动宾短语.意思是惹了大麻烦.
(2)本题考查人物的描写方法.根据文本内容可知,第一段是对大娘的外貌描写,第二段主要是对大娘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文本中人物的性格时,需要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动作或是心理来分析作答.根据第二段中对大娘的描述可知其嫉恶如仇的特点.根据第四段中的描述可知其爱孙如命的特点.
(4)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点.第二段划线句是对大娘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娘的力气大,还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这一巴掌的威力大,让人如见其人.第五段划线句是用比喻和打比的修辞方法表现了孙子在奶奶心中的地位,表现了大娘对孙子的溺爱.
答案:
(1)动宾短语(1分),惹了大麻烦(1分).(共2分)
(2)肖像、动作、语言.(各(1分),共3分)
(3)刻画了嫉恶如仇(1分)、泼辣大胆(1分)、爱孙如命(1分)的一丈青大娘形象.(共3分)
(4)(1)选用一系列生动传神的动词(或者短语)(1分).如“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1分).或如: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 栽倒”“ 捯气”“ 呻吟”则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1分).(共2分)
(2)采用比喻(1分),如“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让人如见其人(1分).或排比(1分),如“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写出了何满子在奶奶心目中的地位,凸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1分).(回答其它手法,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共(2分)
(3)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1分),用词活泼简洁,凝练、生动、传神,充满乡土气息(1分).或继承说唱艺术的特点,注意音韵(1分)(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等),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1分).(共2分)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文章以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重要描写对象.本题选文主要描写了奶奶一丈青大娘,重点写她大闹运河滩的事,表现她会武艺,爱打抱不平的性格,但是却无比的溺爱孙子.
现代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有:筛选并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理解重要的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能够分析文章的标题和写作思路…因此,平时学习要围绕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做相关练习,弄懂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来,以便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答案】(1)B
(2)本段是插叙。插入新老师的故事,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补充交代“失败有奖”这种做法由自己的家庭扩展到社会上。说明这个做法得到了认可,深化了主题。
(3)1)“倔强”指(性情)刚强不屈。它和“扭过头去不接”这个动作描写连在一起,写出了儿子不服输的性格。
2)把儿子脱口而出的“我们”比作“早春的阳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儿子愿意与“我”共同承受失败给“我”带来的失落感,描绘出了好的让人受用的语言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
(4)含义:只有拥有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敢之心,能坦然面对失败,不害怕失败,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和教训,那就是一种获得,一种积累。
【示例】收获: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失败是常常会遇到的,比如考试失利、人际纠纷、身体生病……只有理性看待失败,并能从中吸取教训,反思经验,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失败有奖”还包括儿子给试教老师的奖励。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插叙的作用:使叙述更加完整,使文章更充实,结构上更紧凑,能够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第⑧段插入了新老师试教失败后,儿子给他颁奖的故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它是由家庭到社会的延伸,说明了“失败有奖”这个做法的可行性;同时深化了文章主题。
(3)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的能力。赏析本句应从词语入手。“倔强”本指(性格)刚强不屈。这里说儿子勤奋地练习写作想发表作文,多次投稿,最终却石沉大海。“倔强”和“扭过头去不接”这个动作描写连在一起,表现了儿子不服输的性格。
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的能力。记叙文语言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式结构等入手,用“赏析角度+内容+情感”的格式来表述。本句可从修辞入手。将儿子脱口而出的“我们”比喻为“早春的阳光”,表现了儿子面对失败,能够与“我”共同承受,让“我”很欣慰,也表明“失败有奖”的做法已经有了效果。
(4)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勇敢的心”指能坦然面对失败,不害怕失败,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丰厚的恩赐”指一种人生的经验,一种获得,一笔宝贵的财富。再把整句话的意思连贯起来即可。收获主要从怎样面对失败、坎坷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