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 学 设 计
Ⅰ、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Ⅱ、教学目标
1.通过整合《中外历史纲要》和《选择性必修一》教材有关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相关
知识,能够在时间轴和地图上落实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发展阶段并归纳阶段性特征。(时空观念)
2.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的特点、演变趋势及其影响,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能够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探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及趋势形成的原因,并利用历史情境剖析“朝贡体制”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双重影响,理解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的根本原因。(历史解释)
4.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中体会中国走出中原、走向东亚、亚洲和世界的历史心态,形成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家国情怀)
Ⅲ、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包含四课内容: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近代西方国家的民族关系与国际关系。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纵向、横向的联系与比较。
(2)本课分析:本课包含“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两个部分,是中国古代专题史的重要内容。教材内容以时间为序,从秦汉、隋唐至两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记述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民族政策、边疆管理制度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历程。教材利用第四子目专门记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情况,主要体现了“朝贡体制”的内涵。本课容量较大,时间跨度长,课文内容以罗列基本史实为主,探究型思考问题较少,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较为注重总结各个历史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特点,并设置历史情境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从而培养核心素养。
2.学情分析: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深化,高二学生在完成《中外历史纲要》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历代民族政策的演变趋势和民族政策与边疆管理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仍显不足。此外,学生对于中原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中国古代对外的国家关系的解读存在一定难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边疆管理制度及对外关系的“朝贡贸易”体制。
难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Ⅳ、教学方法、手段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总结延伸相结合;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围绕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回答补充,深化历史认识;引用史料,加强材料教学;即时练习,讲练结合,讲究方法。
Ⅴ、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由科代表组织、引导学生课前5分钟预习,浏览、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课堂导入
【导入活动】教师展示“《礼宾图》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引导学生根据文字介绍和壁画内容,对壁画进行解读,并由此引出两个概念“民族关系”、“对外关系”,讲清楚其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研读,激发学生兴趣,区分本课的两大主题。
新课教学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整体把握】教师展示“秦、汉、唐、元、明、清”六幅地图,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并归纳每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①疆域版图越来越大,到清朝基本成形;②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控制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和巩固。
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①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奠基;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迁徙、大交融;③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④两宋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仍然并未中断;⑤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设计意图】整合《中外历史纲要》和《选修性必修一》的知识点,宏观上、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使学生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明晰历史发展脉络。
【史实梳理】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落实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史实。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基本史实,概括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学生充分思考、回答讨论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基本特征:①以政治交往为主,但也涉及经济文化等交流;②政治交往中,方式多样;③民族之间虽有矛盾冲突,但交往交流交融仍是主流,即便是在民族政权并立对峙的两宋时期也是如此;④在设置管理机构方面,既有因俗而治的羁縻政策,又在不断强化管理和控制;⑤经济文化交流中,应是双向互动的,汉化与胡化同时进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并掌握必备史实,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方法。
【问题探究】
1.材料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嘹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不仅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而且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的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经略边疆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特点:①设立完善边疆防御体系;②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措施;③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
意义: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利于边疆稳定;促进边疆开发;推动民族交融;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2.材料 元明清三代,在中国西南部非汉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种任命当地民族集团的酋长担任地方长官的制度,即“土司制度”。对不同土司分别按时课以赋税。在土司地区兴建儒学,用汉字书写的地方规约。
雍正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
——王柯《民族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明清三朝对西南地区的治理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治理特点:因俗而治,羁縻政策;逐渐加强管理和控制(改土归流;征收赋税;推广儒学、汉字)。
意义:有利于维护西南地区的稳定;促进边疆开发和社会进步;推动民族交融,增强民族认同;加强边疆管理,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3.材料一
材料二 通过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的供给,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
——杜君立《历史的慰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屯戍和明代茶马互市政策的作用。
作用:①屯田生产促进边疆开发;②军事防御维护统治;③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良性互动,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相依共存的经济关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设计意图】引用材料,进行史料分析,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历史认识。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史实梳理】教师展示时空坐标,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对外交往方面的史实。
秦汉时期: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东汉甘英出使大秦;东汉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
隋唐时期:隋: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唐: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陆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来华,推动大化改新。
宋元时期:宋:陆路交通阻隔,海路发达;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元:通往欧洲的海陆道路通畅;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
明清时期:明:郑和下西洋、海禁。清: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①交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交流;②和平交往为主;③海陆并行,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展示汉、唐、宋三朝的对外交通示意图);④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⑤以朝贡体系为基本特征。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与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会由开放走向封闭?从经济根源、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特别强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一是由开放而走向封闭;二是从英国使团访华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等史实可以看出,维持千年之久的朝贡体系面临危机,即将走向崩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并掌握必备史实,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方法,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4.材料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朝贡国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阅读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
特点:①以儒家价值为基础,可以说,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圈;②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③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④结构稳定维系千年。
【设计意图】引用材料,进行史料分析,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历史认识。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所学,我们看到了中国从秦汉到明清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秦汉时期的中国是“中国的中国”,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阶段;隋唐时期是则发展为“东亚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壮大,在东亚文化圈中居于核心;宋元明清中国成为了“亚洲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到了近代以来,正如《坤舆万国全图》中所预示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中国”,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主动融入,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历史也正是“汇聚”与“辐射”不断互动交织、构筑起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从“中国”走向“世界”正是中华多元文明的真正底色。
Ⅵ、课堂练习
1.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主要说明元代
A.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大幅增加 B.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的统治
C.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 D.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2.右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3.下表为辽金时期关于文化与制度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祖先名)”生都庵山,徙黄河之滨。 出处
“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 《辽史·本祖本纪》
“孔子大圣,万时所尊,宜先。” 《金史·熙宗本纪》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地方)设路、府、州、县。” 《金史·百官制》
A.中原制度具有先进性 B.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金朝改革比辽更加彻底 D.中原统治理念的扩展
4.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随后,琉球、中山、日本、别失八里、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等国入贡。除少数的几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使节的来访都与郑和的出使有关。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给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 B.是明朝朝贡体制的延展
C.消除了海禁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 D.密切与亚非拉友好关系
5.《新唐书·地理志》指出“唐兴,初未暇于四夷。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令式:章程)”。这表明唐朝
A.实行一种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开创了设立机构管理民族事务的先例
C.对边疆地区实现了直接的管辖 D.是中国古代疆域范围最为广阔的王朝
答案:DCDBA